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时的信心很关键!
英国作家查斯特菲尔德讲,无论做什么,如果自己一开始就认为做不到,那也就不会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从一开始就抱着“试着做,或许能成功”的想法,在做的过程中,想方设法地达目标,同时不忘提醒自己,自己一定能成功。这样,肯定又是另一种情况了。
为什么他这么说呢?
我们先看两种情况。
一是开始没信心,一有困难就想逃避,打退堂鼓,这样只会前功尽弃,最后验证之前的想法,心理学上叫自证预言。
另一种是一开始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有了困难,全力想法克服,请教别人或查资料,如果能过去那当然能好,如果过不去,那先放着,自己成长了困难就慢慢消失,如此大多数困难都能克服,想做的事努力着挣扎着最后竟然做成了。
于是,所谓的信心只不过是相信自己可以想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坚信不断成长的自己会解决更多更大的难题。最后,自己不断成长,能做成越来越多的事,也积累出越来越强大的信心。
我时常想起读大学时打篮球比赛的事。
我们班全场一直落后,大家都很失望,最后两三分钟还落后三分,大家快放弃了。叫了暂停后,开了一个会,还有两分钟呢,咱们防守一个,再进两个球就赢了,相信自己噢。大家都相信我,因为我在校篮球队打过高一级的比赛,打过很多落后逆转的比赛。
大家上场后,成功防守一次,对手犯规,班长罚进两球,最后一分钟落后两分。大家相互鼓励后,抢断对方球,我持球突破被犯规,上了罚球线。最后十秒,全部罚进就赢。那时,我投篮并不准,但我告诉自己,我行的,专注罚篮吧。顶着压力,我罚了两球,压哨绝杀比赛。
以后我就有了信心,只要投入足够的时间,自己就能更专业一些,至少比之前强一些,就会做得好一些。
持续努力,不放松,不松劲,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打球如此,读书,写作,工作,教育孩子都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