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在努力说服一批人,让他们接受我的建议,不应该追求所谓绝对的自由。
这一段,我希望能够讲明白,个体需要的是什么?是自由吗?
虽然全球人类都在追逐自由,但是《如何阅读拉康》的作者斯拉沃热•齐泽克提出了一个或许让人非常恐慌的观点:我们是没有自由的。我们一切看似自由的选择,实际上都是虚假的自由,我们就像那些强迫者患者一样,为了逃避思考我们是不是自由的这个问题,而疯狂地做一些看似自由主动的事。
我们大部分人都喜欢旅行,在世界各地到处跑,但我们真的是自由的吗?还是说,我们在逃避自己在居住国和城市的不自由?
那些买东西特别挑剔的人,真的在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物品吗?还是说,她根本就对任何一个都不满意,但她满意的东西在这儿根本就买不到,而她用这种挑剔的行动来逃避思考自己实际上并无真正的选择自由?
在今天这个号称自由的社会中,我们经常面对着这种困境:自由地在并不满意的服务提供商中选择、自由地在高热量的可乐与康师傅中选择、自由地在相似而且反智的电视剧或网络小说中选择。在这些虚假的选择中,我们就像强迫症患者一样,向着那名为「自由」的信仰证明自己拥有自由的权利,而实际上却只是透过不断的行动来保证自己不面对一个创伤性事实——我们现在不是自由的。
所谓的自由意志,它等同于个体意志;所谓的自由能力,它等同于个体能力。即便一个人追求的是自由,也不过是在众多现有的系统和意志中选择。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便陷在了充满因果和业力的“缘起”世界里,何来真正的自由?
虽然我们现在不是自由的,但大多数人的感觉自己是自由的,他们并不能感觉到自己的不自由,反而生活得也很幸福快乐,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这背后的逻辑是,个体需要的,并不是自由。
个体需要的,从来都不是所谓的自由。
个体需要的,是满足他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个人意志的被包容、被理解、被重视、被采纳,是找到努力的方向和人生的意义。
所谓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不过是个人意志被包容的需要,以及一种明确的安全感,不会因为思想和言论而被迫害。胡适先生对自由的观点便是,容忍即自由,并指出,“那一点深信我自己是‘不会错的’的心理”,是“一切不容忍的根苗”。而关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便是批评与自我批评。随着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的普及,国家的统治基础将愈加牢固。这,也是我所盼望的。
所谓的民主自由,不过是个人意志被重视、被采纳的需要,被满足的是尊重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