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和他的思想距今已有2500多年,论语现在仍然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历史证明《论语》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具有较强半衰期的时间收益。接下来将以每次分享一句的形式,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自身的感悟,和大家一起学习。
人生经历不一样对论语的感悟就不一样,在不同的阶段读同一句话可能对自己的启发也是不一样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今天分享的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过来:
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钱穆《论语新解》
曾子说:“我每天常三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谋事,没有尽我的心吗?我和朋友相交,有不信实的吗?我所传授于人的,有不是我自己所日常讲习的吗?”
金良年《论语释注》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自己,替他人某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传授他人的学业是否熟悉了?
可以看出对于该句的翻译,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传不习乎”。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中就有提到“传不习:传字亦有两解。一,师传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我们没必要纠结到底哪种翻译是对的,我们可以同时接受这两层意思。另外一个不同的地方在于对“忠”的解释,大部分学者将其解释为“尽心尽力,全心全意”仅金良年《论语释注》将其翻译为忠诚。我认为对于当今的我们,将其翻译为“尽心尽力,全心全意”更为贴切。南怀瑾《论语别裁》中提到”古代与后世解释的“忠”稍有不同,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对任何一件事要尽心地做,这叫做“忠”。”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中,对“忠”字有了更深入的解释,何为忠?中心为忠。
这句话提到了三种品格:忠、信和习,分别将其对应到为人某事,与朋友交往和传人或受人与知识三种不同的场景。为什么是反省这三项呢?其实这三项中,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世,为人要信,处事要忠,第二层意是在对第一层意思的补充,就是不能光动嘴,更要实际行动,不管是师传之于己还是己传之于人,都要讲究一个“习”字。这和专家们的翻译并不矛盾,在论语中,我们所传的所学的根本也离不开“忠”和“信”二字。
这样一来,这句话就非常好用了,对日常生活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是极强的,逻辑性也比较强。
但是如果你真的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就会发现有那么一点问题!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想今天自己工作有没有全心全意,想一想给被人办的事有没有尽力,想一想有没有放朋友鸽子,或者找各种理由搪塞朋友,然后你发现你根本就是“传不习”,再然后感觉这个也是非常无奈的,很多事情不可能完全做到“信”和“忠”,不是你不想,而是各方面原因,不容许你那么做。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我们要们应该把论语中的这句话,调换一个顺序,再加一个前提,就可以更好的解释得通了:
“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
首先是与朋友交要守信,注意对象是“朋友”,而不是随便什么人。何为朋友?在论语中有很多地方对朋友有过描述,在一定程度上朋友可以和君子某些或者某一品格挂钩。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分别是正直的人,诚信(谅,诚信)的人,知识广博的人。因此我们在三省吾身时,首先明白“信”和“忠”的对象是益友,而不是损友。
在明确了这个对象后,很多事情就好办了,既然是朋友那么朋友是相互的,自己也要成为别人的朋友,就要有“信”的品格,然后紧接着是为人某,我想这里面的“人”也是指“益友”,不是益友为什么要为之谋。既然是为朋友谋,那么肯定是要全心全意的。
因此我对该句的诠释是:
我们每天要多次省察自己,我们今天结交益友了吗?和益友交往有没有守信?答应益友的事情有没有尽心尽力的去做,在答应某些事情的时候有没有认真考虑其中的不稳定的因素,确保能守信能尽全力?有没有将“信”和“忠”付之于实际行动?
对《论语》的注解的书非常多,我选择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金良年《论语释注》,南怀瑾《论语别裁》以及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共五部作品学习。结合我们小人物的生活,悟出油盐酱醋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