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关注生活,放眼世界!
文化类节目应该何去何从

文化类节目应该何去何从

作者: 飞岩文轩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19:13 被阅读0次

     

    高一一班    房梓炀  32号

      近期,不少文化类节目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里。2017年,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以《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一系列节目实现了口碑收视双赢。随着核心价值观以及文化自信的提出,广大人民开始注重其中华传统文化,文化类节目应运而生。不同于真人秀综艺,靠着明星的流量名气走红,文化类节目以中华文化为中心,贯穿古今,为大众阐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统文化开始流行起来了,这一趋势广泛的存在于各式各样的媒体中。现在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文化型节目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是讲说型,譬如2001年就已经开播的《百家讲坛》。通过邀请名家,以讲说为主要形式,讲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大众化的讲说呈现出来,讲难懂的文学生活化。通过通俗化的解说,讲传统文化带入大众,掀起了一场传统风。这一种形式可以说是现在文化类节目的雏形。但这类节目有明显的局限性,这类节目往往是好几期都是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讲解,加之节目还是以讲说为主,需要观众一定的文学基础,使得不少人觉得嚼之无味。

      第二种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综艺型节目,譬如《中国诗词大会》《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类节目融合了人们喜闻乐见的闯关型设定,通过特定的“游戏”攻擂,传达中华文化,配合名家解读,让传统文化生意盎然,还有对文化新的释义,让其更添时代的价值。这类节目普遍受到了大众的喜爱,使得文化传播年轻化。

      但到了2018年,文化类节目这个“发光发热”的孩子仿佛“退烧了”。文化类综艺经过爆发式发展期后,呈现后续增长乏力之态,关注度与反馈声量也随之变小。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在舆论的推动下,这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不再是物以稀为贵的时代了,而本应是百家争鸣的时候,却有些“贱卖”的倾向。大众的新鲜感已经不存在了,仿佛就是潮流的海浪正逐渐远去。是的,同质化问题成了阻碍文化类节目发展的最大因素。这类节目不仅在名称上频繁撞车,甚至内容雷同,创意相似。这种只有数量上的井喷实际上是对文化类题材的一种消耗。综艺的整体质量在下滑,题材切入口多重复,常囿于诗词之中谈情怀,内容形式缺乏创新。

      第二个阻碍文化类节目发展的因素就是低龄化。其本质就是这档节目要面向怎么样的群体,这也是主办方最应该考虑的问题。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许多诗词都来自于初高中甚至小学的课本,这么做固然可以让诗词贴近群众,但却失去了更高水平的人的认可。甚至参赛者有了越来越多的孩子,有的甚至只有七八岁,假使他们真的都天资超群,但我认为他们的古诗积累只是源于背诵,没有理解到诗词内在的东西。这类为了迎合大众做出的拖鞋额,我想正是文化类节目收到批评,收到质疑的重要原因。

      在文化类节目后劲不足的今天,主办方应该慎重考虑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讲这类节目呈现给大众。文化类节目即使频频撞车,但我认为只要有与众不同的切入点,即使是同样的题材,也可以有心意。创新是永恒不变的关键,后劲不足就寻找新的切入点,同质化严重,就寻求不同的呈现方式。综艺的外壳可以改变,但只要文化这一灵魂不变,文化类节目定可以再迸生机。

    时评  2019年3月1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类节目应该何去何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sp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