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听书软件,听完了夏丏尊先生《中年人的寂寞》这本书。
即使这样浮光掠影,听书的中间还是有好几次感慨,虽是以前的读本,但文章所说并不过时,对于自己写字、认知很有帮助。
读这样的文字,顾不得去摘录其中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只是一直沉浸在文字的氛围里,就如同看到令自己震撼的风景,已经不打算靠相机留住它,只情愿一直睁大眼睛,敞开心扉,去体会,去感受。
以前看过老先生的书,如《文章讲话》,如《文心》,如《国文八百课》。书里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直接上来就说事。说明白、讲清楚了文章就结束,绝对干净利落。
那时看书,只知道叶圣陶,不晓得夏丏尊。但是看他俩的文字,都那么亲切,随和,又自然,就好像和一位博学的爷爷唠嗑,一点压力没有,还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见识。
这样越发觉得,文章的风格,亦如作者为人处世的作风。过去的文人不矫情,没有那么多的手腕、花样,更没有所谓的标题党,也没有抓人眼球的蓄谋。因了这样真诚的文字,难怪老人们讲究惜字、惜纸呢。
读这本书,本来只是想要再看一次其中关于吃的一篇文字,也好奇中年人的寂寞究竟是什么。没想到竟如见到幽谷百合,越看越惊喜,不忍释卷,就花了半天的时间把它听完了。
要我说出来这样的文字有什么好,可能一两句说不清。但依稀觉得,这文字踏实,它看中人,在意人,让你看到了,就会感同身受,很能明白作者的心意。
只可惜,这本书的目录实在太过简约,想要再次翻阅就得在书里查找。倒不如自己整理一份目录,反正这本书适合再读一次,权且当做下次的索引。
在整理目录的时候又留意到,这些散文、短篇都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最早的是在1913年,最晚的也在1946年1月,时间跨度长达33年之久。换句话说,夏丏尊老先生这些年来一直都笔耕不辍。
于是一时好奇,在百度上查找了老先生的信息,想要了解他更多。
百度讲,夏丏尊(1886年6月15日-1946年4月23日),名铸,字勉旃,后(1912年)改字丏尊,号闷庵。
新华字典说,丏,指遮蔽,看不见。有人就解释说,丏尊意思是看不见的尊严,即把自己的尊严隐藏在深处。我觉得他在26岁的时候给自己改的这个字,透着一点含而不露,给人一种真人不露相的意味。
想想也是。他15岁考中秀才以后,几度因家贫辍学,边教书边自学,已经很勤勉了。可能人越大,越不愿意把努力作为自己的标签,而是更愿意把它落实在行动中。
百度还说,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 他提倡人格教育和爱的教育,提倡白话文,是中国最早提倡语文教学革新的人,曾参加抗日后援会,1946年4月23日在上海病逝,葬于上虞白马湖畔,其代表作有《白马湖之冬》《现代世界文学大纲》等。
难怪他的文字让人感同身受,他写字就如同他提倡的教育,他更在意人本身,和那些刻意追求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文字比起来,这恐怕是最根本的区别吧。
就我以前所看,和百度的介绍,这本书收录的这些豆腐块文章,还只是先生作品的冰山一角。这里发表最早的文章是老先生27岁所做,最晚的,是在他告别这个世界前3个月所写。
忽然很想把先生写的这些文章,按照发文时间的先后顺序重新整理,看看他在人生不同年龄阶段,都关注了什么,又思考了什么。
在读史记的过程中,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探寻有多深,就会收获到多少。对于文学大家的作品,也想要按照自己的这个想法再来整理一次,希望有不一样的发现。
整理的过程中才知道,这33年间,老先生翻译了《爱的教育》,以及《续爱的教育》,还有《国田木独步集》。创办了月刊《中学生》,并在多家刊物上发文,文字涉及语言,教育,学习,职业,季节,吃食,小猫,蟋蟀,也包括人到中年对生活的反思,还有对时政、对娱乐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好友的追忆和怀念,对青少年的希冀 。。。
看到这里,不由想到自己。我们写字,常常会遭遇不知写什么的困惑。但是从老先生的文章能感觉到,生活里俯仰都是写字的素材,一颦一笑皆能成为文章。这个时候深感生活是一位魔术师,又像是一本大百科全书,我们感受到和发现的,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
难怪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要说推荐的话,从这本书里,不但能感受到老先生做学问和为人的真诚,也可以借机对先生如何发现,如何表达一探究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