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ichael佳灿
01
昨天,有个学生在微信上跟我聊天,诉说了一些自己的苦闷和困惑,有对现实的抱怨,有感情上的手足无措,也有对自己的不自信,更有对未来的焦虑和本领恐慌。
总之,从他的诉说里,我看到了每一个青春期少年都要经历的迷茫。他想让我给他支支招。
我很清楚,这些问题不是靠我三言两语的几招就能解决的。我也给了他一些建议,同时也告诉他:迷茫的时候就多看看书,尤其是在你的这个阶段。
他说:类似的文章我在网上也看了很多,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我真的好差。教员,我该怎么办?
我继续告诉他:相信我,你的困惑都会在书里找到答案,你的伤痛都能在别人的故事里得到治愈。同时我也给他推荐了一些书。
他又问我:书太多了,看不过来怎么办?
我说:那就看看那些经典。
他发出了怀疑的表情:社会变化这么快,日新月异,那些老古董还管用吗?您还是给我再支几招吧!!
同学,你太高估社会发展的速度了,也太高估我了!你想要的那几招我真没有!
这是一个迷茫者的固步自封,也是经典面临的尴尬境地。
人生的困惑靠几招就能解决吗?时代和经典是对立的反义词吗?
02
经典是经过历史沉淀后的东西,时间已经帮我们挑选过了。的确,时代已经变了,但我们还是人啊,人性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啊。社会是在飞速发展着,但也没有快到让我们不知如何适从的地步。
在这个内容付费、知识付费的时代,商家在制造着知识焦虑和本领恐慌。因此,你充满了焦虑,去补各种各样的快餐知识,最终却丢掉了自己。
《从小白到XX,我只做对了一件事》
《只需X步教你月入XX》
《如何一年读XX本书》
《你以为你真的会XX吗?》
《X天让你拥有超级演说家的口才!》
《你离情圣就差这三招!》
《成功人都在XXX》……
还有那种炫耀人生巅峰的、教你如何快速变现的、葫芦娃都会喷火了你二十岁还赚不到钱的、哭天抢地让你醒醒的...…
太多了,我手都酸了。
这种极富吸引人眼球的文章铺天盖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为了适应这个时代,我们要学这个学那个,仿佛一夜之间什么都不会了。打开手机,发现阅读量最多的恰恰就是这类标题的文章。可见,我们有多焦虑,多浮躁,多饥渴。
这些用几招就想教会我们如何恋爱、如何演讲、如何沟通、如何生活的文章的套路就是先制造焦虑和恐慌,再贩卖优越、兜售鸡汤。鸡汤到底有没有营养先不说,可怕的是传递着“技巧和捷径是走向成功的关键”的错误观念。
技巧或许管用,但归根到底只是术。技巧而已,并非本!
03
很多东西的价值只有经过历史的洗刷后,才会看得更加清晰。那些经过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经典,本身就跨越了时空,经历了岁月的激荡。
不变的是道,善变的是术。社会在变,但人性没变。
我们真正需要学会的,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中找到永恒不变的东西作为生命的信条去遵守。要缓解焦虑,就要在变中求不变,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真正洞悉道和人性的智慧就蕴藏在那些被历史和先辈们所挑选过的经典中。
美国著名思想家史蒂芬柯维在其经典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了对成功的渴望,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我们不能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而只去追求那些所谓的个人魅力。但现实是大量的文章和书籍都在告诉我们如何提高个人魅力而走向成功,却很少提及道德品行对成功的重要性。
人生如戏,但最怕的是你真把自己当成了演员。
人们都不傻,即使你懂得了1万种沟通的技巧,却是一个虚伪失信的人,再多的技术和技巧又有什么用呢?
之前听人说过:“初级干部靠能力,中级人才靠素质,高级干部靠人品。”持久的力量来自道德和品行,也只有道德的力量才能让我们走得更持久。高效能成功人士都靠原则做事,以此减少诱惑迷心所付出的精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更是通过坚守原则号准了时代的脉搏,在变中找到了不变,在不确定中找到了确定。
04
同学:
可能让你失望了,我还是说那句:你的困惑都会在书里找到答案,你的伤痛都能在别人的故事里得到治愈。
安安静静的做自己该做的事、读自己想读的书,不要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在爆炸的知识中丢掉了内心的自信和笃定。
我们是要学习,且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但不是东闻闻西嗅嗅,更不是病急乱投医。这也想学,那也想学,最后终将是邯郸学步。你的焦虑和迷茫只有自己才能救赎,而不是仅靠别人的那几招!
同学,你要的那几招我真没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