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香港是购物天堂
尖沙咀无疑是天堂的“扫货”Center
数不清的百货公司、购物广场
(海港城、新港中心、DFS环球免税店……)

还有满街的时尚小商店
购物体验根本停不下来
周末10点后走在弥敦道,你会发现
街头人头攒动、建筑物鳞次栉比
到了晚上……
人群是否依然拥挤就不大清楚
但是!隐藏的建筑“秘密”出现了
▼
热
热
热

有香港建筑研究专家表示
尖沙咀、旺角等闹区到了晚上
人们会感到特!别!热!
因为当地建筑使用大量水泥、金属
路面材质由水泥或柏油组成
白天它们大量地吸收太阳辐射热
到了晚间,开始持续释放温度。
此外,还有空调这一“元凶”
在集中、过度使用的情况下
室内机吸收的热量会通过室外机散发
造成户外环境温度的升高。


来自香港的建筑业内人士
倡导利用环保设施及节能产品
实现建筑的节能降耗
比如建材领域中有人研发一种隔热涂料
可适当减少大家对空调的需求
也有专家从绿色建筑的角度出发
建议开发商多使用植物绿墙、白色涂料等
在设计和管理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给市民提供绿色、健康的使用空间

香港近年的建筑中
有不少便融入了绿色环保元素
2017年香港的绿色建筑周
特别设置“绿色建筑大步走”导赏团及参观活动
让民众置身其间尽情体验
可参观的港九新界各区具代表性的绿色建筑共有18座
其中新界占8座

近年成功活化为绿汇学苑的旧大埔警署
堪称闹市中的绿色历史庭园
绿汇学苑把旧大埔警署的历史、建筑及生态价值结合
既注重保育建筑特色
也充分考虑原址树木及鹭鸟林生态保育
同时促进建筑物的角色演变
将建筑物转化成展现永续生活文化的基地
由此带动更多人关注环保建筑
并鼓励其于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
为对抗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随着港人近年来环保意识的加强
如何为每年新落成的建筑物做出环保评估
成为重要课题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香港)委员会
在2010年12月制定一套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香港版)》
基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等6方面
分别对住宅建筑、公共建筑进行环保评估
这一评分标准不单获得了
香港政府新落成的建筑物采用
也被当地发展商用来衡量新盘环保水平
有人不免感到好奇
内地也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香港版的难道有所不同?

是的,香港的评价标准
是在结合特区气候、环境、城市形态等基础上
由两地绿建专家共同协调修订完成
绿色建筑认证不止是对一栋房子的评价
如今更走向追求融入当地
让环保的概念超越建筑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