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内心总是好羡慕:
我的孩子也这么优秀该多好!我的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毛病?比如在幼儿园里跟小朋友玩不到一块儿;上小学了,看他不笨,可成绩总是提高不上去,老师经常告状;上了初中,越来越不听话,处处和家长对着干,把家长讲话当耳旁风或者索性不理睬父母;上了高中,高考那么紧张,但自己好像一点都没放心里。上了大学,父母更看不懂了,对父母的话不屑一顾,内心的大门紧闭——时时刻刻要让父母操心。难怪有人说:生一个孩子就是买了一只难以解套的股票。
苦恼的家长不明白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多半来源于:在各个年龄段孩子应该满足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孩子在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产生不良感受,并由此造成内心压抑后的各种外显行为。
婴儿期能否和母亲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对个体形成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安全感很重要;
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自主活动对增强个体的自主感和自信心很重要;
青春前期的同一性发展解决得怎么样,对个体能否形成核心、稳定的自我形象很重要;
青春后期对他人的情感、道德、性的承诺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能否顺利发展。
这些是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走出大学校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命题。
婴幼儿期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幼儿后期又没有与父母完成分化,被父母紧缠着,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内心不安,人际关系遭遇麻烦,甚至可能行为混乱,或具有边缘型人格倾向。
到了上学年龄,家长不知道同伴游戏对孩子心理成长的重要性,一味的强迫他们长时间地坐在钢琴或写字桌前,压抑了他们内心想到草地上、沙滩上打滚疯玩的欲望。
而对于需要得到信任、尊重的青春期孩子,家长往往加强防范,唯恐他们走错了道。殊不知伸展中的小树,如果头上有障碍,一定会往旁边生长。孩子进了高中,他就不再是孩子了,可是家长还是“孩子”,没有随着一起成长。孩子不需要家长时,家长却不断出来干扰孩子,还自以为是的充当“教导主任”的角色,亲子关系紧张可想而知。
当老师的总是为班里那么几个惹事的孩子学习成绩或者无法沟通而伤脑筋,他们就像跷跷板,就是摆不平,比如有的孩子批评不得,一说就炸;有的孩子无论如何也激发不了他的学习兴趣,上课像条虫,下课像条龙,作业不愿做,成绩拖班级后腿;有的孩子性格古怪,同学关系糟糕;有的总是违反纪律,无法无天。老师虽然竭尽全力,但收效甚微,于是没了成就感,产生职业倦怠,感叹学生越来越难教了。
烦恼的老师不知道,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只是露出海平面的“冰山一角”,问题的根源在海平面下更深的地方。老师看不见,所以没办法解决。
然而,孩子心里的烦恼又有谁知?肩扛着父辈的殷切期望,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又硬塞给你。他们在家里没有自己的独立世界,和父母搅在一起,零距离感受父母的情绪变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感染了父母的不良情绪。他们接受了父母太多相悖的指令,父母的眼睛盯着孩子吃饭,盯着孩子打游戏,读书时更是很多双眼睛盯着,孩子简直要发疯。
青春期得不到尊重和信任,没有平等的话语权,周围的监视教导太多,又无法摆脱,于是愤怒大爆发,攻击力向外就制造反抗、发泄,向内就抑郁、恐惧。
痛苦的孩子不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