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朋友,孩子刚上一年级,放着家门口的学校不上,非要选择所谓的什么名校,找人择校费花了四万五。
事后听别人说,这个费用太贵了,最多也就一万五,上小学怎么可能这么贵啊!
其实她是一个单亲妈妈,说不上有多富足,拆迁有了一点钱,自己开了一个小店,收入比上班族要稍微好一点。
她一心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没有跟任何亲戚提起过要择校的事。因见亲戚家孩子上了一个不错的小学,她便悄悄花钱找人,把自己孩子也弄进自己心怡的学校去。
事后才知道,自己信息滞后,自打原来的校长调走后,这个学校的声誉每况愈下,已经不复当年的繁盛了。
现在是既后悔又无奈,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也许越是单亲妈妈越是觉得愧对孩子吧,她从孩子幼儿园起就花钱进私立的,咬牙也要把孩子送进自己觉得最好的幼儿园。
用亲戚的话来说,“从来不舍得给孩子报小课,却把钱白白送给中间人。”
眼看着人家孩子从琴棋书画到子曰诗云,整天奔波在一个又一个辅导班去学艺,她心里也想,可是力不从心,只能在心里堵自己的孩子不会差。
减负,只是给部分农村孩子放了假。城里的孩子和家长,一个比一个焦虑,唯恐被别人超越。家长之间谈论的都是孩子上了什么辅导班,学了哪些才艺,仿佛让孩子停不下来就是一种成功。
每个爱焦虑的家长都很爱攀比,自己的希望一定要让孩子来实现,哪怕自己就曾经是一枚妥妥的学渣,也不遗余力压榨孩子,让孩子成为人中龙凤。
我不知道该为城里的这些孩子感到庆幸还是悲哀,但是,这种攀比心理除了增加焦虑之外,还能有什么呢?
一个四线城市都卷成这样,大城市就更不敢想象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深深理解家长心里的那种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心,也能理解家长心里的顾虑,自己没有能力教育孩子,就要花钱请人去教,这也正常。
但凡事因人而异,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跟风。
我从来不认为补习班可以开拓孩子的智商,但我觉得适当的补习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但真心不建议小学生去补语数外,那些知识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懂,真不要在小学文化课上有过多的担忧。
培养孩子静心读书,善于思考,这才是家长要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