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问生死

作者: 简版小二毛 | 来源:发表于2019-04-13 23:18 被阅读55次

    关于活着的意义,真的会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吗?关于死亡的真相,在有生之年是否有机会了解呢?

    活着是为了追求快乐还是为了在痛苦中成长呢?所谓灵性,是在死后依然能够得到指引或喜乐的路途吗?所谓因果所谓报应,是事后诸葛呢还是果然是一种天道呢?

    天道是否真有定规呢?那些所谓杀人放火活千年与修桥补路双瞎眼的故事,真的可以算是意外吗?还是说只要在做对的事在做善良的人就已经是一种善果了呢?当那些苦难出现在善良人的生活里,是否意味着他真的获得了更多成长的机会了呢?还是说离最终的胜利越近的人才会得到更多苦难以兹磨炼?那是否意味着应该将苦难当做航标或灯塔呢?佛陀是觉悟者,佛教的教义却是关于脱离苦海的,这与该有的信念相背离了么?

    该如何面对生之苦难?该怎样面对死之哀痛?人死之前的痛苦让逝者感觉到是得到解脱了吗?死亡实际上是一种美好的结局吗?那些没经过临终折磨就去世的人被称作有福气,是因为少了一些苦和难吗?那么应该怎样面对临终的病患?临终关怀无疑是人道的,那么延长患者的生命又是不是带有某种残忍的部分呢?当患者自己没有了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手握签字笔的家属该怎样抉择?若患者没有了自主意识又该如何在人道与世俗道德间做出衡量?

    关于临终者的关怀问题,是关乎一个生命承受的恐惧、痛苦和折磨还是关于生命的宝贵的?是否应该让每个人享有支配自己生命的权利?若选择安乐死的权利是可以拥有的,那么自杀与自戕呢?是否应该在鼓励每个人热爱生命享受生命的基础上尊重每个人的个人意愿呢?

    一个人该怎么去认知自己的生命呢?是一段追逐和自我实现的历程呢,还是一段与亲人爱人相伴的时光呢?很多临终者最后的遗憾都是关于家人关于爱的,这是否才应该是真正的生命主题?若将更多精力与时间投入到不至于死前懊悔的行动当中,又会不会导致社会进步脚步的放慢呢?

    社会的进步带给人们的究竟是什么?生者忙着享受生活时临终者却认为那一切仿似云烟,孰重孰轻?很多有过濒死体验的人说爱才是人生的主题,在何种物质条件下生活根本没有关系,这种想法是每个人在同样的经历中都会有的吗?如果爱才是最重要的,是不是果真没有必要去在物质世界里拼命挣扎呢?真的改变了这个世界的那些伟人们也会有同样的想法吗?或者人的本性本就不同,有些人的确在成就自己锻造自己的过程中也可以达到觉悟甚至更高的觉悟?若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呢?该教他做怀抱着爱、不留遗憾的人呢还是教他去浪头搏击不浪费自己的天赋呢?该由我们成年人来决定孩子的心理基调吗?我们成年人用一生换来的教训是不是应该直接传递给后人呢?还是说自己的经历与感触才是真正的财富,不管接受到怎样的教育,该走的弯路都不会少呢?

    宗教呢?神学呢?物理学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时神学,果真如此吗?那些有信仰的人,尤其是有着宗教信仰的人,心态之平和让人称羡,是否应该为自己寻求一种信仰呢?这么多种宗教、这么多不同的教义、不同的世界观,该怎样去选择与比较呢?宗教之间有共通处,这些部分会不会更接近世界的真相呢?宗教法门各不同,同样只是在增强正心正念的看法对不对呢?如果正心正念最为紧要,那么各种宗教都是接近真相的路径或真相的不同脸孔吗?

    宗教被创立之初与流传至今发生了太大的变化,需要追根溯源吗?不同流派分歧极大,如何采搩精华?或者那种虔诚皈依的坚定心性才是正心正念的真正来源?当佛教、道教、萨满教、基督教等都能够拿出证据让人确信他们看世界的方式是确凿无疑的,该何去何从?

    灵魂是什么?前世回溯疗法的疗效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前世是否也真是存在?濒死体验确实存在,灵魂离体的感受是否可以被肯定?如果灵魂是存在的,前世回溯治疗传递的智慧是否也应该被坚信?当灵体才是实体,而肉体不过是学校是桥梁是过程,该怎么考量生命的价值?若果生命的价值都要重新去思考,关于这一切的疑问是否都可以开解了?

    若疗效可靠但并不能代表前世及轮回存在的必然性,是否应该把恐惧死亡提上日程?对于曾经向往以死亡终结苦痛的人来说,这又意味着什么?

    放下这些追索,是不是也还是能一样活得好而且少留遗恨?那些从不思考这些问题的人,是不是过着比我更正确的生活?疑问本身又是不是必要?这些疑问有生之年真的能找到答案或被自己放下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问生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ud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