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时对方迟到,工作时同事忘给你发邮件,休息时领居深夜放摇滚乐……
我们能做的就是:只处理事实,不猜测动机。人做一件事可以有好几个动机,也可能根本没动机,最常见的情况是这个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动机 。与其推测动机,还不如摸清他做事的规律,跟他建立互信机制。
如果你还是认为约会那么重要的事情,对方迟到是因为根本不重视这次约会;或者同事是因为民主投票时你没有给他投票而怀恨在心;又或者领居显然恶意影响你睡觉。
那请用汉隆剃刀说服自己——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汉隆剃刀说的“愚蠢”,代表各种无知的、偶然的、非故意的的原因,这些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恶意。
咱们先不用说“恶意”,真实生活中连“故意”都很少发生。
恶意就更少了。如果你跟这个人很熟,平时关系还不错,他有多大可能性,突然对你有了恶意呢?如果你们不熟,他更没理由产生恶意。恶意是小概率事件。
而愚蠢 —— 包括忘了、错了、漏了、误会了、累了、被外力耽误了、不知情,或者纯粹就是因为懒 —— 则是大概率事件。其实我们平时很少会精心设计一个什么决策,绝大部分时候都是被惯性、被各种情绪驱动着走,遇到什么事就做什么事,浑浑噩噩根本没想那么多。但我们一般意识不到自己的愚蠢,你可能很不经意地就做了一些让人误解的动作。
而人们之所以常常会把别人的不经意动作当成恶意,是因为不会换位思考。我们总是倾向于以为世界上的各种事儿都是围绕自己进行的。你穿一身新衣服上班,设想了同事们各种反应,殊不知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注意。你看身边一个人情绪很不好,就以为他是不是在生你的气,殊不知他只是痛恨梅西换球队了。换一个视角,不把自己放在中心,很多事情根本就不是事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