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库,实不鲜见,世上很多。但建在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的沙漠中,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很罕见。
民勤红崖山水库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于水,久居沙漠的人,有一种关乎命源的亲近,没有人能抗拒对水的热爱。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人们所有的努力,都在围绕水做文章。水的循环重复利用在这里是一种天然存在,没有人奢侈到浪费的地步。曾几何时,少得可怜的水,人们常常先洗菜,洗菜的水澄清,再洗脸,最后喂牲畜。对于这种情形,古浪籍作家许开祯曾在长篇小说《无水之城》中,作了很具体的描述。

直到1958年,在距民勤县城30公里的一座海拔1750米、相对高度350米的红崖山旁,依山修建了面积30平方公里、蓄水1.27亿立方米的红崖山水库,全县60多万亩耕地才有了稳固的水源,支撑起沙乡人民的生存与发展。
这是一座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被央视誉为“中华之最”,也被称为“瀚海明珠”。
水库建好后,沙乡的人们露出了欣喜的面容。陶醉在这种喜悦中的人们,怎么也没想到,高兴似乎来的早了一些。水库截留了下游的河水,使得下游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青土湖迅速干涸,出现大量盐碱化和沙化土地,沙尘天气增多,生态系统遭到了摧残。


问题,而是涉及民族生存的重大问题。我们面前就是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是民勤的绿洲把它们隔开了”。
于是,以恢复民勤生态为主要目的的石羊河治理开始了。经过多年的治理,已初见成效。现在,经过扩容后的水库,水满时节,碧波万顷,库底游鱼浅翔,水面众鸟栖戏,库边绿树成排,树后大漠环绕,以致于成了候鸟的天堂。
这时你会想到,远处连绵起伏的山丘,与天际相接,堆砌起黄沙的海洋,根本想像不出哪里才是沙的尽头!
而在这无边的沙海中,有那么一处,点缀着一丛丛树木。那一丛丛的树木,把根深深的扎在沙漠中,凭借顽强的毅力,一直向前延伸,指向一个固定的去所。到了这里,黄色不再,绿树成荫。在绿的当间,出现了很是让人怀疑的水库。你会看到,此时的世界,黄色与绿色、沙漠的沉静与库水的律动,在这里有了最和谐的共生。

它就像沙海里的明珠,就那么一汪,以极蓝的面貌,突兀的出现在了眼前。一切都那么生眼,那么让人怀疑;又仿佛那么亲近,那么若人爱怜。这时往往有种错觉,黄黄的沙漠世界,得到了上天的关爱,一位掌管仙水的女神,不期降临,将那一汪清泉,握在这里,缓缓地引向苍茫,流向大地。
每一个清晨,东方天际的鱼肚白暗暗地映在水面,苍茫的天空一片灰暗,却又柔和,却又光洁,朦胧的笼罩在水库上,原本的水蓝,也仿佛被浸染,变得和天空颜色一样,灰暗了起来,构成了一幅唯美的水天一色图案。
在那一刻,期待的像火一样的东方漫红没有出现,而是更像水墨的中国画,别有一番“墨韵”。天空、颜色、水面交融一起,由浓墨、淡墨、湿墨渐渐晕开,产生溵湿渗透的特殊效果,让人遐想连连,犹如梦境,不忍清醒。
这尽管没有想象中日出日落的壮美,却有着如梦如幻的神秘,陶醉不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