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葫芦河畔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可以看到,石磐陀的形象与《西游记》中孙悟空颇为神似:在整个唐僧取经的故事中,孙悟空曾经多次负气离开取经队伍跑回花果山去逍遥快活,只不过孙悟空每次都能回心转意重返取经队伍,开道探路斩妖除魔保护唐僧,而对玄奘来说,胡僧石磐陀却是一去不复返。
从这一刻开始,玄奘只能孤身一人上路,他的前方是有官兵把守的五烽,还有一片被称为"莫贺延碛"的茫茫大戈壁。
唐代称西域为"碛西","碛"是指敦煌与伊吾(哈密)之间的一大片流沙大碛,因此"莫贺延"也就带有广阔、荒凉的意思。莫贺延碛是当时西域的起点,据史料记载,那里"长八百里,古曰沙河,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也是玄奘西行求经之路最为艰难的路段。
在这段长达数百里的旅途中,玄奘"渡瓠芦河,出玉门关,经莫贺延碛,艰难险阻,仆而复起者,何止百十耶!"(《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
根据《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记载:玄奘是从瓜州趋西北、过莫贺延碛而抵伊吾。这条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新北道",唐代又称莫贺延碛路,敦煌遗书中又名"第五道"。从这条路前往高昌国,可避开白龙堆之险,"且省道里之半"。由于是偷渡出关,为了躲避沿途的烽火台和哨卡,玄奘不敢公然走官道,却又不敢离官道太远,以免迷路,所以只能在官道和偏离官道的方向上交叉前行。然而官道和烽火台都是依水源而建,所以交叉前进无疑会给玄奘在水源补给上带来更大的困难。
葫芦河与五烽之间是一段百余里的沙漠,玄奘只能依靠沙漠里的干枯的粪堆和人畜死后留下来的尸骨辨别方向。在这一段艰苦的旅程中,由于沙漠里变幻莫测的天气和过度疲劳、饥渴、紧张,玄奘眼前出现了类似于海市蜃楼的幻觉。但是受认知水平所限,玄奘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把海市蜃楼看成了神怪现象和妖魔作祟来记载--尽管这很可能就是玄奘当时真实的感觉。
玄奘害怕了吗?当然有。只要是正常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会有害怕和无助,甚至一度丧失继续往前走的信心。幸而,玄奘的意志够坚定,而且总是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回响--"勿怖,勿怖"。
也许在那时,玄奘就已感觉到了生命的渺小和无助,但是他没有别的选择--不但要面对人为的障碍,还要克服严酷的自然环境,甚至还有他根本想不到的危险……然而正是这样,玄奘的执着和坚持就更显得弥足珍贵。顺境中的奋发向上不算什么,面对逆境还能将"倔"进行到底,那才真正让人肃然起敬。
是幻听还是心声,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玄奘把它当成了佛祖的劝诫,是佛祖显灵了,鼓励自己继续走下去。所以玄奘咬牙坚持,终于穿过了这片大沙漠,望见了五烽中的第一烽。所谓五烽,就是指唐代在西北边境设立的数十个烽火台防御体系中规模较大、也最为重要的五个核心烽火台。这五烽不但扼守从瓜州通往伊吾的官道和水源,还担当着警戒和了望的职能,也为使者、商旅提供食宿。因此,烽火台就成了沙漠旅人的必经之地。
第一烽在唐代又叫白虎关,即现在的甘肃安西白墩子,是玉门关后的第二个重要关口,也是五道烽火台的第一道,地势十分险要。从专家在当地的考证情况来看,绕过双塔地区的唐代玉门关,再过葫芦河,只有白墩子才符合第一烽的要求:从构造来看,白墩子是三层土砖夹一层芦苇,芦苇就是旁边水潭里就地取材,烽火台底下被雨水冲刷出来的芦苇和现在水潭里面所长的芦苇一模一样,从里面还冲刷出来一些红柳和其它树木的树杆,结构都非常清晰,与唐代烽火台的建造方法十分吻合。唐高宗时,名将薛仁贵就是在此大破九姓回纥,"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
为了不被守关将士发现,玄奘不敢明目张胆的靠近,而是沿着沙沟悄悄靠近,等到天黑,才从烽火台的东面悄悄潜行到西面的水源去取水。沙漠赶路,水源比食物更为重要--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绝对不能三天不喝水。然而正是因为这次取水,玄奘被人发现了;不但被发现,而且险些成了终身残废--一支利箭在夜色中呼啸而来,差点射中玄奘的膝盖!不等玄奘回神,第二支箭又到,这次瞄准的是玄奘的脚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