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一生其实是很悲催的,他一心想维护的规矩最终没有能成功,他想恢复周礼,可社会并没有按照孔子的想法回到周公时代。政治上失败的孔子在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了百家之最大赢家,他自己则成了圣人、先师,一代一代君王将相湮没红尘,而孔子的影响愈来愈大,直到今天。他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西方文化名人齐名。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为博学的人之一,他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木铎:就是一个大铜铃,中间的铃舌为木质。古代有新的政令要发布时,先要摇动木铎,将人聚集起来,相当于《新闻联播》开始时放的一段音乐。与木铎相对应的是金铎,大铜铃配上铜的铃舌,摇起来就更加清脆而响亮,用于战争时发布号令。)将孔子喻为木铎,意思为天下昏黑,孔子作为老天爷的的新闻发言人,宣扬天道,引领人民走出黑暗,跟“红太阳”的意思差不多。可显然孔子不是天之木铎,因为他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得以实现,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孔子又真的是天之木铎,因为他的学说直到现在还受很多人的推崇,无论你接受或不接受,孔子学说已经成了我们身体内流淌的血液,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
以孔子的个人能力之强、学问之深以及社会影响力之大,尚不能实现其政治主张,究其原因,只能是他的政治主张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规矩的力量将他的理想碾压得稀碎。
扯点题外话,中国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是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进入权力中枢,将其政治主张付诸实践,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目标,成为周公一样的人物;如果不能实现其政治理想,则退而著书立说,将其思想发扬光大,希望后人实现其政治理想。而这个传统就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在鲁国与季恒子斗争失败;退而求其次,周游列国,宣扬其政治主张却无法被社会接受;于是再退而求其次回归著书立书搞教育。后世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砸缸的司马光,在与王安石的斗法失利后,闭门著书,《治资通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回到孔子,他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北辰就是北极星,处在它的位置不动,其它星辰绕着北极星转动。天子就是北极星,其它星辰就各诸侯,诸侯要自觉地唯天子之命是从,不得逾矩;而在各分封诸侯国,诸侯就是北极星,卿大夫就是其它星辰,卿大夫要自觉唯诸侯之命是从,不得逾矩;以此类推,直到一个家庭,父亲就是北极星,而子女就是其它星辰,子女必须要无条件服从父亲的指令,不得逾矩。孔子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不以规矩办事。鲁国卿大夫季氏在家搞娱乐活动,一群美女跳广场舞给季氏及宾客观看,跳舞美女有八行八列。当时的规定是天子八佾(八佾指跳集体舞的人八行八列,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而季恒子居然在家里搞八佾之舞,太拉风了。孔子恶狠狠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孔子除了嘴上恶狠狠地说几句,其实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一切规矩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了实力作后盾,规矩只能是个笑话。叔本华说过一个故事:寒冷的冬日,为了避免冻僵,一群豪猪相拥在一起取暖。但它们很快就被彼此的硬刺扎痛了。这样,它们被迫分开。可分开后又寒冷,只得再次靠近。如此反复多次之后,它们终于找到了能够彼此适应的距离。什么叫规矩?就是豪猪间的适当距离。如果此时来了只褪了毛的豪猪,可以想像一个,其它豪猪会和这只豪猪讲道理吗?不会,只会挤在这只猪身上取暖,越近越好,谁还会注意这只猪痛不痛?
在孔子时代,周天子已经成了一只褪了毛的豪猪,各诸侯只管往上挤,无所谓!同样,鲁王室衰落,季氏也就无法无天了。
孔子一生最大悲哀就是成天对着一群长满刺的诸侯讲,你们应该离天子近一点让周天子也暖和一点;你们不要离周天子太近,这样天子会痛,你们和周天子之间的距离应该保持在周公在时制定的距离标准。可现实情况是“你周边有个毛啊你,你有毛吗?一根都没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