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相声,看得多了里面的一些贯口都会了。前两天背《八扇屏》里面的一扇《莽撞人》,看了几遍就会背一半了。今天把它全背了。
我一直想,人为什么要背古文,现在人说话和古人说话完全不同。想了一下得出结论:1背书增加语感,提升写作。2背书得背出来,说出来,让自己能说会道。这也就是为什么相声演员说贯口是练嘴皮子的。
古文比现代文更有美感,更有韵律,这是我认为的。《滕王阁序》的那种琅琅上口的韵味以及文词之间的美感都是罕有媲美的。不光是诗词歌赋,《莽撞人》中也有很多地方是有韵律的。包括《八扇屏》中另一扇《骂王朗》,字字铿锵有力,骂人骂的彻骨,现代文很难描绘的出来。
我以前听一些高材生说,文章不需要美观,内容才是王道,文笔差也不要紧。我不这么看,我觉得文笔就像脸一样,一般人看人先看脸,脸都不好看谁还注重内涵呢。不光是文章、人,水果也是一样,个大饱满的人们就会觉得好,个小丑陋的就不买。你连被买的资格都没有,谁还管你好不好吃呢。
想到这我发现外表真的很重要,一个人外表好了,他的机遇随之增多,他的能力随之增强,所以不管是做什么,做人要讲究打扮、做菜要讲究色泽、做活动要讲究排场、写文章要讲究词藻。
那为什么我写这文章就很随意?第一我本身就不太会写文章,更别说辞藻。第二,季羡林说了,要是每篇文章都斟酌词句不得累死,所以这种随笔,就随便写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