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美剧,you’re the worst,我很喜欢的一部剧,甚至有点神奇,剧里讲了好多都是我正在经历的事情,或是经历过的事情,可能还有将要发生的事情。
女主角Gretchen在第四季的时候回到家乡,一座小小的城,找回中学时的好朋友Heidi叙旧;聊起过去的时候她们很开心,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当聊起未来打算的时候,Heidi却说,请你不要搬回来了,我们从八年级的时候就不是朋友了,你因为家里的问题变成了一个shape-shifted,你对待人永远是不同的态度,比如说周五我们是好朋友可到了周一你就不理我了,可能学校有人喜欢你可是他们却永远不知道真实的你是什么样子。
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真实的我是什么样子呢,作为多年一个shape-shifted,真的好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变得会察言观色,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装成什么样子大人喜欢,说什么样的话大人会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敢说“不”,别人要什么,我就给什么,我看起来仿佛是个慷慨的给予者,可实质上,这只是因为我以为这样做会赢得一些好感。我尽我所能的善待他人,尽管他人令我失望,不令我失望的人会给我好的风评:一个好人;我便满足了。我过分担心别人的评价,常常在睡觉前回想一天的表现,然后失眠到凌晨。我习惯改变我的样子,来面对不同的人,给他们留下好印象,满足自己;时间久了,我真的不记得真正的我是什么样子了。心理学家说人有两个人格,“自我”与“本我”,“自我”是给外人看的”,“本我”是真正的自己;我想我有好多“自我”,可是我想我不曾好好看过“本我”,可能最接近它的时候也是我现在这种阶段吧。顺便一提,我现在处在一种很抗拒社交很否定自我抨击环境的状态,不健康也不提倡的状态。我残存的理智让我刚刚在疯狂找巧克力吃,因为希望自己能开心起来。
我想真正的我应该是个sensitive的人,而且善嫉妒,看事物只能看到消极的一面,却自命不凡。只有在深夜自我分析的时候才能想出这些评价,平常还是把自己往完美的方向包装。不过说实话,不管我怎么努力去当一个随和的人,我都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外向的人,甚至被陌生人评价“冷漠”“看起来高冷”(可能往往不和我交流才能看到我的本我?),我害怕开口,害怕尴尬的处境,害怕变成小丑,和我熟一些的人可能有过的经历就是我会因为一个小细节过度推理,走向极端,这些都是十足的自卑的表现。
但我有时候也会装模作样的分析这是为什么,我为什么我会这么sensitive。“童年的经历会影响成人之后生活”,电视剧如是说道。可是想起来,我的童年无非就是那些有些颠沛流离,没有什么温度的记忆;之前的我绝对会用上三五千字批评父母,不过现在我大概释然了,只是运气不好罢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衷,大人不是针对我,只是他们也因为其他的事情痛苦着,没什么精力放我身上,不能说他们不爱我,只是没能早点表现出来,让我一直以为自己太多余,在塑造人生观的时候活得太悲观。
最近很frustrated,一个人在外,他们很担心我,积极地联系我,也安慰我,我很感动,很开心,因为,终于,那一刻我感到我是被爱的了,可是,我却也感到难过,为什么不能早一点让我感到这些爱,如果能让我在那些灰暗的时刻感到这些丰富的爱,我会不会活出另外一个样子?我会不会就一直坚信生活美好了?这些都是假设,没有意义,因为事情都发生了,没有人类可以改变,但是我还是为那个十二岁就靠在墙角考虑自杀的女孩难过,因为在她住的地方(勉强称为“家”)只有她的泰迪熊玩具愿意被她抱着哭,除此之外,大家都觉得她多余。
现在好很多了,我开始认清家人最重要了,纵然心里还是有很多隔阂。明白时间不应该放在讨好别人上了,别人永远是别人,家人才会支持我,才会真正担心我,这点我是很感激的。前几天住家找我麻烦,在朋友圈抱怨了一句,生母给我发微信,问我心情有没有好点,还发了个“抱抱”,当时哭出来了,缺失十七年的东西,突然塞给我,可能还是有点难以接受的。给现在家庭发消息抱怨处境之后吃个饭回来看,26条消息,每一条都写满了长长的关心和建议。虽然只是在建议我去忍让包容,但是“26”这个数字已经让我痛哭流涕了。我还是很不懂事的,下次心里难受的话,还是别和家人说了,除了让他们难受自己疲于流泪之外也没什么实质性帮助;如果可以,我希望我能有勇气发出脾气给欺负我的人看,让他们这些不够聪明不能明白他人情绪的动物知道我的情绪不好,我总是忍让其实一直是在伤害自己的心态。
最近也有在进步啦,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也尝试了。第一步就是反抗了现在环境里的无效社交,不想多说废话,不再付出善心,做自己的事情,只和想交流的人交流。以后的步骤还没想清楚,但是遵循运气守恒定律,我这段时间已经过得这么糟心了,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吧。
我不喜欢说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