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回首过往,没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有多么愚蠢,那说明你没学到什么。
如果你觉得现在的自己不傻,也不渴望弄明白什么,那说明你并没有朝前看。
2022真是魔幻的一年,很多事情都是人生中的第一次经历。
比如, 这段时间第一次看到身边的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个的病倒,我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与无奈“:
也许,在大自然面前,根本不存在什么”确定“的东西,反而”不确定“倒是确定的。
同样,在历史趋势面前,每一个人又都是一粒小小的尘埃,稍有不慎,便 会化为飘渺。
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生命、有梦想、能思考、能创造。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明年做得能比今年更好些,也总是希望明天的日子过得比今天更好些,
也正是这些小小的愿望,继续支撑着我们砥砺前行。
所以,给自己一些期待吧,总结一下自己的2022年,思考问题,发现自己的不足,提炼想法与经验,然后改变自己,让自己做得更好些!
1、健康永远放在第一位
这三年的疫情提醒我,健康问题就是人生最大的问题。
如果连健康也失去了,那么人生根本就无从谈起。
而且,医生不能给你健康,
你的家人、朋友同样也不能,
一定是你自己对它负起全部责任。
2、心态与情绪同样很重要
心态不好,自身的能量会被削弱,做事的能力也会减弱。
情绪不好,就不可能进行清晰的思考,更不可能采取冷静的行动。
所以,及时驱除负面情绪,调整好心态,
让自己保持足够的正能量,这才是成事的关键。
3、不断提升认知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认知差距!
认知差距不仅是知识的差距:
你知道的,我不知道,
你懂的,我不懂,那你自然就会比我更有优势。
更重要是思维方式的差距:
你思考问题,不会拘泥于当下,眼光放得长远,
我思考问题,纠结于具体事情,总是困在局部,
那你自然就会比我更有高度。
所以,提升认知不只要增长知识,还要改变思维方式。
让自己成为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愿意随时打破自己僵化的思维,能接受自己暂时的不完美,具有学习意识,努力改变,不断精进,相信认知是可以提升的。
4、做事先思考价值
做事先思考价值,这是一种战略思维。
因为今天是一个机会更多,但概率更小的世界。处处有机会,但处处有竞争。
在每个岔路口选对方向,其重要程度要远远超过努力程度。
也只有方向对了,“迎难而上”才真正有意义!
所以需要我有一种深思熟虑后做选择的战略能力:
千万不要因为喜欢这件事就去做,
而要因为这件事有价值才去做。
要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最好是只选择我认为最重要的那一个!
5、做人要有目标感
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很有可能就是什么都想要。
所以,目标感就是来帮你疏导“贪婪”的,
如果我真的认真做过人生战略与人生目标,
那么我的人生就会设有“边界”,
这个“边界”还会逼着我做出必要的承诺:应该得到什么,想得到什么,能得到什么?
所以,与其纠结什么“大而空”的难题,还不如给自己定好目标,马上行动起来。
也就是说,如果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那就先脚踏实地让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如果我觉得当下最重要的是好好赚钱,那就应该踏踏实实弄一个项目并坚持做下去。
如果我有理想将来要成为一个作家,那也得从现在开始就要写好每一篇文章。
6、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如果目标在左,方向靠右,再努力也是白费;
如果结果在上,行动向下,那就白白浪费时间。
所以,做事的逻辑,应该用一句话来概括: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把这句话拆解出来,还会涉及三个元问题:
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 问自己做事的目的与意义。
这件事对我的具体价值有哪些?
-- 问自己做事的目标。
我怎么做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 问自己做事的方法论。
其实,搞清楚目的与意义,形成目标与方法论,就是做成一件事的实现路径。
7、终身学习
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不是因为有了知识就多了不起,而是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有一技之长,又能不断改进思维,提升认知的成长容器。
我时常会问自己:
你到底能不能接受那种稳定、一眼就能看得到头的生活。
如果能接受,那问题不大,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可以。
如果接受不了,那就要想办法去冒险、去搏一搏、去承担更多的不确定性。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运气,
还要保持一颗终身学习的心,
碰上新东西,愿意去学习,愿意去了解,愿意去尝试,
而不是本能地拒绝:“这个啥啊,我看不懂,肯定是瞎胡闹”。
8、勤于思考,把问题想清楚
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
如果做事犹豫不决,没有行动力,
归根到底是因为自己对要做的事情只知道个大概,大脑一定处于模糊状态,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如果我没彻底“想清楚”,就一头扎了进去,
并且放任随波逐流,那基本都到不了目的地。
而一旦把一个复杂的、模糊的事情,真正思考清楚了,那就有了实际的着手点,行动也不会那么艰难。
这就像爱因斯坦说的一样:
“如果给我1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
我会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
一旦清楚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9、追究事物的本质
是要搞清楚“为什么”是这个问题,这个事物“是什么”,它们背后的“逻辑”怎么样。
如果我们不局限于what与how的细节,站到why层次思考。从表象深入到本质,那么就能找到那些“更少而更好的事”。
如果看透了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什么,就会让自己彻底认识到事物与事物间的根本区别,就能对各种事物做出不同且真实的判断。
如果我了解更多的底层逻辑,那么就会发现,原来很多看似全新的问题,
其实都不过是旧问题换了一身装扮,再次出现而已。
10、居安思危,乐天知命
我想,没什么比用这两个词来结束2022年的总结分享更合适的话了。
居安思危,是长期历史的教训,特别适用于当下,也一定会适用于将来,这是对我们每一人的启发。
关于乐天知命,我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
个人努力、勤奋固然重要,但想要更上一层楼,
”顺势而为“是必不可少的。
过去几十年,我们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但现在增速开始放缓,在这种环境下,可能觉得有点不适应。
但你要知道,这就是趋势。
那些发达国家经历过,我们同样也会经历。
所以,我们得看见这种趋势,并努力“适应”它。
而且我们也要乐观地“相信”,总有一些事物会不断发展,总有一些行业会获得红利。
不用焦虑,不用抱怨,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思考、发现机会,然后“顺势而为”、"借势而行“。
以上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