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叫我第一名

叫我第一名

作者: 万理的探求者 | 来源:发表于2023-09-06 20:17 被阅读0次

    1
    今天阅读完毕了吴军老师的《富足》,总的来说这属于粉丝向作品,水分充足。但可惜我就是喜欢吴军老师,他于我而言,是人生的道标,做事的楷模,以及心神的安处。虽然有些肉麻夸张,但我确实就是这么想的。而对普通人来说,这本书干货不多,我并不是很推荐。
    市面上的毒鸡汤太多,从而但凡是谈到人生这种宏大空泛命题的,都会被一棍子打死。吴军作为知识渊博且事业成功的长者,向我介绍一些这方面的见解,对我来说是弥足珍贵的。下面我将结合书中原文,围绕“成本”的概念,谈谈我关于一些做人做事的心得。

    我想以当第一名为目标。
    吴军在 《浪潮之频》中讲了一个“70-20-10” 定律,也就是说在很多市场上,第一名要拿走整个市场70% 的利润,第二名能获得20% 的利润,其余所有的竞争者只有不到 10%的利润。当然在一些相对传统的行业,比如制药行业,似乎各大药厂的规模和产值差不多,但是在每一类特定的药品上,依然遵循这个规律。
    第一名的收益,要远远大于第二名,及其以后。另一位“新成功学大师”李笑来也曾经谈过当第一名有多么巨大的好处。

    目标好定,方法难说,想当第一名,就得有过人的本事。

    2
    其实,耕耘和收获的关系是积分的关系。耕耘或努力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行动力,它会产生一种进步的加速度,就如同你踩油门会让汽车产生加速度一样。但是大家在开车时都知道,从获得加速到高速行驶,需要时间的积累,接下来,需要高速开足够长的时间,才能跑得足够远,也才能把其他人甩在后面。在学习或工作中的努力也是如此。努力一段时间,能力才能提高,知识储备才能逐渐积累起来,然后,再用知识和能力努力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才可能收获好的结果。这就是积分效应,也被称为 “飞轮原理”

    吴军在书里提到,他的女儿有一位高中同学,4年来的成绩总是全年级第1名,后来上了麻省理工学院。每到期末考试前,老师带着大家复习时,这位同学就请假回家自己复习。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考虑到机会成本,跟着老师复习不合算。老师在课堂上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可能两小时的课程中只有10% 的内容对自己有帮助,如果自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了解自己的不足,能把时间利用好,对提高成绩就会帮助更大。
    我回想我大学同学中的学霸,有一大批到丁期末考试前也选择“逃课”。这些人成绩好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懂得机会成本的道理。

    我在当学生的时候,也和很多人一样,热衷于去拿一些免费的东西。等开始工作挣钱后,我就体会到凡事都是有成本的,即便是那些免费的西。再往后,我学了经济学,就知道有些时候即使付出了成本,该舍弃的时候还是要舍弃,那些成本无非是沉没成本。

    重视做事的成本,尤其是免费的东西。但很多人过于看重成本,而忽视了品质和效率。

    对个人来讲,做减法时该舍弃什么。日本畅销书作家山下英子在《断含离》一书中给了一个很清晰的原则:
    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保留相应的东西,放弃那些和你心目中的生活无关的东西,因为你实际上不需要它们。做事情也同样,问向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一个人不可能东西南北所有方位都是目标,那样的话只会寸步难行,更谈不上有任何进步。和目标没有关系的事情,就应该通过做减法删掉。

    关于成本,吴军老师提醒道:
    第一,不要光算明面上的成本,还要算隐性成本,做很多事情遇到的坑,大多是关于隐性成本的。明面上的成本加上隐性成本才是总成本,总成本低了,回报率才会高。
    第二,人的格局要大、境界要高,贪小便宜的事情永远不要去做。比如很多人年收人几十万元,就是舍不得花钱买正版软件,还在用盗版的,其实使用盗版软件有很多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安全性隐患。很多人等出了问题才想到自己当时贪小便宜吃大亏,但是下一次遇到小便宜他还贪。这种人就是格局太小、境界太低,而且恐怕一辈子也改安不了。第三,对于那些好得难以登信的事情要特别小心,免费的东西、特別便宜的东西都属于这一类。在互联网上有一句
    话颇有道理——“你店记别人那点利息时,别人在话记你的本金”。今天各种爆雷的非法集资,都是通过高利息吸引人,当你发现有便宜可以占时,通常是陷人麻烦的开始。中国有句话叫作 “卖的总比买的精”,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各种好得难以置信的李情,我的态度是一概不理会,因为没有那些奇迹发生,我也活得很好。最然我周围总有一些人得到了难以登信的惊喜,但我也不会眼红,因为我更希望生活是自己能把握的,而不需要依赖那些难以置信的事情。

    总结一下,成本意识的误区:

    1. 舍不得抛弃机会成本。
      任何资源使用起来都会产生收益,因此使用它创造价值时,不是我认为的“机会成本为零”,而是“在没有风险的条件下产生收益”。
    2. 人们天生具有“损失厌恶”的特质,所以即使可以忍住不拿免费的好处,但是曾经损失的东西,只要有机会把损失找回来,即使花时间他们也会去做。这时候他们不会考虑找补回来的损失是否超过进一步花出去的成本。
    3. 很多人过分看重成本,而忽视了品质和效率。

    对成本的概念重视,勤于做减法之后,对于人生的布局、做事的方法,我也有了新的视角。
    做减法比做加法重要,我必须只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

    3
    以计算机行业为例,所有课程或者知识都属于下面三种中的一种:和系统有关的,和算法有关的,以及和应用有关的。
    前两种学起来比较难,但是具有杠杆效应,学好了之后一通百通;最后一种知识最实用,学会了马上就能工作挣钱。很多人改行学计算机,为了尽快看到效果,都会去学最后一种与应用有关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的可复用性比较差。一个没有算法和系统基础的人,会发现自己那点应用知识过时得特别快。今天搞信息技术的人会出现 〝35 岁中年危机”,原因不难理解,他们掌握的知识不具有杠杆效应,而且其价值每三五年就衰减一半。相反,一些受过科班训练的基础扎实的从业者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他们知识的基础是算法和系统。我常常强调求道的重要性,因为道是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的,但是大部分人只看重对自己当下有用的术,术通常都是有针对性的,做不了乘法。

    不怕慢,就怕停,更怕反复。
    《水浒传》里梁山好汉们的一生,几乎是折腾一圈回到原点。原来打鱼的还是打鱼,种地的还是种地,当军官的还是当军官,但绝大部分人丢了性命。
    后来我做事就坚持一个原则:不折腾。

    局部的得与失会互相抵消,运气也是如此。
    经常开车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眼睛只盯着前方5m的位置,就会把车开得飘忽不定。因此老司机的目光都会注视前方。
    过分关注局部的微小变化的人,会失去对长期趋势的把控。看清楚这一点,就不要太在意每个局部微小的得与失,事实上它们会互相抵消。

    没有体量创造不了奇迹,几十年前花10元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到今天能涨300多倍,但也只是3000元而已,成不了气候。
    但我要是把钱投在一本牛津字典,并且努力学习,它能创造的价值,就可以是千万倍,甚至志杰改变人生。
    最好的投资,一定是在自己的专业上。

    所以我寻找下一个任务时,恪守两个原则:

    1. 确保这项任务依赖我过去的经验,这样别人做不好,我能做好,我的价值才体现出来。
    2. 这个任务的完成要让我的经验有所增加,以便我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好了,先聊这么多,这周的作业就先这么糊弄过去吧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叫我第一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xl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