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说:塘上行

诗说:塘上行

作者: 吾名蓬歌 | 来源:发表于2020-05-03 11:07 被阅读0次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pei广音阳平,雷音阳去)。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贤豪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hai阳去)。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诗说

掩袖工馋,祸乱门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自古帝王家宫斗最是残酷无情,生死不过一念之间。自古帝王亦最是无情,始乱终弃,不知情为何物。若有知情为何物者,则江山难守。如明皇、后主者,终不能免于家破人亡。是以有帝子叹曰:若有来世,愿不生帝王家。此亦足为今之渴求荣华富贵者戒。莫说“宁坐宝马内哭”,恐终为之血泪流尽。

《塘上行》曹魏时甄后(世亦称甄宓,存疑)所著,乐府曲。后世人言为曹丕或孟德所作,实妄语。不说三人诗风各不相同,单是这细腻的情感,就不是一个屠夫和一个政治奸人能够拥有的。曹丕早期和曹操早期一样,还有些情怀,但进入权力中心之后,剩下的都是勾心斗角。筹谋算计已经占据他绝大部分的心神,哪还有闲情逸致去关注那些闺怨?昨天所说《典论·论文》实则是也不是推崇其文采,而是推崇其见论。今天有人喜欢炒作那些冷门来吸人眼球,实在是无聊至极,也极其不负责任。

这首诗像一个压抑到极致的人,以笔为倾泻口,一股脑将情绪写在纸上。所以咋一看,语句音韵多有重复冗赘,不甚自然工整。但仔细一读,则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正是“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最好写照。至于音韵,古今差异蓬歌已经标注在上面,实际还是挺工整的。

这首诗多处能看见古诗的影子,比如苦、悲、愁,都能在前面评说过的汉诗里找到原型。至于用典,前面如众口烁金,就出自《国语》。先前评孟德诗时不知有没说过用典这个话题。文人用典,具体开始时间则不可究诘,但大体上是从建安(三曹)开始就比较常见。

诗的后四句历来多为人赞颂,因为“正言反说”,具有很深的怨恨或讽刺,起到很好的反衬效果。但究竟是怨恨还是讽刺,则不得而知。后世人也多是臆测,也多合情合理。但根据一些关于甄后的史料记载,其人贤德聪敏,破识大体,当不至于如此。不过人总是会变的,尤其是被逼到绝境,压抑得太久了,拿起笔来倾诉苦水,也是正常的。《三国志》云: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这里说的,大概就是这首诗吧——有记载说她死得挺惨,死后嘴里还被塞满糠。

甄姬,曹植笔下的“洛神”,三国三大美人之一。一篇《洛神赋》镇压万古时空,后世但有提到美女,都绕不开她。自古红颜多薄命,后世但有知者,亦唯有掩卷一叹!

相关文章

  • 诗说: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

  •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子桓,你...

  •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

  • 塘上行

    相传作者:甄宓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

  • 乌塘

    乌塘 宋 王安石 乌塘渺渺绿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携。 借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

  • 上行之诗

    众所周知,人性是软弱的,是经不住试探和引诱的。 人性中的弱点与黑暗(欲望、嫉妒、仇恨等)如同深渊一般,一不小心就会...

  • 两汉|塘上行-甄姬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蒲草生在我的池塘里,它的叶子多么繁荣而茂盛。 如果依傍着你行仁...

  • 2020-07-08-青橄榄树-灵修日粮-诗-129

    【诗129:1/8节)(上行之诗。)以色列当说:“从我幼年以来,敌人屡次苦害我。从我幼年以来,敌人屡次苦害我,却没...

  • 新年特集:                      《起来,我

    主题引言: 从120篇到134篇,这15篇诗称为“上行之诗”。上行的意思就是往上走,所以在小字里或作“登阶之诗”。...

  • 诗|背上行囊

    月亮高悬 天空是一无所有的充实 背上行囊 远方是行走的魔障 是谁在夜色裹挟中不断地迷失 遮掩不住,内心的彷徨 挂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说:塘上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hd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