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最近怎么回事,很容易对事情产生兴趣,又很容易突然失去兴趣。在感到无聊后,想要做点新事情,在做新事情后立马又陷入无聊。
可能调整完后的我仍然阴晴不定吧。总还是想要透支自己,增加生命的体验感。但这副身体其实很明白,并没有那么快就能够适应。
能做的好像就是,不要对某件事太过在意,自认为太过有趣而太过投入太过上心,毕竟大部分人并不会太在意太过上心,最终尽管是正常反应还是会让自己感到失落。
停下来仔细想,正常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根本没有时间能够胡思乱想。就算陷入情绪当中,很快也被下一件要做的事情打断了。而我确实不同,我选择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又会在感受到情绪的时候,想着让自己放松,而不是找一件事情,让思维中断一下,消失不见。越是纠着情绪,越是难以摆脱。
想想我平常做点什么呢?看书,听书,写作,休息。好像很多工作都与文字和信息相关,而我所关心的问题也似乎都与事件相关。这下有些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不想当心理医生了。因为一直听别人的情绪终归会被影响。
那么我需要安排些什么事情,让我摆脱陷入这些事情的纷争。我想很多人会选择出去旅游、打扫房间、做饭,这些脱离矛盾的事情,让思绪完全摆脱信息,回归自然生活。旅游的话,我呆在这里好像做不到,那我可以做点什么呢?看点技术类型的书?锻炼一下?学习语言?同人聊天?
还有什么呢?这些好像自己也做过,但好像做完也就几个钟。一天的时间还真是漫长,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一天有16个钟需要安排。安排的事情有些杂,有时候自己也忘了自己的长期目标是什么了。从刻意练习的状态中脱离,虽然压力不会很大,但成长的速度很慢。
感受不到进步的焦虑,总让自己有种在被淘汰的错觉。我想要做很多事情,这些都是最基础的能力,而我能做的好像也只是持续的做这些事情。刻意锻炼虽好,但没有一个能够很好分解的目标,因为太累了就很容易就迷失了。
写着写着,发现自己到底需要需要一张任务列表。把忙的时候想要做又不能做的事情都写下来,等到空闲的时候就处理掉。这或许就是写下来的目的。阴晴不定什么的,大概就是闲着闲着,习惯胡思乱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