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绍云老和尚开示(2019.2)

绍云老和尚开示(2019.2)

作者: 冰之舞6 | 来源:发表于2019-02-05 07:52 被阅读0次
    绍云老和尚开示(2019.2)

    扬州八大怪之一郑板桥讲: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聪明人学什么都不愿意学,你叫他装呆呀。学道的人就要装呆,骂你,你望着他笑;赞扬你,你望望;打你,你也望着他。像这样的人要学糊涂的话,本有自到啊。真正想在今生今世了脱生死,你不到这个功夫,想了脱是讲假话!

    我们不要好高骛远,还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你能知道一天打几个妄想,证明你的功夫就有点进步了。 你晚上睡觉在梦中还提着话头、还在念佛,证明你的功夫有一定进步。晚上睡觉在梦中搞这个、搞那个,手机一会儿就响,离开禅堂嘴巴就哗哗的讲,怎么能把功夫用上啊。

    用功办道这件事,只要你认真研究,时间或长或短,就会有一些亲身的感受。什么感受呢?平常我们的心念都是在外面奔驰不息,在这个堂中,你把心念就住在这句话头上面一直追究,几天下来呢,妄想心就会渐渐收拢。妄想心一收拢,没有妄想的清净心就会渐渐现前了。因为我们平常都是打妄想搞惯了,虽然清净心现前,还会有这样、那样的虚幻现象时不时地显现在你面前。

    今天有人说,我看到这样的现象、那样的现象,这个不是奇怪事。你不管看到什么现象,莲花也好、佛菩萨显像也好、还是可怕的现象也好,你都不要理睬他。你心里还是把住这一句话头,不要打失。只要这句话头还在,任何境界现前就像电影一样,一闪就过去了。如果好的境界你贪着了、欢喜了,那就麻烦了,它甚至住在这里、停在这里两分钟不离开。

    有人问,我心清净的时候,明明没有风,怎么感到有种微微的风从我的面上吹过去,而且有一种香气。我说:这不是坏的境界,这是好的境界。什么好的境界呢,因为我们在堂中用功办道,我们的上空乃至左右上下都有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八部与我们一样在用功办道。尤其是天人身上带有香气,他一行动就有一种轻风,还有香气飘过。古代的时候有人在那里用功,天人为了亲近他,时常到他面前来保护他。

    《高僧传》上记载,道宣律师在终南山净业寺上面修道的时候,天人天天送供、送饭给他吃,送了几年啊。终南山净业寺后面西北悬崖上有一个天然的石椅,就是天人供养道宣律师的“应供处”圣迹。天人见到我们真正在用功办道的人,他也尊敬啊。他尊敬你,能成就他自己的道业。所以你不要轻看自己,我们在座的,不管是出家,在家,男女老少,只要你心一天到晚在这一句话头上追究,把世间一切的烦恼、妄想都抛却了,单单的的地就在这句话头上追究,你就是道人哪。如果你过去再有个深厚的善根,你自己不知道,天人一看知道。他把你当作一个很尊敬的人。但是我们虽然遇到这些善的境界不能生欢喜、不能生骄傲,我闻到香了,看到光了。乃至于看到可怕的境界也不要怕。祖师们讲:一句话头如同倚天的宝9,佛来佛斩,魔来魔斩。那个宝剑和天那样高,这么大一个宝剑。佛来你也不要睬他,用宝剑对付他,魔来那更不要讲了。见到佛你也不要欢喜,见到魔你也不要怕。你就保持当下如如不动这一念话头,这就叫真用功的人。

    有的说,我们是念佛的,在家也常有这个现象:见到莲花、见到光、闻到香。这叫感应道交。虽然,我们这里叫禅堂,但是有些人修的法门不一样,也有念佛的啊。你话头参不上,一心念佛,不搞任何动作、不发出声音,在心里默念。我们讲过几次了,你念到念而无念,不念自念的时候,一念觉照现前,和参禅参到无心境界没有二样。但是你要是见到境界,也不能生欢喜。一生欢喜也同样找麻烦。楞严经上讲: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祖师们讲:枯木崖前岔路多。什么叫枯木崖?就是我们平常心中妄想翻腾不息就像树上的青枝绿叶。现在心收拢了,树叶都落了,就是枯木了。就在这静中枯燥的时候,岔路多得很,会出现种种的境界。

    绍云老和尚开示(2019.2)

    五几年我们在云居山,亲眼见的一个事情。有一个竺慎师,五十多岁了,专门舂米。他在禅堂里打坐时看到阿弥陀佛像显现,手捧莲花,让他上莲花跟着走。他说:我没有发愿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怎么来接我啊?他不肯去。天天晚上来,来了几晚上。他就把这个事告诉了虚老。虚老说:“你不要睬他,喊你也不要理他,这样他就不到你这里来了。”结果不睬他还是来。那天老和尚教他:你找一个锥子,放在你座位后面,今天晚上要是来,你就把锥子轻轻拿出来,他用手拉你上莲花台时,往他手上一锥。他就找了个锥子放在身后,那天晚上又来了,他轻轻地把锥子拿出来往他手上一锥。结果,锥到自己的大腿上了,疼得哇哇叫。维那师过来,重重三香板。开静以后,问他为什么哇哇叫,他把事情一讲,大家才知道。 这些境界还不是一、两个人出现。你只要把当下这一念保持住,不起二念,不要有任何需求:我想他心通啊、我想见佛菩萨像啊,千万不要动这种念头。你一动这个念头,相随心起,到境界现前的时候,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出来了。我们真正用功的人,要具备金刚眼睛,能识破真假境界。

    我们这个祖师道场确实是不可思议啊。今天浙江温州跑来几十个人,带来很多东西,还供养常住三千块钱。他们看到我们这里面这么多人在打七,而且穿着大褂,拿着香板。有个老人家说:这里打七和过去一样嘛。那么,现在怎么不一样呢?杭州那边禅宗道场有几个。一个是阿育王寺,这几天也在打七坐香;还有天童寺是老禅堂,近代出过几个祖师。他说那里面虽然坐香,环境没有我们这里面清净,这倒是确实话。因为那地方靠杭州近,又是风景区。你止静了,游客在外面跑、讲话,你不让人讲啊。我们这里马上一个半七了,谁来?天晴了都没有人来。所以说,当今想找这样的清净道场,又不是真正在山里面非常偏僻。在山里面太偏僻了,人进不去,那又难。我们这里虽然不偏僻,也离老百姓比较远。尤其我们这里路难走,有的人你叫他上来,他考虑山路难爬,不愿上来,这对我们来讲还是个好事。所以,他们今天看到我们这个道场羡慕得很,不知道我们这里还有个禅堂,在打七。

    近几十年,建了好多大庙。建庙的宗旨是什么?有的是为了搞旅游,建的又大,装饰很美观庄严。但是还没建成就打水陆,要做这个佛事、那个佛事。一场水陆、一场佛事多少万。十个庙有八个庙放焰口,每天晚上放焰口;有的庙打水陆,隔不了几天打一次,有的天天打,从正月打到六月。他们的宗旨和我们不一样,充其量就是多搞几个钞票。

    我们在开始建这个庙的时候,杨钊居士问我:你打算怎么修建?我讲:在上面建个禅堂,人家到这个禅宗祖师道场来,有个禅堂能坐香修行;然后把大殿修好,佛像整理好,斋堂搞好。他点点头同意。因此,我们开始就建禅堂,建好禅堂我们才能在这里打七。但是,这个禅堂不好建得很。这个地下挖下去六米多深才挖到岩石。因为这个禅堂的墙是用山上的石头砌的,一方墙有好重啊。地质勘探的人讲:一定要挖到岩石才能砌墙上来,不然不牢。2007年就开始修建,到现在六、七年啦。

    虽然,我们这里条件艰苦,各方面都比那些经济条件好的大庙要差一些。但是我们从了生死上着想、从我们当初出家时的志愿上讲,我认为我们还是划得来。我想在座的当初出家,不是为了到庙里来搞两个钱吧,是为了修行、将来成佛作祖。我们有的师傅在外面跑过的,那些搞经忏的场子,有几个在讲行持、讲修行的?你们心里都有数。虽然,我们在这个地方艰苦一点,色身受一点苦,但是我们的慧命一天一天在增长。我们一天到晚就把一句话头追究不息,慧命就一天一天长、一时一时都在长啊。长到一定程度,我们了生死才有份。没有真正的慧根、定根,谈了生死都是空话。

    绍云老和尚开示(2019.2)

    他们问我们打几个七,我讲水要是供得上,我们原来计划三个七,坚决把这三个七打下来,三个七就是农历9月23、阳历是10月27。这两天我们把两餐八宝粥和米汤改掉以后呢,现在水开始多了。像这样水还能维持,这几天,天气冷了,也没什么汗了,饮水也少了,我希望大家色壳子脏就脏一点,把这三个七维持下来。说不定就在最后那个七、最后那几天,在座的说不定哪一个人,能得到真正的好处,你只要碰到一下子,将来就是成佛的金刚种子啊。古人讲:大悟十八次,小悟无数次。你能在这个时间悟到一次,就是开真实智慧。真实的智慧就是我们了生脱死最根本的保障。

    所以,在座的师傅们和居士们,你们一定要下个决心,克服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坚持把这三个七打到底,在这个三个七当中我们希望各人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好处。说的仅供参考,参!

    今天已经是第二个七的第四晚,大家都在这里很精进地用功办道。通过今天下午问话,还有的人对话头,为什么要看话头,看话头的目的是什么,理解得不是那么透彻。有的把能看话头的和所看的话头截然分开了,他把这一分开就变成有能有所、能所对立啦。

    释迦摩尼佛在楞严会上问诸大弟子:“你们当时因何悟道?”乔陈如尊者站起来讲:“世尊,我因悟客、尘二字而悟道。”何为客、尘呢?

    乔陈如尊者说:“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维。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一个旅行的人在旅社住几天,他还是要走的,旅社不是他家。但是旅社的主人、老板,他不会跑。这就比喻我们的妄想分别心就像客人一样,住在我们的旅社里面。他住旅社不会时间长,三五天他就要走啊。但是这旅社的主人他不会跑。何谓主人,何谓客人?主人就是我们本有的心性,客人就是一切的妄想。

    接着,他又讲“尘”。“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新霁就是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太阳光相当强,强光从窗户的缝隙透射进来,你就看见进入家里的光柱里面有很多微细的小灰尘翻滚不停,就是“尘质摇动”。但是虚空寂然不动,你家里那个空间也是不动。比喻我们的本有空性是寂然不动,那些翻滚不停的微尘就是微细的烦恼、妄想、无明。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用功办道的人,首先要区别:什么是主人、客人,什么是虚空、微尘。对照我们每个人的心性,我们在看话头的同时,妄想也是不断地向外翻。能觉察翻妄想的人是谁?翻动的妄想就是客人,觉察妄想的就是主人。那些微细、很细微的妄想就是微尘,寂然不动观察这些翻滚微尘的就是空性。我们以这一段经文的道理来对照自己就明白了,你又把它添个能、添个所,那就添麻烦了。

    绍云老和尚开示(2019.2)

    有人说:我刚才看这句“念佛是谁”的话头,过了一会又怕不在了,我又要提一下子。在与不在,不是你的觉照念吗?你带有不明白意思的这个觉照在,不就是这句话头还在吗?又到哪里去找话头,既然在又何必要重新提。头上安头干什么?是不是?

    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理明白了,路途就清楚了。路途清楚了,光知道不行,还要行。所以宗门下叫行门,行门就是做。叫你看话头,你要以全副精力照顾这句话头。照顾的目的就是以这一念止住一切的妄念,达到如如不动、了了常知、真常现前的本有自性的一念。

    有人说,我有时候没有妄想了,了了自在啊,我何必又要看他。我说:你能保持多久时间?一天两天?他说:几分钟。那个不能算功夫啊?我讲过多次,功夫要用到“动静不移,忆忘如一”才叫真功夫啊。动中和静中都一样、不会移动。白天清醒的时候这一念明明了了,晚上睡着了也是明明了了,这才叫真功夫啊。你检查自己,是不是到“动静不移,忆忘如一”这个程度了。没有到这个程度,不要胡思乱想:我刚才没有妄想、心里很舒服、头脑很清爽,差不多了吧。那是妄想偶尔的暂停一会,不是功夫真正做到心清净在那个地方,这两个要区别的。

    有人说:那究竟要坐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你得问你自己,就像磨镜子一样的,你把这个铜镜上的灰尘,无量劫来堆积的贪、嗔、痴、慢、疑这些灰尘,磨擦干净没有。到磨擦干净的时候,古镜本有光明一时显现。这个显现不一定非要在禅堂里,不一定在哪个场所,也不一定干哪个事情,只是你的心念要一直在这个话头上追究。

    各人的悟道因缘不一样,老和尚在世时讲过一个公案:他在云南时,有个出家师父住在旅店里,晚上在房间打坐。到后半夜,听到隔壁豆腐店的夫妻二人在磨豆腐,这二人边磨边唱:“张豆腐、李豆腐,枕上思量千条路,明朝仍旧打豆腐。”他听到这句话就悟道了。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憨山大师,他在五台山悟道的。他在干什么?在饭后经行中,碰到因缘开悟了。一悟以后他说了个偈,“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世界上山河大地都没有了,他功夫到了那个境界。

    虚老讲了这样一个事情,清末民初的时候,云南昆明有个屠子和尚,原来在家杀过猪的,出家以后功夫用得很好,看一个“本来面目是谁”的话头。他在山上住了好几年,悟不了。有一天他到昆明市去,看到一个地方有好多人,他就拨开人群看看是干什么的,原来是卖猪肉的。买肉的指着肉说:你给我打那个精的、瘦的,不要肥的。卖肉的屠夫拿刀在砧板上一刮,刺啦一声响说:“你说哪个地方不是精的?”就这么一刮、这么一说,他悟道了:哦,哪个地方都是精的。因为他的心念一直在一句话头上追究,就是到了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在山上茅蓬是那个念头,到城市里还是那个念头不动。所以说,你问问自己有没有到“动静不移、忆忘如一”的功夫,也不要再安什么何谓“能”、何谓“所”,何谓“觉”、何谓“照”这些名相,都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叫你看一句话头,你好好照顾话头就是了,非要分别出这些名相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吗。

    我们用功办道,究竟该用怎样的态度才正确呢?达摩大师讲:“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外息诸缘就是一切外缘都要放下,那个手机可以不砸碎但要把它关掉。不要考虑公司要订合同、小孩要生病、又是哪个要住院这些那些的。你手机不关,一支香坐到心刚刚有点清净了,手机一响、心性一动,心又跑到哪里去了,还在功夫上吗?你自己想一想怎么能动静不移?

    外缘息下来了,内心也不要想:我要早一点开悟、我要早一点了生死、我要得神通,这些不正确的念头一出现就要把它排得干干净净。把自己当作就剩一口气的死人,没有一口气就是个死人。你骂我也好、打我也好,我就是个死人,随你骂、随你打。心如墙壁,墙壁冰冷笔直,也就是多一口气的死人。

    你要能把自己看成多一口气的死人,就在这一念话头上追究,一直不起二念,七天七夜要不能悟道,高峰祖师说:“参禅若要克日成功,如堕千丈井底相似。从朝至暮,从暮至朝,千思想,万思想,单单是个求出之心,究竟决无二念,诚能如是施功,或三日、或五日、或七日,若不彻去,高峰今日犯大妄语,永堕拔舌泥犁。”当然高峰祖师现在不在了,但他那时能有这样的保证,他就有这个把握啊。关键是我们能做到吗?如果我们能做到,七天七夜不悟道的话,高峰祖师岂不是打妄语啦。

    有人说:那究竟要坐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你得问你自己,就像磨镜子一样的,你把这个铜镜上的灰尘,无量劫来堆积的贪、嗔、痴、慢、疑这些灰尘,磨擦干净没有。到磨擦干净的时候,古镜本有光明一时显现。这个显现不一定非要在禅堂里,不一定在哪个场所,也不一定干哪个事情,只是你的心念要一直在这个话头上追究。

    各人的悟道因缘不一样,老和尚在世时讲过一个公案:他在云南时,有个出家师父住在旅店里,晚上在房间打坐。到后半夜,听到隔壁豆腐店的夫妻二人在磨豆腐,这二人边磨边唱:“张豆腐、李豆腐,枕上思量千条路,明朝仍旧打豆腐。”他听到这句话就悟道了。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憨山大师,他在五台山悟道的。他在干什么?在饭后经行中,碰到因缘开悟了。一悟以后他说了个偈,“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世界上山河大地都没有了,他功夫到了那个境界。

    虚老讲了这样一个事情,清末民初的时候,云南昆明有个屠子和尚,原来在家杀过猪的,出家以后功夫用得很好,看一个“本来面目是谁”的话头。他在山上住了好几年,悟不了。有一天他到昆明市去,看到一个地方有好多人,他就拨开人群看看是干什么的,原来是卖猪肉的。买肉的指着肉说:你给我打那个精的、瘦的,不要肥的。卖肉的屠夫拿刀在砧板上一刮,刺啦一声响说:“你说哪个地方不是精的?”就这么一刮、这么一说,他悟道了:哦,哪个地方都是精的。因为他的心念一直在一句话头上追究,就是到了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在山上茅蓬是那个念头,到城市里还是那个念头不动。所以说,你问问自己有没有到“动静不移、忆忘如一”的功夫,也不要再安什么何谓“能”、何谓“所”,何谓“觉”、何谓“照”这些名相,都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叫你看一句话头,你好好照顾话头就是了,非要分别出这些名相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吗。

    我们用功办道,究竟该用怎样的态度才正确呢?达摩大师讲:“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外息诸缘就是一切外缘都要放下,那个手机可以不砸碎但要把它关掉。不要考虑公司要订合同、小孩要生病、又是哪个要住院这些那些的。你手机不关,一支香坐到心刚刚有点清净了,手机一响、心性一动,心又跑到哪里去了,还在功夫上吗?你自己想一想怎么能动静不移?

    外缘息下来了,内心也不要想:我要早一点开悟、我要早一点了生死、我要得神通,这些不正确的念头一出现就要把它排得干干净净。把自己当作就剩一口气的死人,没有一口气就是个死人。你骂我也好、打我也好,我就是个死人,随你骂、随你打。心如墙壁,墙壁冰冷笔直,也就是多一口气的死人。

    你要能把自己看成多一口气的死人,就在这一念话头上追究,一直不起二念,七天七夜要不能悟道,高峰祖师说:“参禅若要克日成功,如堕千丈井底相似。从朝至暮,从暮至朝,千思想,万思想,单单是个求出之心,究竟决无二念,诚能如是施功,或三日、或五日、或七日,若不彻去,高峰今日犯大妄语,永堕拔舌泥犁。”当然高峰祖师现在不在了,但他那时能有这样的保证,他就有这个把握啊。关键是我们能做到吗?如果我们能做到,七天七夜不悟道的话,高峰祖师岂不是打妄语啦。

    黄檗祖师,他妈想他想瞎了眼睛。她家只要来人就要让来人把脚伸出来,帮人洗脚。因为黄檗祖师左脚心有个痣,她要摸摸来人的脚心,看是不是自己的儿子。他那天跑回家,把右脚给他妈摸,他妈就没有发现。第二天他就走了。走了以后,隔壁邻居和他妈讲:“昨天晚上睡在你家的不就是你儿子吗?你怎么又让他走了?”“啊,是儿子啊”她跟着后面边喊边追。黄檗祖师已经过了河了,他妈追儿心切,跑到河里把自己淹死了。黄檗祖师在对岸看到他妈掉水里头,跺着脚说“一子出家,九祖升天。若是不然,诸佛妄言。我昨天回家都不敢喊她一声母亲,怕她拽着不让我走。今天她因为想我跑到河里给淹死了。”就在讲这句话的时候,看到河里面一朵云气把他母亲托起来,升天了。经典上这样说的,你家里有一个孩子出家,九祖都能升天啊。

    这在《高僧传》上有记载,诸佛不能妄言哪,高峰祖师也不会讲谎话。就看我们的功夫是不是真正到了,千万不能搞那些小名堂、小动作,不但搞不好,而且会耽误自己、给自己添麻烦。说的仅供你们参考,参!

    佛法传到中国来,唐、宋大兴的时期,多少文人、伟人在宗门下这个法门上得到了大的利益。到明朝时期就出现了一千七百公案。宗门下这一法是直接了透、最上乘的法。如果你过去真的有个深厚的善根,在这个法门上也修行过,你这一世遇到了,一修行,过去的善根就浮起来了。你的感受马上就和人家不一样。

    “出凡圣路学”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这个话头,目的就是了生脱死、成佛作祖。你找到念佛是谁的这个人了,那就明心见性了。见性就成佛了,你还要学什么圣人、凡人啊?你再搞圣凡,不是头上安头吗?这就是出凡圣路学。不要讲我想成佛、我想如何,那都是妄想。心性一见到,本有自性里面万德庄严、神通妙用都具足了,不要你求。

    还有的说:我们这个坐香,也不念佛、也不拜佛,坐在这里,看上话头还能用上功夫,看不上话头就在打妄想,这还有什么功德?那意思就是我们在这里冲盹打呼。其实不然,为什么这样讲?一切的祖师和圣人,都是从我们凡夫一步一步升上去的。

    《妙法莲花经》讲: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终究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这四句偈子告诉我们:我们这一念清净心是何等的宝贵,何等的重要。

    我讲一个高旻寺老寺志上记载的一件事情。过去,高旻寺附近有一个人开豆腐店,经常跑到庙里卖豆腐。有一次把豆腐卖给高旻寺后,知客师讲:吃饭时间到了,你吃过饭再走。他说:好。吃完饭后,看到和尚们一起往堂里走,吃过饭坐午板香。他感到好奇,就跑去看看。知客问他:“你要不要进去坐香?”他说:“我不敢进去。”知客说:“给你件长褂子,你进去。”给了他一件长褂子,他就进去了,跟着大家跑、坐,大家喝茶,他也跟着喝茶。午板香也不讲开示,大家坐,他也就坐了。大家不敢作声,他更不敢作声。打三板止静以后,他的心也渐渐静下来了。静下来以后,他在外面卖豆腐,有人家欠他的豆腐帐,十多年前的豆腐帐都想起来了。心里想:“哎呀,怪不得这些和尚到这里坐着不吭气,这个事了不起,我就坐了一下,十几年前的豆腐帐都想起来了。”平常心里妄想翻腾不息,他哪里记得呢? 就这样子他坐了一支香回家了。这个人吃肉、喝酒,到冬天里又杀猪、又打狗,什么事都干。

    过了两年,他得疾病死了。带到了阎王殿,判官把他的审案簿拿过来一看说:“这个人没干什么善事,又杀猪、又喝酒、又打狗。”

    阎王说:“那就让他投狗去。”

    正要把狗皮往他身上披的时候,判官又说:“慢、慢,我这里查到,某年某月某日,他在高旻寺还坐过一支香。”

    阎王讲:“哦,他还坐了一枝香,那这个功德了不起啊,还要给他增加一纪的寿命(一纪是12年)。”他们在堂上讲,他跪在地上听得清清楚楚。就把他送回阳间了,回来时已经死过2天了,再不回来就要把他出殡埋起来了,过去是土葬。一回来他从棺材里爬出来,家里人吓死了。他说:不要怕,我不是鬼,我是人,阎王送我回来的。他把这个经过一讲,说那天我是看热闹的,知客师喊我吃饭,我就吃饭。看我不敢进去,给了我件长褂子我就到里面去了,我十几年的豆腐帐都想起来了,这一次,还把我的狗身脱掉了。他说:乖乖,这个坐香的功德不得了啊。

    可想而知,他就一枝香的时间坐在那里,他哪晓得用什么功。他只晓得不敢动、不能出声。人家不讲话他敢讲话吗?就是不动、不讲话、不出声,就这一个功德。因为这叫选佛场,你在选佛场坐一枝香,这个功德还得了吗?你种了将来成佛的因啊,所以你不要认为你坐这里话头看不上,老是打妄想,不打妄想就冲瞌睡,甚至还想着这样子没有什么意义。就从高旻寺这个卖豆腐人的事情看,他是看热闹的,也不晓得用功,不但把豆腐帐想起了,还把他的狗身脱掉了。回来以后,他真吃素修行了,最后念佛往生了。高旻寺老寺志上面有这个记载。

    实际上,就在这个堂中坐一坐都有好大的功德。为什么讲呢,因为我们中间供的是佛像,佛的功德好大啊。你围绕佛像转一圈也会得到一点功德,这个功德不是你自己能干,是因为你对佛敬仰,沾佛的光带一点功德。所以我们不要认为我用不上功,我在这里腿都疼死了,电话不断来、又是这个事、又是那个事,心里就会痒痒的了。我和你讲,你只要在这里就是天天打妄想、天天打瞌睡,你的福德因缘天天在增长。为什么呢,这是选佛场、是般若堂,大家薰修的力量带着你,只是你不知道。我们早课讲:大众薰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况且我们这么多人在共同薰修,就这个气氛,你都感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我们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认为这样用不上功,认为没有功德、没有利益,那你就认识错了。

    第二个七还有两天,最后还有一个七,希望我们还要继续发起道心,认认真真地在这一句话头上,好好地用一番功,说的都是参考话,还是继续参。

    明天晚上第二个七就圆满了,后天就进入第三个七了,但是大家对禅堂里看话头用功的功夫,用得如何呢?现在我们先不要论深浅,就是对这句话头,你的认识如何。为什么要看这个话头?

    今天还有人问,这个话头起源在哪里。我说这个不是一句话讲得了的。晚上到禅堂里再和你讲。

    首先我讲一讲为什么要看这个话头。话头、话头,就是我们止心动念的念头啊。你这一念动出来,接着就是二念了,就是妄想了。这一念没动要动之前,准备动了,这就叫话头。你要不微细观察,你还不知道。你只知道打妄想,你不知道妄想没有打之前,为什么要打妄想?妄想从哪里来?知道打妄想的又是谁。所以我们把这个看话头的意义,一定要有个深刻的了解。你不能深刻了解,不晓得他的目的,你的信心就不足。信心不足,行这个法门,精进就不足。信心一足以后,了解这个话头的究竟意义、目的以后,你没有疑虑了,就一直在这一句话头上追下去。谈到话头的起源,要追溯到唐朝年间。

    唐朝年间,百丈祖师会下有个香严智闲禅师,他这个人文化好得很,辩才比一般人都厉害。你问一,他能答十;你问十,他能答出百来。就这样一个人。可是他对明心见性这个本份事呢,没有达到究竟的功夫。他自己到后来也知道了,这样下去不是真实收益。

    百丈祖师晚年,他问百丈祖师:“师父,我到现在还没有悟道,你老人百年以后我依止谁呢?”

    百丈祖师说:“我圆寂以后,你到湖南沩山大师兄那里,依止他去。”沩山就是沩仰宗的开山祖师灵祐禅师。灵祐禅师会下有个仰山慧寂禅师,他们师徒两个都是大彻大悟的人。

    两年以后,百丈禅师就圆寂了。他待事情办过以后,就到沩山灵祐禅师大师兄那儿。仰山慧寂禅师就对沩山灵祐禅师说:“听说那个香严禅师要到这里来,你要好好考他一下。他在祖师门下问一答十、问十答百,骄傲得不得了。”百丈山在江西的宜春,沩山在湖南的宁乡县,隔个省。那时候交通就是走啊,走了很久到了。第二天,他向沩山灵祐禅师礼拜。

    沩山灵祐禅师说:“听说你在先师门下,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有没有这个事。”

    他说:“我不敢。”

    “那就有这个事了。我今天问你一句话,你就答一句话,不用你答十。”

    “请大师兄发问。”沩山当时有一千多人,可见那个大佛堂好大!

    灵祐禅师说:“我问你: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你的本来面目。”这一问逼住了,答不出来了。当着一千多人丢面子了,搞得面红耳赤。

    站了很久,跪下来,向灵祐禅师请求:“请大师兄为我说破。”

    灵祐禅师讲:“我不能给你道破,我若现在给你道破,将来反会遭你埋怨责骂。”

    香严禅师回去后,翻查了带来的所有经书、笔记本,就是找不到这个答案。大家都听说这个人嘴巴很厉害,怎么到这里一个问题就哑住了。在这里住不下了,跑到河南南阳慧忠国师遗迹之处,在那儿住茅蓬了。把所有笔记本、书、抄来的东西一把火烧掉了,说:从今以后,我再也不看这些典籍了,我就当一个粥饭僧:喝粥吃饭、睡觉打鼾。但是,他一天到晚心里还始终念着“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 这件事。住茅棚要吃菜啊,挖了一片地种上菜。那天挖地的时候挖到一块瓦片,捡起来向远处一丢。一丢丢在竹子上,“啪”一声响,就这一声响因缘到了,悟道了。

    悟道了以后,站在那里说了几句偈子:“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回到茅蓬沐浴焚香,向着沩山方向恭恭敬敬拜了三拜,说:大师兄,幸亏你当时没给我道破,如果你给我道破,我就没有今天了,道破了是你的啊,今天是我亲身感悟的啊。

    这个话传到湖南沩山去了,沩山就对仰山慧寂禅师说:“香严开悟了。”仰山慧寂禅师讲:“那个人聪明、鬼把戏多,他不要又搞什么文字的东西,迷惑人。”沩山说:“那你去考查他一下子。”于是,仰山慧寂禅师就到香严禅师那儿考查他:“听说你开悟啦?你把开悟的偈子念一遍给我听听?”他就把偈语再念了一遍。仰山慧寂禅师说:“这是你平常做好的,你这个人文字好,做好了作为准备的。现在我站在这里,你即兴讲几句我听听看。”香严禅师说“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 仰山禅师说:“这是如来禅,祖师禅你还未梦着呢。”香严禅师又说:“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这几句偈一讲出来,仰山慧寂禅师向他合掌恭敬说“恭喜,你真是悟道了”

    这个“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就是一个话头。五几年在云居山,还有人在参“本来面目是谁”。

    虚老开悟时参的是什么话头呢?是融镜老和尚教他的“拖死尸的是谁”。何谓“拖死尸”?就是我们这个色壳子,一口气不来就是一具死尸。你一天到晚在那里跑啊、走路啊,是谁在拖着你走。也就是我们看念佛是谁的这个“谁”字。虽然说出来的话不一样,意义都是相通的。把这个参透了以后,明之本心、见之本性的时候,就叫明心见性,见性就成佛啦,叫理即佛。但不是像释迦摩尼佛那样,马上就能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理即佛就是成佛的道理完全明白了,再不受贪、嗔、痴、慢、疑迷惑了,就再不会搞轮回了。我们之所以在六道轮回里打转、不能脱离六道轮回,就是我们见不到自己的本有心性。如果我们能见到本有心性,就不会这样子苦恼了。

    有人问:开悟以后,是不是什么事都没有了?不是。虚老在世时候,我们问过他:老和尚,你老人家开悟以后,那不是万事大吉了嘛?老和尚讲:没有开悟还好,开悟以后事更多。一句话讲得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开了悟,事更多呢?他说:好比你家原来有几间房子,盖得很好。但是你把房子锁起来,到外面流浪去了,一去三十年。你今天从外面回来,把房子的门打开,这个几十年不住的房子一打开,里面不清扫能住人吗?蜘蛛网、垃圾,各种各样的不能适应人住的东西都在里面。

    开悟以后,要以所悟出的道理清除自己的习业流俗,就是习气无明。很多人开悟以后都要出去住山、住洞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之所以在这个堂中,一天到晚都在追求这一句话头,目的就是要以这个话头,打开我们本有心性的大门。

    古人讲,一句话头如敲门的瓦片。你把这个门敲开了,还要这个瓦片干什么呢?门没有开之前,还必须要用这个瓦片才行。我们对这个道理了解了,应该升起十足的信心。升起了十足的信心,就要拿一个真实的行持来。你光知道不行、不做不行啊。

    我们在这个堂中不单纯是专心看这个话头。你原来有多少的习气、毛病,在这个看话头的过程中,依靠堂中大众修行的力量把你那些不好的习气渐渐洗涮了不少,只是你没有觉察到。我们里面多数人都是城市人,在家里早上起来洗个脸,不讲一个小时也要半个小时。可是这里夜板一响要不了几分钟,堂里面就敲报钟了,要进来行香了。单这一点就是放下的一种具体表现。吃斋饭,你们在家吃饭不会那么快,几分钟就吃好了的吧?在这里,不论是冷的热的、咸的淡的,稀里糊涂喝下去就行了。这就是以大众薰修来磨练自己的习气。这是外表,那么内里呢?我们各种贪、嗔、痴、慢、疑的妄想习气,各人的深浅程度不同。只要你真正看这句话头,这些习气也渐渐淡薄了。你如果看到这句话头能不离开,这些习气就渐渐离开你了。习气一离开,我们的本有心性就渐渐会显现出来。

    虚老在世的时候,常讲这两句话:消一份习气,就见一分光明;忍十分烦恼,就得一份自在。虽然,我们在这里才两个七,还不到半个月,有些人在举动上,对照在家里时的样子已经不知进步多少,这是很难得的收获。但是,我们这里主要是以规矩来约束,我们看到你穿衣服不规整、动作不好、或者讲话,我们随时会警策你,如果你能放下,你就认为这是好事。如果你放不下,就可能觉得我们是多管闲事。

    下面还有一个七,我希望大家就像前面两个七那样,继续下去。能把我们的习气多消一分,我们回去就能多得一份的享受。将来了生死、成佛道,就能快一点。说的都是供参考,参!

    今天第二个七圆满了,很顺利地打了两个七。虽然第二个七圆满,我们为了成就大家的道业,下面继续打一个七。今年气候这么干,第一个七时水就很紧张了,而到第二个七中期,水还真就来了,这也是我们大众的道心所感化的啊。最近两天水不仅来了,而且比较多。所以我们有把握、有信心把下面的这个七打好。

    打七的目的是为了成就我们大家用功办道。在这个殊胜的机会里面,你如果还是偷懒的话,不但办不了道,你还折福报啊。折福报事小,如果搞小动作,你还造业啊。所以,同一个堂中共同薰修,有的得好利益,有的得坏果报。这就看我们每个人的用心如何。我们每天在堂中都讲:要看话头、把话头照顾好,也反复讲话头的意义、话头的目的。但是有的人理解得比较深刻一点,还有的人理解得很肤浅,甚至于还不理解。

    所谓话头、话头,实际上就是看我们自己的本来。为什么说是本来呢,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一旦要看话头或者念佛,妄想就来了。但是你反观一下子,能知道妄想的是谁?如果你这妄想一息,知道妄想和妄想融为一体的又是什么?

    《楞严经》上有这么一个记载:佛在世的时候,在舍卫国舍卫大城出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人叫演若达多,他早上起来洗脸,洗过脸后拿镜子照照,发现镜子里人的头、眼、眉毛很好看。他想镜子里人的头这么好看,那我的头到哪里去了?他就在家里找,找不到,又到外面找。外面找不到就在街上跑,到处跑、到处喊:我的头到哪里去了?别人看到很奇怪:这个人怎么了,头不就在头上吗?喊什么呢?就问他:你的头不是在你头上吗?你到哪里去找啊?他回来以后,静下来一摸,是在头上。开始他为什么不知道?他认为镜子里的头好看,早上洗过脸、擦过香脂好看得很,不见自己的头。找不到就在街上乱跑、乱叫。我们用功办道,找这个“念佛是谁”的话头,实际意义也和这个差不多啊。

    所以每一个修行的人开悟以后,都感到好笑。笑什么?用了多少年的功夫,找这个谁。可是,谁就在当下!虚老开悟后首先就讲:“杯子扑落地,响声明历历。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找到自己了,那个心息下来啦。但是,没找到的还是要找。为什么呢,不通过找,我们无始劫来的贪、嗔、痴、慢、疑,种种的习气、妄想一下子断不了。总是以为自己对,自己想的、说的、做的都没有错。殊不知,自己看不到,旁人都看得清清楚楚。都错了,都与道不相应,与大众也不相应。

    我们用功办道,找来找去还是找自己啊。你把自己找到了,当下就是。没有那么啰嗦。但没有找到,你不通过找这一念,想把无始劫来的贪、嗔、痴、慢、疑这些妄想截住,截不了,没有那个力量。

    古人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就等于我们这一个大古镜子,无始劫来,不知道积累了多少的尘和脏在上面,我们现在拿铲子铲、用抹布擦、用水冲,但是铲擦也是个痛啊,不舒服。你怕擦、怕铲,你的光明显现不了。修德有功就是我们在身口意各个方面,按照佛说的教义来做,这就是修德。修就是改,改什么,改我们各人的爱好。

    你这样的爱好,他那样的爱好,如果把我们的爱好渐渐改掉了,我们本有光明、性德就显现了。参念佛是谁,这个谁也就是我们的性德,本性德、佛性德。你没有一定的功夫,这个性德显不了。

    老和尚在世的时候,上堂讲开示,通常都是堂里的位置、地下坐满了。偶尔也有坐不满的时候,有一次,我还没到家 ,他就让传印师去禅堂看看有多少人,传印师回来讲现在人不多。他不放心,还跑过去望望。老和尚叹口气说:唉呀,讲得没用啊。惠老听到了说:你老人家也讲这句话。老和尚说:我这个老鬼讲得口干舌燥,听课的还跑去睡大觉了。

    第二天晚上,老和尚上堂讲,百丈祖师在世时,一寸香、一寸香都记下来。就是你多坐一寸香,你今生不悟,到来生就少坐一寸香。功夫绝对不会浪费、白白地空过。古人讲,“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在百尺竿头站的人,还要你求进步。

    有人说:我看“念佛是谁”的话头似乎不相应,我看“本来面目是谁”这个话头相应,或者看“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看着蛮好。我说:这是你个人的想象执着。实际这个意义都一样。“本来面目是谁”不就是佛性吗?“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不也是归到佛性上去吗?但是他认为那个好,这个情况不但现在有,过去也有。

    马祖时代有一个叫法常禅师。他去参马祖,问:“如何是佛。”马祖讲:“即心即佛”。他听了以后,辞别马祖,跑到浙江四明大梅山深处梅子真旧隐处,搭个茅蓬住着,在那里修即心即佛。一住住了十七年。那天盐官会上有两个僧人到山上采柱杖用的藤子。迷路了跑到那里,一看还有个茅蓬,有个师傅在这里住茅蓬。就跑到过去问他:和尚在这里住多长时间啦?他说:“只见四山青又黄,不知岁月有多长。”这四明山,青青又黄,青是春天来了,黄是秋天冬天到了。他也没有日历、没有钟,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数。问他:你吃什么东西呢?我吃松毛,喝泉水。穿什么?穿荷叶。然后就自己念了句偈语:“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大梅山那里有两个祖佛寺,大祖佛寺在里面,小祖佛寺靠外一点,就是法常禅师原来住茅蓬的场所。

    这两个僧人回来告诉圆空住持。圆空住持就把这个事告诉了马祖。马祖说:你们现在再去问他,他要是说我那时候讲的是“即心即佛”,你告诉他马祖法现在变了,变成“非心非佛”了。这两个僧人又跑过去了。他说:“你们又来了。”僧人说“我们来看看你老人家。”又问:“你那时候参马祖,大师对你说什么,就跑到这里来。”他说:“大师对我说:即心即佛,我便到这里来了。”僧人说:“马祖佛法现在变了,变成非心非佛了。”法常禅师讲:“这个老汉迷惑人无有了期,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这两个僧人回来告诉马祖:祖师啊,我们告诉他“非心非佛”了,他还说你迷惑人,无有了期,我不管他非心非佛,我还是即心即佛。马祖笑笑说:梅子熟了。那个山叫大梅山。他就是功夫到了、成熟了、成功了。

    马祖当时是一代大祖师,他说的话谁敢不听。但是法常禅师说他糊弄人,无有了期,一下子即心即佛、一下子非心非佛,我不管你非心非佛,我还是即心即佛。这是马祖试探他,实际上赞叹他成熟了。

    我们有的人还认为:这个话头好一些,用功相应,那个话头用功不太相应。这个都是你的分别心,也就是妄想心。实际上不论哪一个话头,目的就是收拢妄想、止住一切妄想,达到没有妄想,见到自己的本有佛性。

    我们虽然两个七下来,下面还有一个七,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殊胜因缘。如果你要想在成佛道上,尽快得成就,多坐一支香就多了一支的功德,于了生死、成佛路上,就多进一步。这个香绝对不会白白坐的,腿疼不会白白熬。我刚才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你修德没有功,你性德怎么显现出来呢。

    我看到有些居士很了不得,甚至脚不好还坚持,每天都坚持来,这也是一种毅力啊。了生脱死就得要有这种毅力,没有这个毅力事情办不成啊。世间事情还要有一个坚定的志向,况且我们是办出世间、了生死的大事啊。所以我们要谨记:没有特殊情况非要离开不可,坚持把这三个七打下去。可能到最后那一天,不知哪一支香,你能得个大好处,这是说不定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有这个心,祖师道场会助你实现的。说这些呢,还是希望大家做好这个事,参!

    现在,不论是出家人、在家人,用功办道还没开始用,就想得到大的好处、要见到一个明显的收获,他就满意了。就因为抱着这一念,他在看话头的过程中会出现种种现象。

    大家都讲发心、要了生死,我要问一问:你发的什么心?佛教《劝发菩提心文》上讲有八种心: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有的人发心不是为了了生死,为了把自己身体搞好,在家人为了家庭顺利、生意如何做好,这是邪呀。发心要真正为了了生死,将来成佛道、度众生,这才是正。我们虽然要了生死不是一下子能了的,要有一个长远心、决定心。就等于上一座高山不到山顶决不罢休,有这种志愿心才是真。有的人打七是来试试看,反正几个七时间不长,看看这里究竟如何,这就是假、就是伪。还有人虽然发心是要了生死,但时时处处为个人着想,大众的事情、集体的事情他一点都不管,这是小啊。大心不是这样的,不但要自己了生死、还要度人,将来成佛以后还要度无量的众生,这才是大。有人想:成佛有没有快的办法。比如说参话头,他不愿参话头,他跟我说:书上讲有个咒,持这个咒多少天就能即生成佛。他搞这个咒子,向心外求法,这是偏哪。有时候还不是偏一点点,走到岔路上去了的话,一下子转不回来,因为他得到那个境界。

    1998年,云居山打禅七,打到三个七时,从终南山来了三个穿喇嘛衣服的人,有两个坐了两支香受不了,跑了。另一个没坐到三天,在外面跟人吹:哎呀,像你们这样在禅堂里看话头,一天到晚跑、坐,晚上搞到十二点,这样能悟道啊?有人说:你怎么悟道啊?他说:我有个法子,只要七天、多者十天保你悟道。有几个小青年听到这样讲,就跟在后面转。他说在这儿不行,你们要跟我到终南山去。这几个人就想跟他到终南山。我那时是打七的班首,他们来向我告假,不说到终南山,而说有什么事、什么事。我问:你们多长时间回来呀。他们说:几天就回来。

    几个小和尚跟着他跑到终南山,又说要二十二天才能开悟。有个小和尚住了几天,发现不对:叫我们到那里给他干活、烧饭给他吃,他自己在那儿睡大觉。要我们伺候他,还要我们拿钱买东西供养他。结果二十二天住下来,问师父怎么没有开悟啊。他说:你们持咒不虔诚,还要二十二天。其中一个先回来了,还有两个又住了三天也回来了,回来后就跪在那儿忏悔:上当受骗。

    所以现在学佛的人虽然比较多,但真实行持的人少之又少啊。因为世间的人都想捡便宜,哪个事情快、好、又有收入就干这个事。他认为我们用功办道跟世间的事一样,所以就出现种种偏的现象。要快嘛,一坐下来就想要快,因为心不静,种种的境界现象就出来了。境界现象出来了,他把持不住了、做不了主了,自己也知道不对了。但是想扭转过来,一下子还不行。

    这些走偏的人就是以攀缘心想抄近、快速。实际上他不知道这是攀缘心、是妄想上再加妄想心,这种心你能悟道啊?这种人就是愣严经上所讲的“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我们攀缘这个、攀缘那个,缘还没攀上,反而把我们本有的佛性给遗失了,遗失了以后就迷惑了,迷惑了就打转了。所以叫妄念不去又有妄念,在六道中轮回流转。正是“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的真实写照。

    过去博山祖师一个人在禅堂里打七,那时候没有钟,所谓坐香,就是以香为时间。一枝香点起来往香炉里一插,到菩萨面前拜一拜,对自己说:“博山啊,你刚才那支香打了几个妄想你知道吗?下一支香不能再打啦。”我们问问自己,知道不知道在这一支香当中打几个妄想?一支香都不知道,一天下来就更不知道啦。所以我们不能急,急的就想证果,哪有那么容易啊?

    一个人从幼儿园小班大班、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二十多年出来后还没有饭碗,还要自己找工作,找不到还没有工作,这还要搞二十多年。学个泥瓦匠、木工还要先学三年,再为师傅服务三年,要六年。我们要了生死大事,解决无量劫来的轮回苦,哪有那么容易啊。我们今天才第三个七的第一天,一共才十五天,你能有个体会就算很了不起。你还想证到如何、如何,那就是狂啦。不但狂,而且还愚痴、痴狂。我们才搞了几天就能解决生死大事,哪有这么便宜啊。

    所以,想快速的、想超近的、想尽一切办法要超过人家的,这些都是狂心。狂妄心不歇,你不但没功夫、不能了生死,要想把功夫看上也不可能。因为修学佛法一切法门、不论哪种法门都要谦虚虔诚才行。高傲自满、骄慢,不但学不成,搞长了还要着魔,非着魔不可。为什么呢?你要快、要想如何、如何,你用妄想心想,那个魔境就出来了,境随心现哪。

    在这个堂中,大家都在用功办道,但如果你的知见不正、认识偏了,办道当中也就会偏、就走不上正路,就会出种种奇怪的现象、不正常的现象。小则害你生病、害你这一生,大则断送你的慧命,不是小事啊。所以我们修任何法门,要先把理、路搞清,然后怀着一个谦虚虔诚的心,踏踏实实的看这句话头。你要认为我这个人聪明、才干超过人、修行的方法比别人快,动这一念魔障就来了,因为这一念有傲慢在里面哪。

    用功办道的人就怕要快、要速、要超人家,有这个念就是狂、就是慢、就是痴,不但达不到,还给自己增加麻烦。

    古人讲:欲得高高山顶立,必须深深海底行。你不做低下的人,在深深海底苦练出来,哪有这么容易得到高高山顶立哪。

    最后还有一个七,我希望我们在座的人,在这个七当中还象前两个七一样,怀着一个谦虚、虔诚的心念,老老实实看好这一句话头,不要想什么超快的、超近的,不能动这些妄念。你一动这些妄念,就给自己惹麻烦。一旦惹上了麻烦,你想不动也不行了。所以,希望大家在后面的六天中,要守住心中的一个正念。说的都是空话,参!

    ——上绍下云老和尚二祖寺禅七开示

    ——上绍下云老和尚二祖寺禅七开示

    绍云老和尚开示(2019.2)

    所以讲我们都能把妄想心收拢了,能动静不移,忆亡如一了,始终能保持当下这一念,明明了了,历历明明,很快你的色阴就可以破,色阴破了,再进一步,受阴破了,像小鸟出笼就自由了,过去像这样的人多,现在少了,所以我们在这里要发一个长远心,你家没有什么事儿,下面一个七一定要把它打好。如果你们到褒禅寺再打三个七,六个七一打的话,那就不一样了,功夫到纯熟的时候,有的时候你想打妄想,妄想都不会翻腾,所以讲我们要发长远心,要发真正的道心才行呢,说的都是空话,还是提起话头参。

    用功办道你要以虔诚心谦虚心心才能定,心定了以后这句佛号才能念得到,就像看话头,话头才能看得住,你有谦虚的心他就会有谦虚的现象出来,你以贡高我慢的心,想比人超前想快比人家快,你不但快不了相反的还要往后退,怎么退呢妄想一直翻腾不停啊这就是退了。

    经书上一再讲,我们这一念包括十法界,何谓一念十法界呢,十法界叫四圣六凡佛、菩萨、声闻、罗汉,这是小乘圣果,虽然这是小果但是他了生死了他是圣人了,六凡: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叫六凡,你这一念是慈悲喜舍精神你是佛的精神;你这一念是修六度万行的度脱众生这是菩萨境界;你这一念专门看因缘变化这是圆觉精神;你这一念我就想自己了生死他人我不管,你堕地狱你堕你的;我只要自己了生死就行了,这就是声闻小果的境界;你这一念专门是想修福报将来要升天,这一念三皈五戒守得好人品好,转世你还投人;你虽然培了福报,但一切事情要胜过人家,要比人家胜,你虽然讲有福报,你将来堕阿修罗道,阿修罗他不是全的,不是耳朵没有,就是一个手,因为他欢喜打闹欢喜斗争,整天你杀我我杀你就这样一个人,所以阿修罗道有天福没有天德,他不如人道,但是天、人、阿修罗这还是三善道,堕入畜生,堕入饿鬼,畜生,我们就讲,猪你虽然把它吃了,猪回头就能生善道。

    我们学佛的人,你要不知道一念里面有十法界,动坏念头你将来什么果报,你对照什么念头是哪一界的,你没有对照你一天到晚你无所谓,那你将来要受果报你怕死了。我们一定要把因果二字时时注意,你不注意你就是做一点好事,你那坏念头又把它折了。

    六祖大师在《坛经》上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世间上一切人都没有过错,有过就只有我有过,他错是他错,我不能错。非就是错,我不非,我一非就有过了,我不管人家,人家再错也好,我不管。我就把自己管住。要有这种心理,你才能学到东西。而且呢,能够增长福慧,你要没有这个心理,你就是干一点事情,你那心里总是抱有一股不服气的想法,这事你叫我干,你怎不干啊?哎呀!这就有股怨气在心里。有怨气在心里干那事和没有怨气干,用恭敬心做事情,两个福报不一样啊!同样干一个事所收的果报相差太远啊!所以古人为什么成就那么快?他就是一颗恭敬谦虚心,你拿一根绳子叫他下井,他就下井,他不讲我怎么下去啊。

    ----上绍下云老和尚开示

    绍云老和尚开示(2019.2)

    什么叫生死,妄想就是生死,开头我们就讲阿难尊者佛对他讲,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这个轮转是六道轮转,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你在道场上面你要争人我是非,你下来的果报要轮转,转到哪一道你自己想想,转到地狱道受苦的话你把《地藏经》看看,抛空翻接,把你挑起来往油锅里一抛马上一炸,还把你往底下捺,你要往上走就把你往底下一压,两下一捺就死了,炸得焦了,把你抛到外头风一吹活了,活了以后又把你往油锅里炸,《地藏经》上讲的种种的地狱的名号不是假的。

    智慧和现在讲的有才华是两回事,才华是学来的,智慧是你修证来的啊!那么智慧生在什么地方呢?生在我们的本有自性当中,如果我们要真正彻见到自性的话,一切智慧都现前了,无始智,无上智,不分别智,实相智,如来藏智,都现前了,一切神通妙用都显现出来。但是这个怎样显现出来呢?就是我们现在讲笼统一点,就要我们实在的去修行。这个修行是个广义词,是笼统的。

    ----摘自《绍云老和尚开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绍云老和尚开示(2019.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nm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