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的时候,你愿意再多说点吗?
有些同事,没和他聊天的时候,总觉得人家谈吐高雅,知识渊博。最不济,也比自己强。和人家聊天吧,小心翼翼,说起什么来,一被反驳,或是有什么不同声音。马上就闭嘴,恭恭敬敬听完。然后,自嗨式的想,受教,受教!
再然后,这样的心情一直保持着,直到感觉两人的关系近了一点,讲话也随便了些。发现,大家都是普通人,早怎么没发现呢?
我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不自觉地会有自我保护,说的话,做的事生怕被人评判就会和自我价值相联系。时间一长,就变得谨小慎微。
有的人,逐渐就会把这种保护机制发扬光大,也就是说,在你评判我之前,我先把自己拔高。就算不是自夸吧,那也得说点什么镇镇场面。
但如果放下了戒备,那么本来缺乏的东西就会暴露出来,被有心人捕捉到的话,人家的意识里面就会有“你也那么回事”的想法。往往放下戒备的时候,也是大家走得近的时候,这些个东西往往会被情谊掩盖过去。
有人说,真性情表现出来,这样就不需要担心被发现啦,自尊心就不会被伤害了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都需要一些正面的评价,以便于在某些领域立足。要立足就必须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少知道就少知道。
公众人物恰好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表现在大众面前的只能是正面形象,人设一旦崩塌,想要再建立起来难之又难。
回到职场上,自己身边就有这些人,把自己的人设稿得很好,位置拔得高。在一起工作的人面前总会有很受欢迎,众人环绕的形象。交流起来,虽不至于高高在上,但也能感觉在新闻时事、小说、历史、军事等方面兴趣广泛,无形好感顿生。
但只要就某个看似他懂得很多的东西深入多讲两句,就会发现,不过如此。也许有真知道很多的情况,那也算是有心真感兴趣了。
这也无可厚非,维护形象本来就很辛苦,前程需要自己去争取,别人仅仅是路上的陪伴,能够帮助自己的少之又少。万一能够帮助自己的人认为自己不值得,那么岂不是失败?
理解了这些,也就明白了人们互相之间认识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
放低期待,不要揭穿。做好自己,谁说自己不是这样的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