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分状态管理,终于到了最后一部分了。两个月写完一本书的读书笔记,我也是太慢了。我这每年三百来本的阅读量什么时候能都写完呢?是该琢磨一下怎么写更有效率了。你写的目的是什么?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更多的还是激发思考的能力。通过读书刺激思考,通过记录思考过程,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让大脑可以更活跃,对外界的刺激更敏感。读书和思考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了解更多领域的知识。知识是思考的原材料,你没有知识,就无法进行思考。那么这个原材料就要丰富,不能单一。所以你的笔记内容也要涉及更多的领域。这就思考的两个维度,一是深度,一是广度。同一本书是深度,不同领域的书是广度。你可以不是每本书都做笔记,因为很多书是没有什么深度的,不值得去浪费时间。但是在你看来有启发的书一定要做笔记,符合你现阶段成长需要的书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写笔记的书也要涉及各个领域,不能太单一了。通过广泛的阅读选出对你现阶段启发最大的书,然后进行反刍,记录下你的思考、启发。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一定要尽量的全面,不能顾此失彼。你只有多维度的阅读,才能有多维度的视角。
下面继续这本书吧,第二十二章监控你的压力和疲劳水平。还有四章,明天必须全部写完,一天两章。我的感觉是压力是来自内心的,疲劳是来自外界的。如果你自己不给自己压力,你是不可能有压力的,压力就是一个主观的感受。你看对于同样一件事,有的人就可以不影响吃喝,而有的人就寝食难安。但是疲劳不一样,干同一件事只要身体机能差不多,那么疲劳程度应该也差不多。解决压力的问题就要提升你的精神力,解决疲劳的问题就要提升你的体力。人生是场持久战,拼的即是经历也是体力。你经历的越多,你精神承载能力越强,你的身体越好,那么你抵抗疲劳的能力越强。你要从不同的维度提升自己,以对抗来自内外的压力。这还涉及一个问题,就是你的能力有时也决定了你的状态。如果一件事在你的能力范围内,你是一种感受,如果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那么你可能就又是另一个感受了。其实这样看,你的能力就是你的状态。你对金钱的掌控能力,决定了你面对盈亏的状态。
那么在面对外界环境时,有时会让你不舒服,你该如何的解决这个问题呢?就还是要从自身上想办法。就算是你去解决掉外界的问题,也是以你的能力为基础的。你的能力的提升,是以你更多的经历为基础。反正就是你需要做事,什么都不做,你是提升不了的。你是需要在做事的过程中提升的。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我们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我通过读这本书,让我思考一些我以前从未思考的问题。思考过后,一些思路会更清晰,或者直接得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那么在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我就不需要再进行思考了。你只需要去匹配事实,然后拿出结果直接用。就也类似你的脑中如果工具多,方法丰富,那么遇到问题时你就不会慌。因为大部分的问题都在你的预料之中。你的恐慌来自未知,来自无法掌控。如果你早已预判了对方的所有预判,那么谁会赢就可想而知了。如果你可以预知一切,你还会有恐惧吗?不知道,因为我也无法想象一种不可能存在的可能。
书中又提到了管理你的生理状态,如何管理,不就管理你的生活习惯吗?你做了什么决定你的状态。你酒喝多了肯定会醉,会晕乎。你睡眠充足肯定会精力饱满。一切都是有个必然规律的,不要指望自己是个特殊,还是要按照规律来办。
第二十三章掌握恢复的艺术。健身增肌中有破坏-恢复的理论。同样适用于投资。你只有不断的尝试突破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的能力圈,并不断的拖展他。要去尝试做让自己难受的事情,然后再给自己恢复的时间。在破坏-恢复中不断的强化自己。就像现在的下跌,你不经历一下,怎么能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这样的损失呢?难受,但是我忍住了,那么下次就一定不会像这次这么难受了。简单说就是习惯了,你有了一次成功的经历,那么下次就简单多了。如果这次你害怕,逃避了,也就失去了一次突破自我的机会。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你大概率还是会选择逃避。归根结底我们对抗的只是自己,跟外界无关。外界给你的所以信息也只有进入你的思维,才能变成影响你决策的信息。这就像,如果你闭上双眼,你就不会对面前的毒蛇感到恐惧。因为他相对于你就是不存在的。你睁开眼,这个信息进入了你的大脑,才能对你产生影响。
不要自我设限,如果有可能尽量的多给自己各种锻炼的机会。比逼自己一下,你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大概率你会比你想象的更有潜力。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是有着很强大的可塑性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但也要注意方法,循序渐进,不能胡来。
我的感受和启发有时和书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书让我想到了什么而已。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通过看书得到了改变。你所有在看书过程中的想法,其实都是来自这本书,也就都是这本书的功劳。不要被书中的内容所限制,不能说书主要讲的是什么,你就只能得出与之相适应的启发。不设限,不设限,不设限。你要的是改变,不是去重复那本书中的内容。你不是要成为作者的一部分,而是要让作者的思考成为你的一部分。你始终是思考的主体,书是用来为我所用的,我不能成了书的附属物。哪怕这本书是经典,他也是应该拿来被我使用的。我才是主体。
第二十四章增强体魄。要不今天就全写完吧,明天是月末了,该写总结了。增强体魄其实和刚才我说的一样。就是一个破坏-恢复的过程。不破不立吗。郭德纲不是说吗,谁活的久谁就是老艺术家。同样投资也是一样,同样的本金,收益率,谁活的长,谁最后就赚得多。时间是对我们大家都公平的一个度量标准。在时间维度上,大家是公平的,而且这个公平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保持身体健康,你才能统领你所拥有的一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总结,第二十五章,是结束,也是开始。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循环。从来没有开始和结束。一个开始就是另一个结束,一个结束也就是另一个开始。只要是你找到一个点,不管是往上还是往下,你都找不到他的头。因为在我们看来,时间和空间都是无限的。不管是投资,还是人生,都只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极小一方面。我们思考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哲学。哲学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
书中最后总结了一些方法,有用吗?也许有用,毕竟是作者亲身总结出来的。但是一定就适合我吗?不一定,在好的方法也是有局限性的,还是需要我来根据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进行二次的验证。作者这本书的结束,就是我验证的开始。他结束了这本书的思考,而我的思考却不能因为他书的结束而结束。
这本书完了,下个月开始一本新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