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
不要做一个“假装思考”的人,做一个真正在进行深度思考的人。思考和烦恼有什么不同。烦恼是以找不出答案为前提假装思考。思考是以能够找出答案为前提,有建设性的真正思考。“不要烦恼是我在工作上最重要的信条。”
在专业人士的世界里,“努力”是不会获得评价的,成果才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因为你怎么竞争得过那些又有效率又有成果的“成功人士”呢。就像写作有技巧可言,解决问题同样有方法。
什么是做有价值的工作。生产力=输出/输入=成果/投入的劳力和时间。鲜明而又形象的公式。具体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理解:解答质+议题度。前者代表对于该议题,目前可以提供的答案的明确程度;后者指的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找出该问题答案的必要性有多高。我们应该优先做高议题度的事,在过程中尽可能地提高解答质以期最终解决问题。
文章给出了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议题思考、假说思考①、假说思考②、成果思考、信息思考。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先找到真正的问题,想清楚目的再动手,搜集个性化信息,组建故事线,划定答案界限,整合有用材料,最后交出完美成果。
一查明议题
先想还是先做,对很多人拖延症患者来说,去做就好了,做的过程中再想也无妨。但是对于一个真正内心强驱动想做好一件事的人来说。先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也许是更好的选择。这件事真的有必要做吗?有什么价值?如果我不做会怎么样?
其次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是非常有意义的。就像一盏明灯,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至于迷失了方向。比如我为什么要学写作,考虑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我喜欢写,我希望把它写的更好。并且我相信写作这件事哪怕仅仅是练习也是有方法的;而是现在的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呈现好的内容,所以如何表达亦是刚需。主观+客观,哪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难题,想想当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也就没那么容易放弃了。
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想要得到的结果是什么。这部分可以说是建立假说的过程,建立假说才能第一次明确真正需要的信息以及要做的分析是什么?假说应该有具体,有比较性。过去我不希望去想这件事,因为觉得暂时没想到的事为什么要去做判断。但这恰恰也说明了前期准备的不充分,这和自信地迎接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两回事。我办一次线下活动,那我在开始之时就要期待我希望有多少人来,期待到时候现场是一个什么样的氛围,我做一次分享,我应该能想到的到时候的期待结果是如何的。只有把结果都想清楚了,之后的复盘才能更有针对性,这样的反馈才能对任务的改进服务。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目标、假说更具备可行性呢。现在写下来吧,可以用笔写,也可以写在你的笔记软件中。一点都没有想法?那就去问人吧,脸皮厚一点,再厚一点。勾搭三要素:强烈的内心驱动力,脸皮厚一点,投其所好。
好吧,说了这么多。上边的例子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而且是从自身为出发点考虑的。如果议题比较复杂,类似于领导下任务做某某市场调查怎么办?那就在确定议题前进行信息搜集。如何进行信息搜集呢?这里简单说几点。
1 接触一手信息。找到信息的源头。我算是明白了,找到权威信息是多么重要。以及不同的信息在哪里找真的是非常关系。网上信息抄来抄去真心鱼龙混杂。记住要找到真实又准确的信息。
2 掌握基本信息。可能你找了很多信息,但是最后整合的时候还是迷迷糊糊的,那是因为你还没掌握一些关键要素。这方面很多都会涉及一些基本概念。在源头上就理解概念之间的差异,后期其实会轻松很多。
3 问题意识。建立问问题的习惯,多问几个为什么。看看这些问题是否已经清晰明了。
还有一些非常手段帮助你找到议题:切记搜集过头做无用功;可视化;从最终情形倒推;思考极端案例。
议题分解,组建故事线
啦啦啦,议题有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呢。当然就是要把议题分解了。查明议题是为了之后能够更好地提高“解答质”。对我最有启发的就是“MECE原则”-彼此独立,互无遗漏。这部分内容能保证我们不做无意义的分解。彼此独立不代表毫无联系。分解的时候会用到一些模板,平时多注意积累。但每次用相同模板的坏处就会产生“如果你手上只有锤子,那任何事物看起来都像钉子”的情况。
所以每次处理新主题的时候,最好都先搜集过去的相似实例进行观察,以共通项目为基础,再加上自己关注的点,制作成自己的专属模板。这样的方式是最好的,相当于每次都有一个框架在那儿,但是每次都会有新的思考。或不断完善或只是作为单独的场景使用。
缺乏模板的时候就倒推,以终为始。这是一个从抽象概念到具体落地的过程。
最后就是把分解过后的议题按照逻辑顺序组建故事线。我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就是在做PPT之前,我在纸上把所有的材料、故事架构都理顺。最后在PPT上视觉化呈现一条完整的故事线。这条故事线的目的就是要让受众理解并说服他们。
连环图
连环图的部分会涉及大量的图表。这部分内容我觉得如果是一个可大可小的内容,主要看你的项目是什么。图表的出发点还是为了分析,但通过比较、构成、变化的形式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的更透彻。数据是图表中重要的一部分,这里不介绍一些获取方法了。感兴趣的自己找书看。
成果思考
check环节。回到最开始的目标,是否预期达成,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回过头再去思考一遍。最后就是成果呈现了,交稿的时候到啦。写累了,不想写了呜。
看书写读书笔记是一种方式,但是把知识运用才是根本之道。所以我在看的过程中按照这个思路针对自己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思考,想了下该怎么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