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感受,关注点也会有所不同,这或许就是每翻开一次就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吧。
知乎上,论坛上,有很多人都贬斥《月亮与六便士》,认为其三观不正,甚至有人升级到痛斥毛姆本身就是个混蛋。其实,有些书是只适合在特殊的年龄去看,才能真正的读懂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故事的侧重,或许内容的编排不甚合理,但它就是生活真实的映衬,或许主人公让你愤懑,但很多时候生活中却偏偏就是这般矛盾,卑鄙与伟大共存,善良与邪恶共生,总有些人可恨却又让你不能忽视他拥有你所没有的特质,比如与生活博弈的勇气,对生活本身的不在乎。
他们可以成为你渴望成为的人,而不必做只能成为的人,当你蜷缩在生活的软肋下时,他们却突破生活的寒潭,成为了真正无所畏惧的人。无所畏惧,这才是一生最难的事吧,罗斯福的新四大自由中的之一便是免于恐惧的自由,而我们偏偏就常年陷于其中,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让我们畏葸不前,时时算计,计较得失,生怕行差错步让自己悔不当初。
而男主人公在逐梦的过程中,却偏偏没有这般计较,更不曾害怕破坏已有的稳定,这或许就是中年人的无奈却又真实的内心投射,男主做到了突破,当然抛开这个,他也的确是个冷酷的混蛋,但我想这并不是毛姆着笔的根本。
当你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深刻地认识了自身的局限性,明白了生活中种种无奈,走过了寒霜风雪,看尽了花开花落,也许那时候读一些书,你才能成为一个“理想读者”,而不是“理性读者”。
就比如,我们在生命的不同时刻读《论语》、《孟子》和《红楼梦》都有别样的感悟,学佛前与学佛后再去读儒家经典和道家名著又是另一番心境。勃朗特姐妹分别写了两本传世经典,妹妹写了《简爱》,姐姐写了《呼啸山庄》,十几岁的时候读书,总会更偏爱《简爱》,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回看,却是更喜爱《呼啸山庄》,可能就是关注点发生了偏移,有些东西不再执着,有些思想背后的深意能够更加了悟,对人性有了更多的通透,于是,有些曾经的执意淡了,有些不经心和不屑却增强了。
这或许就是《月亮与六便士》这部书的评价能够这般两极分化的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