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无法从后视镜里看到未来。”——彼得林奇
1/ 按部就班的金融世家才女
1991年出生的楼霁月,成长于杭州的“金融世家”。她的父亲是银行行长,在家庭金融思维的耳濡目染下,楼霁月从中学开始就接受资产配置和投资的理念。
2007年,楼霁月进入杭二中就读,这所即将在2019年迎来120周年校庆的名校,是浙江省排行前三的知名重点高中。
2010年,18岁的楼霁月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读新华金融保险学院。在此期间,楼霁月跟着老师李春涛学习看量价做波段的本事。与此同时,在父亲的推荐下,楼霁月拜入知名投资顾问钱向劲门下。
在大学期间,楼霁月获得了家里支持的20万元启动资金,杀进股市。通过不断的实战,和擅长做波段,逐渐在同学中小有名气。
2014年,楼霁月本科毕业,进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商学院。
次年7月,硕士毕业后,回国,进入券商工作。
直到此时,一切看起来都波澜不惊。不出意外,她的人生将在可见的范围内,沿着既定的轨道,直线前进。
就像她在一次专访中说的,“在那时,我这一生的职业轨迹是相对确定的。”
2/ 遇见易理华
按部就班的人生被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
2016年,楼霁月遇见了易理华。
易理华的人生堪称传奇。他是湖南娄底乡下农民家的孩子,在上海读大学就开始兼职和创业,毕业后跟着一个民营企业老板学做生意。后来回到上海,就一直折腾着卖手表、软件等各种小生意,可也两三年都没挣到钱。
有人给他介绍女朋友,他连请对方吃一顿饭的钱都没有。为了省钱,易理华在上海租了两居室,还把其中的两个房间租出去,自己睡客厅的沙发,就可以免掉房租费。平时在复旦大学食堂吃三四块一餐的饭,蹭学校网络和桌子办公。就这样,用1800元过了9个月。
“那段时间真的很艰难,再来一次,我肯定坚持不住。”易理华说。
一次政府的招商,成为易理华的转折点。他把上海所有认识的企业老板都找了一遍,并成功地牵线搭桥,并因此,赚到了人生第一个500万。
有了第一桶金后,易理华把绝大部分的钱都用来做股权投资。后来,通过布局在区块链的投资,收获了数百倍的回报。
与此同时,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楼霁月创业了,方向是面向设计师的类Uber平台。她的合伙人要去找当时做VC合伙人的易老板融资,这个任务被分配到楼霁月的头上。
于是,金风玉露,就此相逢。
3/ “All in” 区块链
谈起楼霁月,和她一起共事的Wilson用了三个词评价:“漂亮”、“果敢”、“真实”。
漂亮,毋庸置疑。《时尚先生》是这样描述楼霁月的——“身材高挑、面容精致”。
而果敢的一面,在楼霁月押注区块链的决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16年底17年初左右,易理华开始和楼霁月谈区块链,那时在券商工作的楼霁月,对易理华口中描述的“比特币挖矿和区块链行业动则数十上百倍的暴利”的第一反应,是“这家伙在吹牛”。
但在资本市场的长期沉淀,有着丰富金融素养和敏锐触觉的楼霁月,并没有选择无视,而是迅速找来6本区块链相关的书籍,不分昼夜地研究起来。
两周后,她从券商辞职。她父亲赞同她的决定,并认为,“国家之间的货币战争一天不结束,作为金融另一标的的数字货币就会一直存在。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利益冲突,才会产生政策对立面的新事物。”
并且,抵押了家里的房产,全力支持楼霁月“All in”区块链和数字货币。
楼霁月相信,“不加杠杆的话,是无法阻止阶级下沉的。只有每年的财富增长率超过 33% ,你才有可能在这一生之中跨越阶级。”
4/ 财富膨胀,陷入抑郁
过去一直只是牛刀小试的楼霁月,在数字货币领域,开启了一波堪称“教科书般的操作”。
易理华建议楼霁月买比特币,而后者则选择了当时很便宜的币种,比如LTC、SC和NEO。她把股票市场上学到的经验套用过来,高抛低吸,在SC只有9厘的时候买入,最高上涨高达20倍,她在10倍左右出货了。
“我在NEO只有7块的时候买入,涨到60多块的时候出了三分之一,撤出了所有本金。再涨到304的时候,全部出完,而NEO最高涨到了340元。”
就这样,短短几个月,投入的500万本金暴涨到8000万元。数字货币这种单边上涨、迥异于股票领域的投资市场,让楼霁月感到震惊,并刷新着她的认知。
当财富以令人措手不及的速度汹涌而至,焦虑与不安也如影随形。
今年初,PreAngel资本创始人王利杰在一场行业峰会上的演讲中表示,“我过去一个月赚的比过去七年都多”。随后,他在题为《区块链带给我内心的膨胀和煎熬》的公号文章中,细致坦诚地描绘了自己晋升“神位”的兴奋、惊愕、不安与焦虑。
这种感觉对于绝大多数处于类似咖位的人来说大抵相通。楼霁月也不例外。
一波操作赚得盆满钵满的楼霁月,在2017年5月25日~27日,碰到了入场后的第一次大回调。仅两天的时间里,比特币从2730美元跌到2280美元,其流通市值也从446亿美元减到329亿美元。
这次暴跌,让楼霁月对币市走向的乐观判断动摇了,她出手了大量的SC币。令她没想到的是,比特币下行时,SC币却反向上涨,这让楼霁月后悔不已。
在接受耳朵财经专访时,楼霁月表示:“第一次大回调时我就很紧张,我想要不要继续出货。后来一想,(币价下跌)应该没这么快。”因此,她只卖了800个比特币。不久之后,“它涨的完全不受控,后面就涨疯了。”
2017年12月,比特币在经过反复的价格震荡后,达到了19000美元的历史巅峰,而这个过程中,楼霁月的神经时而紧绷,时而松弛,被拉扯到极限。“真的是每一天醒来,就少了很多钱。”
面对每天成百上千万的资产起落,楼霁月濒临崩溃。
要知道,她与易理华认识之初,租的是每月1800元的房子,仅能放下一张床。楼霁月说那时她的衣服都得挂在门上。
“暴富和暴穷都会让人丧失心智。”楼霁月感慨道,“这事是真的,因为我已经试过了。”
她去上海精神卫生中心问诊,被确诊为躁郁症,是抑郁症中的常见一种。
5/ 资产过亿,却无车无房
曾经在币圈显赫一时的投资人薛蛮子表示:“与其说我是比特币的信仰者,不如说我是人性的信仰者。”
虽然隐射各自不同,但“人性”往往被很多人用来尝试概括其中种种疯狂与荒诞的落脚点。
初露锋芒的楼霁月,或许低估了人性在财富面前的复杂度。抑郁症,或许就是准备不足之下,对她的反噬。
在这样的状态下,楼霁月一边抵御和平衡着财富对精神世界的冲击,另一边,在数字货币领域的投资还在继续。
2017年10月,楼霁月和易理华成立了TokenMania(TAMC)数字资产管理集团。业务主要涉及到数字货币量化和项目投资。据媒体称,Tokenmania自营资金约3亿美金,高峰期,其量化团队在主流数字货币交易市场中的月贡献交易量占比为3%。
坐拥过亿身家,楼霁月却无车无房。她和易理华有着一致的投资理念。
楼霁月信奉《穷爸爸富爸爸》中的观点——“当你没有足够有钱的时候,应该去拥有更多的资产,而不是消耗品,比如奢侈品。车是高级奢侈品,它不会现金流和被动收入。”
“闲置的资产会成为沉默成本,数字货币也应该是有这种资产收益,不想让自己的资产沉淀,因此就开始做量化和投资。”
6/ 喜结连理,币圈夫妻档诞生
19岁生日前夕,楼霁月许下这样的愿望:“变瘦,变漂亮,变温柔,然后我要追我喜欢的人。”
2017年12月,相识仅一年多的楼霁月与易理华在杭州成婚。
有媒体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在位于西湖湖畔,雷峰塔下夕照山麓的“汪庄”,易理华乘上一台酒红色玛莎拉蒂接亲。他和伴郎需要闯过重重难关:丝袜套头、保鲜膜糊脸、蜡纸撕腿毛、单腿站立……终于,易理华闯进卧室,为头戴凤冠、身着龙凤褂的楼霁月穿上了红鞋。”
外人总是津津乐道于,两个成长背景迥异的个体,是如何最终决定携手同行的。
白手起家的易理华说过:“我的人生是完全没有水分的,你不知道以前有多艰难,我拿了一手烂牌走到今天。我心里有一个大写的不服。”
两人有一次去看《神秘巨星》,讲述一个普通印度家庭的女孩,突破家庭、社会和个人的重重阻碍,最终实现梦想的故事。电影落幕后,易理华像个孩子般哭得稀里哗啦,他说电影里有太多感同身受的地方,自己也是经历了很多委屈,才有今天的成绩。
楼霁月说:“易理华对我来说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一路以来的成长路径和我不一样,他的过往让他对人性、包括商业最本质的道理,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他对我影响很大。”
而易理华也不止一次对外说:“楼霁月能力比我强、智商比我高,是改变我一生的女人。”
双方亦师亦友,惺惺相惜。对行业的共同认知是一方面,归根到底,还是彼此高度一致的价值观。
易理华对楼霁月说——
“两个人在一起是一种义气。特别是在同一个行业里的时候,应该互做对方事业上的靠山。少了任何一个人的一生,就好像少了半壁江山。”
7/ 金童玉女还是雌雄大盗
时间进入2018年, 晋升币圈财富榜的“新神”们,对继续追逐财富的渴望一如既往。而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交织中,人性的复杂进一步被放大。
随着牛市转熊,行情逐渐由2017年的癫狂逐渐平静,但7月初,“币圈首富”李笑来的“录音门”事件,又给稍显沉寂的币圈投入了重磅炸弹。
在这段长达50多分钟的谈话录音中,李笑来带着粗鄙的口吻依次数落币圈中的知名人物和区块链项目,并以赢家姿态向谈话对象讲述着自己的投资手法。“不要盲目相信价值投资”、“销售空气币”等币圈投资者敏感的词汇,因此在后来的舆论中,李笑来被认定币圈里的“割韭菜”的庄家。
很快,李笑来创立的硬币资本出面回应称,录音门事件的幕后推手是易理华。有媒体也曝光了易理华、楼霁月与硬币资本之间的“苟且”往事。
一时间,这对币圈夫妻档,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有人说,金童玉女变成了雌雄大盗。
在熙熙攘攘的利益纷争面前,录音门事件众说纷纭,真相到底如何,只有当事人知晓。
世间本没有真相,只有人们选择相信的真相。
而财富与道德的争议,是硬币的两面。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清崎,他的 “富裕全球公司”和一间名为Learning Annex的公司合作,借用对方的资源和平台传播课程。在授课完毕之后,清崎的公司不付对方一分钱,对方公司告上法庭,最终法庭判清崎的“富裕全球公司”赔偿对方2300万美元。但富裕全球公司的实际价值只有400万美元。于是,清崎让这间公司破产,从而逃避了2300万美元的罚款。
桥水基金创始人,《原则》的作者瑞·达里欧很喜欢引用一句话——
靠水晶球谋生的人,注定要吃碎在地上的玻璃。
8/ 敬畏财富,才知自己渺小
圈内有个被反复提及的例子——
2011年在知乎上,小竹子(化名)提了个问题:“大学生拥有6000元该如何理财”,巴比特创始人长铗回答道:“全部买比特币,保存好钱包文件,然后忘了这六千块,五年后再看看。”
后来,在接受深链采访时,小竹子表示,她当年将这笔钱拿去旅游了。
而被问到“如果重来一次的话,你会听长铗的建议买比特币吗”时,小竹子说,“如果是现在的我回去,我肯定会买,如果还是当时的那个我,我觉得还是会和七年前的选择一样。”
这和楼霁月所秉持的观点,“认知赶不上财富,踏空即是平常事”,不谋而合。
五年前,即将大四的楼霁月分享了一个状态——
“其实我们都很穷,穷的就剩下比谁嫁的好,谁娶了富婆,我的学校比你的学校排名高多少,我工作的公司排名多少,我去过哪些国家,我一年赚多少,我住的房子多大。我们看上去很富有,其实内心却很穷,然后花一辈子的时间去伪装出'富有',就为了怕让别人看出我们心中的这种穷。”
在这个状态下面,楼霁月评论道:努力不穷成这样。
五年后,楼霁月功成名就。随着马齿渐增,经历诸事,聚光灯下的楼霁月开始变得从容。
“区块链女神”、“区块链四大花旦”等光环加身,楼霁月也对此表现出明显的敬畏。
她说:“女神是什么,就是找到自己的定位,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心怀感激,做好自己的专业事情。这样的女性创业者,才可以被称之为女神。”
她说自己不擅长交际,也比较深居简出。
“当站在一个位置向上看的时候,就会永远看到比自己更高的人。这不是财富层面的羡慕,而是羡慕他们拥有清晰的认知、宽广的视野。”
瑞·达里欧说:“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预知未来,而是知道在每一个时间点上如何针对可获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回应。”
成功只能借鉴,而绝无复制的可能。
楼霁月的成长环境与家庭支持,以及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和行业,如果缺了任何一环,或许她都未必有现在的成就。
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里说:“是一个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决定了他生活的色彩。”
即将迎来自己27岁生日的楼霁月,终究把她的人生,活成了她想要的样子。
(更多行业资讯,欢迎关注BitAsset官方公众号:BA社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