何为正法?
只要是人,无论是内道外道,都会坚持自己的信仰代表正法!
只要是人,都会坚持自己的知见代表正确,这就是见取见。
所有的外道都会坚信自己的信仰代表正确。
南传丶汉传丶藏传的佛教徒,乃至这三个传承中的各宗各派的信仰者,都坚持自己的信仰代表正法,而且自己得到的法门是最完美丶最究竟的,至少也是条条大路通北京丶八万四千法法法平等……
汉传藏传代表大乘,南传丶阿含被贬为小乘。中国古代的大禅师认为阿罗汉观空入定证了个偏空,不究竟,定力退失后还会堕入轮回。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有些法师认为:阿罗汉只证了人无我,未证法无我。也就是说小乘与大乘的分水领就是:小乘认为四大实有,大乘证得四大本空。
当我们对禅宗和证阿罗汉的实修方法深入的研究后发现:禅宗祖师的开悟及开悟后的修行,其核心要领与阿罗汉的证果途径无二无别!都是通过行舍智止息行蕴的方式来达成的。
止息行蕴是开悟证果的唯一途径!止息行蕴的唯一途径就是破除无明。这在以前发的朋友圈,我已反复而详细的论述过。
如果连色丶受丶想丶行丶识都分不清,如果认为四圣谛十二缘起是小乘法而生轻慢,我也就无语了!只有能够正确的分别五蕴丶正确的理解了四圣谛和缘起法,才能进一步清晰明白的知道如何才能证悟涅槃。
大多数佛教徒都知道:正法住世500年。也就是说佛灭500年后相法出现于世。正法时期,崇尚证果。相法时代崇尚建寺丶建塔丶塑像。末法时代崇尚斗诤,斗净其实就是辩论。
可见,佛灭500年前的经律论代表正法。
大乘佛法的兴起,主要功归于马鸣菩萨和龙树菩萨。大乘经论主要是马鸣龙树的领导下结集的,马鸣龙树以后又结集了多少?马鸣菩萨出生于佛灭600年。龙树出生有说是佛灭700年后,也有说是佛灭800年后。马鸣造了《大乘起信论》。闻论之名可见,大乘佛法在马鸣时代是劝信阶段。据说龙树造了千部论,刚入佛门时,读一读《大智度论》,只读了半部,前半部讲戒学与定学,感觉相当好。后半部是慧学,当时看不懂。
我读了不少大乘经论,但对怎么样才能证解脱,心中总是迷茫!大乘经论,主要偏重讲涅槃的本体与功德,如何才能证悟涅槃呢?没有人能清晰明白的告诉我!读了很多禅师语录也是稀里糊涂!
唯有修习四念处,见到了五蕴生灭相续的勾锁连环后,才能真正的明白如何证悟涅槃!佛入灭时教导弟子们以四念处为住!只有修习了四念处以后才能明白佛门的慧学!
四念处统摄了所有的解脱之道!四念处是慧学中修慧入门的唯一之道!没有四念处就没有修慧,连思慧也不圆满,只能算有一点点闻慧吧!
有了四念处,三十七品助道法将自动产生。离开了四念处,什么果都证不了!
这是佛门之奇葩事:
我们既然承认禅宗是大乘,又承认大迦叶和阿难是禅宗的初祖二祖,为什又轻慢以大迦叶和阿难为首结集的阿含呢???
我们贬低阿含,轻慢阿含,大乘的祖师为什么又只结集了阿含而不结集大乘经论呢?难道大迦叶与阿难对大乘法有仇?如果说佛住世时人们的善根比我们深,而只有大迦叶一个人达到了禅宗的开悟见性,其他阿罗汉都如聋如哑,那么,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就更没有希望了!我们发现:各宗各派都自我标榜第一丶代表最优秀丶最正确……
四部阿含与南传五部,很多经是相同和差不多相同的。藏传没有阿含译本。密宗是大乘佛法在印度将灭时才兴起的。不过,密宗修习的传承也包含了很多所谓的小乘法。密宗,喜欢辩论,而且专门学习思辩。思辩是障碍证果的,密宗为什么学习思辩呢?与当时的印度与西藏的特殊性有关。所以,有些学密的居士自己没有疑问而又想跟我象西藏那样子问答辩论,我都置之不理。若真有疑问,无论任何人问难,我都心无所畏!
至于什么人无我法无我,纯属戏论!佛说诸法无我:色丶受想行识都是无我的!所谓色,就是四大及四大所造。俱解脱阿罗汉能以神通力将四大自在变现,由此当知四大无我,无我就是空。五蕴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生灭,当知色法无我本空……
有三三昧可证解脱,所谓空三昧丶无愿三昧(或称无作三昧)丶无相三昧。佛说证无相三昧者,得智果智功德。禅宗祖师比较倾向于无相三昧。
阿含经说,未证空三昧而能证无相三昧者,无有是处!
其实,六祖以后的祖师,能证无相三昧的是不多的,能证四果的也不多。
我的见解也不代表正确!读者不可盲目妄生爱恨之心!祖师云: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
祖师云: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
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我也是话多了!
前段时间,看了看台湾大法师2015年的开示,见大法师轻慢南传内观和毗婆舍那,故有此论。
毗婆舍那,就是如实的内观丶外观丶内外观。只有如实观,才有如实见丶如实知。只有如实观,才能如实的见到所谓的如是因丶如是缘丶如是果丶如是本末究竟……
如实的内观五蕴身心是打开智慧之门的唯一钥匙!是根除烦恼破除无明的唯一路!其他都是方便或准备工作。
如实观名为般若正观,如实见名为正见,如实知名为佛门所说的智慧!
只有大师才能灭正法,信众多故。我们小和尚胡说八道是灭不了正法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