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老老少少的人从胡同里涌出来,汇集到钟下,眼巴巴地望着队长,像一群木偶。
【分析】:
1、第一句话,交代季节,季节特性,并且,每一句都会找到一个点落笔,从秋天的潮气,到露水。
第二句话,说到了槐树,铁钟,并且做了埋笔。
2、第三句话,出现人物,对人物的衣着,动作进行描写,人物描写画面感很强。此时注意动词的运用:披、捏、走、拉。
并且运用修辞手法,队长嚼食物,老老少少像一个木偶的比喻。而且,注意到第一个比喻是和秋天景色相呼应的。
“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这句话很棒,没有直接说一边走一边吃,而是通过描述一个吃的样子,动作来写。
3、“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老老少少的人从胡同里涌出来,汇集到钟下,眼巴巴地望着队长,像一群木偶。”这句话呼应了开头的伏笔,那个铁锺,进行了声音的描绘。
也做了链接,实景从钟锤撞击钟壁,人物从队长转到了老百姓。
。
4、对人群的描述,用了一个比喻“木偶”。
【刻意练习】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充满希望的季节。鸟儿用歌声唤醒沉寂了一整个冬天的大地,小草从土壤中探出了头儿,花儿也悄然地在大地上翩翩起舞。小林身着正装,拿着自己的个人简历,穿梭在招聘会的现场,投递了不知其数的简历,均为得到相应的面试邀约。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来到了今天招聘会的最后一家企业,他认真地整理好着装,简单地向其介绍了自己后,郑重地将自己的简历递给HR,全程小林不敢多说一句话,生怕自己与这份工作失之交臂。他眼巴巴看着HR,宛如一个木偶。
【对比思考】
这个应该是我这几天觉得最难写的一次作业,貌似有点不懂得这个细节描写的意义所在,虽然范文细节描写很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