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
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四

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四

作者: 爱思考的benyouyou | 来源:发表于2019-03-02 22:55 被阅读50次
    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四

    东北是老工业基地,经过十年的文革之后,变成了什么样子?

    邓小平在出访朝鲜后,他要到东北三省去看看。

    他首先想去的是鞍钢,这个老旧的工业钢铁基地,必须尽快改造。

    中国缺乏优质钢铁,不改造的话,中国的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但是,采用何种方法,还值得斟酌。

    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四
    与先进国家差距太大

    他让夏默讲一讲,出访西欧五国的有关情况,并把一些拍摄的影像资料带来。

    其实,在此之前,古牧已经向他详细汇报了,此次出行情况,这些都极大的刺激了他们的神经。

    令他们未曾想到的是,这些年来,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得这么迅猛,科技的进步那么神奇,而我们,至少落后了20年,落后了不怕,关键是要追赶上别人的脚步。

    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四

    转天,夏默就带着资料过来了,他把纪录片放了出来。

    其中一幅,是在西德韦斯特法西亚的露天煤矿,产褐煤5000万吨,职工有2000人,其中矿山工人900人,其他的都是维护人员,而我国5000万吨的煤矿,职工十几万人,相差70到80倍。

    而另一幅,是瑞士伯尔尼公司一个低水头水力发电站,装机25000瓦,职工12人,我们江西的江口水电站,装机6000瓦,职工300人,相差20倍。

    还有一幅,是法国马赛索尔梅尔钢铁厂,有7000工人,年产350万吨钢材,我们的武钢,年产230万吨,但有6万多名工人。

    半个小时看下来,得出结论,我们和人家相差太大,好在,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下一步,就是如何解决的问题。

    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四
    大庆改革势在必行

    邓小平首先到达黑龙江,他要去大庆看看,全国工业学大庆,大庆市一面旗帜,它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有着标杆的作用。

    他看到了大庆的建设情况,语重心长地说,我国在钻井、勘探和综合利用等方面,同国外的差距很大,许多问题都要解决。

    他了解到,大庆工人工资只有几十元,而且住宿条件很艰苦,内心感到无比沉重。

    他马上召开会议,对于这些优秀的产业工人,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怀他们的下一代,那就要搞好生活,提高工资待遇,住进漂亮舒适的房子里,才能对得起这些工作在一线的工人。

    工人们听说,邓副主席这么关心他们的生活,都情不自禁地来到厂里,要见邓小平。

    作为国家领导人,与人民群众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这就是他的工作作风。

    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四

    在与黑龙江省委班子的谈话中,邓小平指出,要下放产权,加强基层企业的权利。

    比如,大庆引进的建设项目,从头至尾,都由大庆负责,可以放开权利,由他们自己去做。

    省委领导班子觉得很新鲜,他们从未听说过这种情况,看来,必须改变做法了,得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了。

    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四
    思想解放问题要亟待解决

    邓小平又去了长春市,关于思想路线问题,他必须要讲讲了,在吉林省委小礼堂,一百多名厅局级干部都来了。

    邓小平开门见山地说,同志们,目前我们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

    就是要找到一条治国的新路子,那么,怎么能找到新路子?只有靠实事求是,用实践去检验,才能证明是不是正确的路子。

    我希望,大家都要认真思考一下,现在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太低,我们的生产满足不了人民的生活需要,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现在,我们必须来个思想大解放,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我们对不起人民啊!社会主义是什么?需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需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才叫社会主义。

    所以,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让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一心一意搞建设,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全体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四

    大家听到这番话后,如醍醐灌顶,心头的乌云顿时扫了出去,这才是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大胆干起来,不怕失败,只有实践后才能知道正确不正确。

    邓小平太伟大了,他敢于碰硬,无畏艰难,给全国人民的思想松了绑。

    邓小平这次长春讲话,简直是一篇思想解放的战斗極文,对推动国家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思想作用。

    新华社直接出《动态专样》专刊,并连夜发出,当这份专刊传到各省后,顿时激起了层层波澜,各省市都动了起来,都在学习这份可以改变全国人民命运的文件。

    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四
    鞍钢的责任重大

    随后邓小平到达了鞍山,鞍钢的英雄炉是日伪时期留下的,它成本高产量低,并且事故频发,已经不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了。

    厂里决定,要逐步淘汰掉这些炼钢炉,工人们听到消息后,去找邓小平讲理,邓小平打开资料影片,让他们看那些欧洲和日本现代化转炉,在电子屏前操作的工人,以及自动化炼钢和轧钢程序,这些资料,把他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也已经意识到,自己落后了很多。

    第二天,邓小平参观鞍钢生产车间,他问书记,安钢年产量是多少?书记说,全场12座高炉,年产量为640万吨。

    邓小平问,研究过设备更新的计划了?书记说,厂长从日本参观回来后,马上开会,研究了初步计划,是先淘汰事故多发的高炉,目前正在跟国外接洽进口设备,厂里的思想不统一,反对意见不少。

    邓小平严肃地说,安钢多年来,一直用这些高炉,产能太小,产量也上不去,光靠人是不行的,必须生产优质钢,特质钢,那就需要先进的生产设备,到了该换代的时候了。

    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四

    你看,日本国土小,没有矿产资源,原材料都要进口,20年前,与我们钢铁年产量差不多,但仅仅过了十几年,日本就新建了七八个千万级的钢铁厂,四年前,产量就冲破了1亿吨,而我们,去年才达到俩千万吨,而且优质钢很少。

    邓小平看看大家,又说,我们每年进口钢铁500万吨,花去外汇20亿美元,明年是用钢高峰期,要进口钢900万吨,那就要花去外汇近40亿美元,我们国家外汇储备很少啊,可是钢铁进口就要占去一大部分,而我们能挣外汇的商品却很少,这样下去,国家就会越来越穷。

    长久以往,会支撑不下去的,安钢的责任重大啊!

    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四

    一个民族要站起来,靠腰杆硬,要腰杆硬,就得靠钢铁,必须要下定决心,大规模地大规模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并把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经营方法都引进来,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这个基础上,必须要扩大地方自主权,特别是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让企业迈开大步向前进,这样才能跟上先进的步伐。

    另外,要对工人强调,多劳多得,生产中有创新能力的,要给予大支持,有重大贡献的,更要给予奖励,要让工人的富起来,用能力创造幸福生活。

    这些实际问题,都摆在了眼前,必须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鞍钢从今往后,要脱胎换骨了,中国工业的改革开始了,工业是国民基础,是国家的血脉,盘活了工业,中国就有了希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qu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