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的一个发小,我们同村,从小一起长大,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几乎形影不离,无话不谈。大学虽然分开,但也在同一城市,我们经常走动,电话聊天,将掏心掏肺的传统一直保持着。
一直到各自大学毕业,我们彼此留下的都是难忘的、美好的回忆。
对于非富非贵的人来说,毕业后的第一选择基本都是先就业后择业。毫无例外,我俩也都走了同样的路。
我去江苏考了公务员,从基层职员做起,兢兢业业的扑在工作上,以期通过努力在这个陌生的地方闯出一片天地。
他和同学去了上海,进了工厂车间,流水线工作枯燥而辛苦。但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说,包吃包住、有加班费、有年底红包的单位已经让人非常向往了。
我们都在各自的岗位挥洒着初出茅庐的热情,转眼四年过去了。
可能所有工作的美好都经不起时间的煎熬吧。随着对新环境与工作那份热度慢慢的降温,此消彼长的是对枯燥工作的麻木与厌恶。尤其当现实无法照亮梦想时,改变现实才会变得更加现实。
几乎同时,我们都离开了工作单位,不想去选择就业,想通过创业照亮自己的梦想。
我俩不约而同的都背上行囊,坐上不同班次的列车,回到我们共同的家乡——西安。这是我们的家乡,更是我们以后伸展拳脚的地方。
那天,他来电给我,虽然我当时很忙,是那种腾不出手来接电话的忙。但当我看到来电是他时,我毫不犹豫的接了。
“兄弟想开店,过来帮我。”
开店,兄弟要开店,我压根觉得这不就是我的事嘛,我二话没说,放下手头的一切去找他。
我学法律出身,在他开店的一个月里,我帮他找门面、谈转让、谈房租、签合同、装修、上货……
忙了一个多月,所有的辛苦并不是主题,累中的甜才是我们的主题。l一月来流淌着的只有我们的奋斗热情与欢畅。一个月的时间看起来很长,但对我们来说很短,因为快乐总是短暂的。
快要开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却不得不处理了。他告诉我,开这个小店,他没多钱,所有的钱基本都是借来的,他也动用了各种资源,把能借的人都借了,还差些钱进货和周转。
其实,一个月在一起,我已经感觉到这个问题,可他一直未开口,我以为他心里有数或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也许是知道我当时没多钱,也许是觉得我这一个月出人出力不好意思给我开口,直到最后那刻他才向我开口借钱。我能看从他磕巴的语气中感觉出他的无助。
我又二话没说,拉着他去店隔壁的工行,先查询了余额,我留了3000元生活费,把剩下的钱全给了他,解决了他进货与周转的问题。他要谢我,说要请吃好的。我说好兄弟,不说这个。他花了40元和我吃了泡馍和凉菜,简单而温馨。
他的店终于开起来了,虽然毫无经商经验,但我和他边做边学,半个月下来也做得有模有样,店里的业绩也慢慢的有了起色。我知道是时候离开了。
这一离开,就是一年,大家都忙,都在昏天暗地的忙,忙的倒头就睡。
诚然,我也要开始为我的梦想而奔波。我倒腾了几个生意,有赚也有赔。因为家里的老人接连得病住院,所以资金链也比较紧张。我也从亲戚朋友拆借了不少,但还是周转不灵。刚好有次和另外一个朋友吃饭,我谈起了资金紧张的问题,他一下就提到了开店的兄弟,说前几天聚会时遇见他,喝酒时他聊到去年生意不错,小赚了一笔,让向他借钱。
我其实也想到过他,只是想到他时,觉得他去可能需要很多账要还,就没好意思打扰。既然今天朋友这么说,我就给他打个电话。
我打了几个电话,他都没有接。他可能正忙,没时间来接。我就给他编辑了一条短信,内容写的很委婉,说如果他资金不紧张的情况下,请他借我些钱来周转,如果手头也紧,那就算了,我再另想办法。
当天,他没有回复。
第二天中午,他给我回复了一条短信。这条短信让我的心冰凉冰凉的。他列举了现在面临的各种困难,像一个报账册,列举的项目里有些确实是必须支出的,但有些就是可有可无的,有些甚至是根本没必要的。我从中感觉到的是真真切切的敷衍。他还说现在真的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一分钱都没有?可笑,那今后怎么活?
难道那位朋友说谎吗?不可能,他店里生意不错是好多人有目共睹的。只能一个原因,怕我还不起。
后来从多处了解到,确实也是这个原因。我的情况他是了解的,所以他变了也是常理之中。
他变了,一年不见,他变成另外一个认识却陌生的人了。这一年,他的朋友圈里渐渐淡忘了一些旧友,多了一些新友。淡忘的都是不如他的人,多了的都是比他好的人。
对他的无援,我选择原谅,尽量去想象他的无奈与迫不得已,相信迟早他会回心转意的。我还是和气地给他回复了短信,希望他不要生气,也希望别因为这事影响了昔日的友谊。
人就是这样,对别人的错误很容易去原谅,原谅的那样轻易、那样随便,随便的没有一点分量,随便的让人觉得你无足轻重、可有可无。那别人对你的尊重也只能变得可有可无,觉得你的存在也就无足轻重了。你以为宽容之后等来的是悔过与感激,但,等来的往往是二次伤害与心寒。
果不其然,有一年,家人在医院花费极大,我把能借的人都借遍了,钱还是不够,我抱着一线希望给他发了短信。这次,他回复的不仅是没钱,还严辞冰冷的质问我:“我哪来多余的钱,我又不是取款机?”我的心彻底死了,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死了。
人这一生,谁都有求人的时候,因为生意周转,朋友拆借应急很正常。借到了,高兴;借不到,无所谓。因为相信才敢开口,没借到我相信他们确实有困难。
但,他呢?生意日渐兴隆,家当不断的添置,却早已忘了别人的帮助。如果没有,说句“手头紧”就算了,有必要一次次使用难听的措辞吗?
从那以后,我的世界里少了一位挚友,多了一个路人甲。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的生意一天天的好转,我结婚生子,过着简单而和谐的生活。
有天,和其他朋友聚会,谈到他,说他开了八年的店倒闭转让了。好多人都幸灾乐祸的笑了,说老天开眼,他罪有应得。我感情复杂,说不上来具体感受。曾经的美好让人无比怀念,过去的无情让人心痛不已,现在的失落又让人可哀可叹。说实话,我不恨他,因为他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人,也从来没有做出伤害我的事。只是在朋友需要援手的时候,他没有伸出援助的手而已。如果恨他,说明我这人心眼太小。我只是把他当做路人而已,他的好坏、幸与不幸都和我无关。
大家都屏蔽了他的手机,我没有。
那年过年,他去我老家找我,我已返程回西安。虽然我一直不曾屏蔽他手机,但他几年前已经把我的手机号删掉了。同时删掉的应该还有他所谓不需要的朋友。
他从我爸那儿要到我的手机号,给我来电。我一接通就听出是他,我故意问是谁,他说是他,我淡淡且极为客气地说了声“你好”,他听出了我的冷漠。在电话里向我道歉,说前几年是赚了点钱,没有帮我,他现在很后悔。如果以后有什么需要,他肯定会帮我的。
接下来,他说的话让我感到恶心。他说他最后一年生意不太好,死扛一年,终于扛不下去,就关门转让了。现在找不到事干,手头也没钱,知道我现在的情况还不错,想让我帮他找点事干。我在电话这头笑了,嗤之以鼻的笑。世间还有这种无耻可笑的人吗?
我后来沉默好久,他自说自话,见我沉默,便把电话无趣的挂了。
我知道,从此,我们彻底成为了路人。
这事过后,我想我们都成长了。我学会不要轻易原谅一个人,看清一个人后就屏蔽这个人,因为伤你的还会接着伤你,帮你的才会接着帮你。
他应该也学会了:要给自己留后路,不要把事做绝;忙可以不帮,严辞伤人是愚蠢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人。
后来听说,他变了,少了些势利,多了些真诚。不知是真是假,我想应该我的不轻易原谅可能起作用了。哎!但愿是吧。谁又会相信是真的呢,谁又敢相信这是真的。
心就像瓷瓶,一旦破碎,再好的拼合都无法掩盖曾经的裂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