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影视综艺评论
《风起洛阳》里有几个细节大家注意到了吗?

《风起洛阳》里有几个细节大家注意到了吗?

作者: 书影中的诺拉 | 来源:发表于2021-12-18 00:23 被阅读0次

我发现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细节:

一、照明

我非常喜欢剧中的灯火,对环境的烘托起很大的作用,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剧中的正邪两派都通过照明的方式向老天爷借时间。里面大多都是小蜡烛,确实,在《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中讲到,唐宋时期的有钱人、官府会使用蜡烛,可寻常百姓家是烧不起蜡烛的,而是采用便宜的油灯,动物油、植物油都有,但是最常用的是桐油,就是桐树果榨的油。

《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官用蜡烛的价格是每条四百文,相当于今天的三四百人民币,就算是民用的蜡烛也要二十文,一晚上点2支,50块钱照明费没了。剧中满屋子的蜡烛,真有钱啊!

一晚上好几千的照明费

二、语言(方言)

剧中人到底应该讲什么方言?电视剧背景是虚构的,但明显有着武唐时代的特征。在隋唐时期,尽管首都在长安,但是文化和经济中心在洛阳,洛阳音是当时的汉语标准音,也就是官话。如果去西安旅游,听到“唐朝皇帝都讲陕西话”,用“额们大唐”在自称,是不对的。唐朝从皇帝到官员讲的都是洛阳音,而非长安音,更不是今天的陕西话。洛阳音一直保留到宋朝末期才被其他方言取代。

三、女子的教育

剧中武思月审问春秋道道尊逍遥子的时候,他说:“女子也能当内卫,真是天下大乱。”能当内卫肯定要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武力值,要通过文书来推理分析,必须得是受过教育的。那么唐代女子受教育的情况是怎样的?在唐代女子教育书籍《女论语》中写道:“训诲之权,实专于母。”就是说女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自己的母亲。除了父母教育,有钱人家还会请“保姆”,可不是照顾人的,而是家庭教师。《说文解字》中解释:娒(同姆),女师也”。就是指家庭女教师。除了学习《女论语》、《女孝经》、《列女传》等女德以外,也要大量学习文史知识,并能写文章,作诗和填词。在唐宋时期,还有女子的艺术培训,学习音乐、舞蹈和杂技等,以便从事演艺事业。

武思月作为武圣人的旁支,理应享受全面的教育。

马伯庸的《风起洛阳》虽说是架空历史的,但是武圣人出现的那一刻,我们就会自动脑补武唐时期的故事。由此,唐朝的风貌和女圣人时期女子的所作所为可见端倪。

相关文章

  • 《风起洛阳》里有几个细节大家注意到了吗?

    我发现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细节: 一、照明 我非常喜欢剧中的灯火,对环境的烘托起很大的作用,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风起洛阳:黄轩演技在线,张俪美艳动人,而她美到像画里走出的人

    hi,我是小苏,你们看过黄轩等人主演的电视剧《风起洛阳》了吗? (苏小妹/文)#风起洛阳#自从黄轩、宋茜等人主演的...

  • 风起洛阳

    像之前有名的古装剧一样,结尾有点仓促,可能是为第二季埋伏笔吧 主角之外,青夜结局未知(已经改邪归正了,被春秋道带走...

  • 风起洛阳

    王一博的新剧《风起洛阳》开播了,反响热烈。 该剧改编自马伯庸所著的小说《洛阳》,讲述了武周时期一群出身不同阶层的人...

  • 风起洛阳

    这种带点破案有反转的剧情,感觉还不错。 黄轩演的高秉烛,这是一个背着血海深仇,然后行使又有些偏执,也不敢相信别人的...

  • 《风起洛阳》观感

    没忍住,今天还是充了爱奇艺的会员,就为了看风起洛阳。 宋轶和王一博搭戏,感觉小姑娘清纯可爱,查了下发现宋轶89年的...

  • 思维要深入,经典要重读

    昨晚临睡前,看窦文涛的《圆桌派》里,蒋方舟、马伯庸和史航几个作家在聊小说的细节。在谈话里,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他们都...

  • 洛阳羊肉汤

    洛阳人对汤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执念。 以前大家见面问候吃饭了吗,不问“吃了吗?”,而是“喝汤了吗?”。羊肉汤、牛肉汤、...

  • 思维导图如何整理一本书浅析

    在之前的文章中,读者对拆框架、定导图不是很理解。 思维导图,你注意到这几个细节了吗? 本篇文章是对之前文章的补充说...

  • 王一博,百里弘毅不想结婚,想上天哪!

    王一博就是洛阳人。 王一博在《风起洛阳》里演百里弘毅。 百里弘毅是工部尚书的儿子,是神都洛阳城里的美食家。 百里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起洛阳》里有几个细节大家注意到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bw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