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给孩子们讲解“等高线”的知识。按理,这属于“地理学科”的范畴,跟我的“历史学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因为学科整合的原因,省内几乎所有初中的政史地学科被人为合并成“社会学科”。所以这原先八竿子打不着的活,妥妥的就成了“份内事”。
“等高线”这内容,是中考的考点,相对来说还是蛮重要的。除了要弄明白诸如“山峰”“陡坡”“缓坡”“陡崖”等概念外,最难的莫过于对“山谷”和“山脊”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运用。
从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来看,这玩意并不怎么受学生待见,除个别灵动的学生外,绝大部分学生对此是处于一种“云里雾里”的状态。尽管概念很简单,只有短短的两句话,“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我自己也一直觉得,这内容没什么难的。可没想到的是,我的学生对此一筹莫展。不管怎么分析、诱导,结果都不甚理想。
怎么会这样?是我分析不到位?讲解不够透彻?好像都不是。一个很偶然的机遇,我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孩子们的认知结构中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象,他们对此没有认识。所以在我们看来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成了大问题。
我记得当年我学这个内容的时候,几乎没遇到过什么麻烦。读初中时,教我们地理的是一名民办性质的代课老师,上课前还在自家地里干活。到上课时间,便来到教室,跟我们说,“这堂课,我们啥也不干,我想请你们帮我干点活。”同学们欢呼雀跃,难得有帮老师干活的机会啊!便忙问,“干什么活呢?”老师回答,只说“到后山替我采茶叶去。”
当我们来到后山,正想干活时,老师便把我们叫到一起,用手指了指连绵不断的山峦,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学习任务,“好好看看前面的大山,把山的轮廓用大致的线条圈画下来。”同学们便纷纷拿小木棒啥的,在地上画。画完以后,老师一边用手指着面前的大山,一边逐个讲解同学们所画的等高线图形,“这个是山谷”“这里是山脊”……不到一堂课的时间,这个相对困难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不仅如此,这个内容以及“解决内容的方法”,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一提到“山谷、山脊”便会马上想到我当年的学习场景。——枯燥的理论,只有通过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变成自己的知识。
遗憾的是,现在的孩子没有这么“幸运”。说实话,我也想带孩子们上山,这并不困难。学校旁边就有一座小山,虽然不高,但我想足以解决这个知识点。但问题是,我不敢这么做。别说我不敢,就算我们校长也不敢贸然答应。“万一学生在这个上山、下山的过程中出点啥事,谁担当得起?”是啊,对于整个学校的工作来说,“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那是丝毫都不能马虎的。
上山,是不可能的了。那么剩下的,只能通过这样的“说教”让孩子们尽可能的去“理解”。但现实的情况是,孩子们根本理解不了这种枯燥无味的知识点。
一门极富实践性、创造性、趣味性的学科,硬生生的被搞成专业理论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学生的悲哀、老师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