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年6月卢梭icon出生在日内瓦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钟表匠,母亲是家庭主妇,出生后不久,母亲因病去世。
卢梭10岁时,父亲与人打架,后来逃往外地避难,便将年幼的卢梭寄养在舅舅家。可是父亲这一走便永远都没回来过。
刚开始,舅舅以为卢梭父亲只是出去避一避难,最终还是会回来,于是就将卢梭送到学校学习,可日子久了,舅舅怀疑卢梭父亲已经死在外面了,对卢梭就不再那么好了,不但不再让卢梭继续上学,还让他承担繁重的家务活。
不堪忍受舅舅的苛待,卢梭逃离了日内瓦,到处流浪,在那段时间,他做过擦鞋匠,做过洗碗工,还被送进宗教收容所。哪怕生活已经这样了,卢梭也没放弃读书,他一边谋生一边阅读,仿佛阅读就能让他拥有一切。
1732年,卢梭遇到了一位贵族夫人——华伦夫人。他非常尊敬她,把他当成自己的母亲,但华伦夫人可不这么想,她想要卢梭做自己的情人。华伦夫人帮助卢梭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并且满足了卢梭阅读的心愿,于是,卢梭在半推半就下与华伦夫人在一起了。
华伦夫人十分欣赏卢梭的才华,送卢梭去学校继续学习,但卢梭却不愿被学校禁锢自己的思想,选择辍学。华伦夫人也并未生气,而是为他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创造一切条件。
在华伦夫人的帮助下,卢梭的认知世界仿佛打开了一扇大门,他终日看书,专心专研洛克icon、笛卡尔等大咖的哲学著作,后来还慢慢尝试写作。在1750年,卢梭发表了《论科学与艺术》,这篇论文帮助卢梭踏上了法国启蒙思想之路。此后,他结识了伏尔泰icon、狄德罗,并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华伦夫人已不像当年一般美貌了,再加上卢梭原本就不是真的爱华伦夫人,卢梭离开华伦夫人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后来他又结识了贵妇杜黛陶夫人,因为这段感情,他还专门写了《新爱洛伊丝icon》,受到了广大女性读者的热捧。
天才的脚步从不会停止,卢梭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和写作,同时他也是个非常矛盾的人,一方面接受着贵族的“恩赐”,一方面又极度唾弃贵族统治,这一思想在他的著作中都也有体现。
1962年,卢梭发表了《爱弥儿》,开篇就直接表述道: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都变坏了。而在此之前,他发表了《社会契约论》一书,在书中他说: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两本书的发表使得卢梭声名大噪,但也将卢梭彻底推到了贵族统治者的对立面。
果不其然,卢梭很快被统治阶级讽刺为“疯子”、“上帝的敌人”,他的作品被下令禁止,他也随时有被抓捕的风险。不仅如此,卢梭在学术界也被下了“逐客令”,好友伏尔泰、狄德罗纷纷与他闹掰。迫于无奈,卢梭只能逃往,他先是逃到了瑞士,但当时瑞士并不接纳他这样的“异类”,他最后逃到英国。
在卢梭逃往的日子里,他变得越来越敏感多疑,总是怀疑有人会迫害自己。幸好,黛莱斯瓦瑟一直陪伴在卢梭身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黛莱斯瓦瑟的陪伴始于杜黛陶夫人之前,她并不像杜黛陶夫人一样是一位高贵的贵妇,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佣人,她不识字,不懂哲学、艺术,但她爱慕卢梭的才华,细心地照顾卢梭的一切。卢梭知道,自己也需要一位心甘情愿为自己付出的“傻女人”,于是就和黛莱斯瓦瑟同居了。
卢梭和瓦瑟一直都没有举行婚礼,并且瓦瑟还给卢梭生了5个孩子,可是奇葩的卢梭竟然拒绝养育自己的小孩,他认为自己的生活乱糟糟的,孩子最好还是交给孤儿院养比较好。瓦瑟为了卢梭,也最终同意了他的想法,把自己的亲生骨肉送到了孤儿院。卢梭的这一做法,也是最让世人诟病的事情了。
1768年,56岁的卢梭终于给了瓦瑟一个名分,他们在教堂举行了简单的仪式,但这却是瓦瑟用23年的长情陪伴换来的。
或许晚年的卢梭也曾后悔自己年轻时的肆意妄为,后悔没有亲自养育自己的孩子,后悔给予瓦瑟得太少。于是,在1770年,他用四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忏悔录icon》。
1778年,卢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去世时,他依旧是统治者眼里的“异类”,葬礼上并没有太多人来吊唁。幸运的是,十一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人把卢梭葬在了那些与他曾站在不同阶级的先贤巨人旁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