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748/514151d71ed79234.jpg)
写在前面的话:
1.任何事不要浅尝辄止,先努力做到60分再谈自己是否适合。即便没有成功,也会获得很大地收获。
2.不管在哪,永远保持可以随时离开的能力。用“ABZ”计划给自己上一份“职业保险”。
3.转行这事不是换个岗、跳个槽一夜之间的事情,它是一个不断尝试、渐进且充满反复的复杂过程。转型不仅是一个人工作任务、环境的转变,更是我们心理、自我身份、认同不断转变、重塑和阐释的过程。转型因个人动机、想法清晰程度的不同,以及自身现状、面临的风险、焦虑和可用的资源不等,每个人尝试的可能性和结果都不一样,不要用别人的努力和幸运来对比自己的不幸。
4.职业规划不是“仙人指路”,而是根据自己当下的情况,结合外部趋势做出的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对内了解自身,对外观察趋势。不盲目追求热点,也不执着不变。职业规划也不是一劳永逸,而是对未来目标的持续升级迭代。每个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明晰未来,而是随着自我认知的不断深入,与外界的不断接触,获得反馈后更加了解自己,最终成为理想的自己。
一、行动之前先有个自我认知
1.了解自己的两个方法
转型,从建立清晰的“自我意识”开始。自我概念的培养不会迅速形成,需要我们在每段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自问和反思,在长年累月的实践中逐步确立和形成。
方法1:职业测评
MBTI、霍兰德、盖洛普优势测试、DISC等。(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完成)
方法2:经历回顾
能力:这份工作中,发挥了我怎样的强项,我是否觉察到了自己弱点?
动机:这份工作中,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价值观:选择这份工作,我最看重的是什么?这个行业或组织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跟我的价值观是否匹配?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休息不等于快乐,工作也不完全等于痛苦。很多事不会随着跳槽转型而解决,我们要学会分解过去职业中让你喜欢和不喜欢的部分,从而了解自己的思维特点和行为偏好,投资优势,外包劣势。人都是靠着自己的优势成功,不要再一味地补短了。
此外,注意每份工作中基本职业素养的积累:如客户导向思维、结果思维、价值思维等。只有积累了更多的能力才能创造更多可能性,有更多的机会。
2.最好的工作:喜欢、擅长、能赚钱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748/ad957d78d4d69336.png)
兴趣不是享受,而是你愿意付出;选择专业领域不能只考虑兴趣,市场只为我们的能力买单,不会为兴趣买账。兴趣靠自我觉察和感受,能力的评估却更多来自他人的反馈和自我的行为反思;要以专业人士的身份赚钱,必须达到相当的水平才行。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可以让我们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果,一份仅靠兴趣和勤勉支持的职业,长期坚持不仅非常累,热情和兴趣也容易被消磨掉。
选择长期发展的专业领域一定要考虑市场和公司内部的需求,这是实现价值转换和能力兑现的前提。任何不能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职业顶多可以当个副业或者爱好,而不是长期投入的事业。
当我们所做的事情刚好满足这三个点产生的交集时,我们就能用很少的时间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且能为自己和公司带来更多的价值。这也是我们羡慕的那些职场高效能人士的特点:“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事自己热爱的事情,拿到很好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
二、找到你人生的罗盘
1.价值观
古典老师说:“价值观是人生的罗盘,当你迷失,或者想走得更高更远,都可以低头看看罗盘。人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会有稳定的需求,才有可能被满足,也才有可能持续的积累。所以,清晰稳定的价值观,是高手之路,也是好的合作伙伴的必备条件。否则这个人永远是个漂泊者——在各种欲望和诱惑中摇摆不定,一事无成。“
个人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每个人都会逐渐形成清晰和坚定的价值观:不管你为了名利、更丰富的生命意义去牺牲安逸的生活;还是为了追求平衡、温暖的亲情减少对世俗成功的追逐,都需要清晰这是自己的自由选择,所以要承担每种选择相应的责任。
2.区分知识、技能、天赋和优势
A技能比知识有用
学生时代我们往往看中知识的学习,却忽略了技能的提升以及结果的输出。
工作后,进入竞争层面,仅仅知道某方面的知识没有太多意义,重要的是能做成什么事,这才是技能。技能比知识更有用。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任何知识都唾手可得。关键是凭借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真正做出成果。继而,通过持续不断产出的优秀结果,慢慢通过宣传整合兑换为资源。当资源聚合到一定程度时,你会看到新的方向和意义。最终你可以重新制定行业规则,影响更多的人。所以,比知识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和做成事的能力,以及你能撬动的社会资源。
B天赋与优势
技能的精进只能帮我们顺利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如果你想出类拔萃,还需要挖掘能力最内核的东西——才干(天赋)。
天赋不等于优势。优势必须要通过实际的行动或者我们所做的事来定义。换句话说,即使你拥有某项天赋,必须要结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形成优势。
C优势的解读
“优势”的全称是“竞争优势”。优势需要在实际竞争中检验,有比较才知是否是优势。
过去的优势不等于未来的优势。固守过去的优势,洽洽最没有优势。
先锁定价值,再确定优势,千万不要被自己的优势迷惑。高手会暂时放下优势,思考价值。只要方向正确,资源、技能、优势都是可以积累的。
思考差异化优势。价值越高的领域,竞争越激烈。所以不要着急随大流,而应该了解游戏规则,仔细观察对手,学习强者的策略,思考差异化优势再进入。
3.看懂行业、企业和职业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748/edc50102e1a11f09.png)
职业的本质是我们向特定人群提供价值(产品/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获得价值的交易行为。职业的本质是一种交换行为。所以,转型时你要明白你想用自己的什么能力,满足哪部份人的什么需求呢?
行业因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而存在。我们在进行职业定位时要明白你所在行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你提供了那个环节的价值?做好这个价值链,还需要你有什么能力?
三、在行动中自我实现
光知道是不够用的,必须加以运用。光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李小龙
前面我们说转型前需要自我认知,需要明白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持续行动。
不要被自己所学的专业限制,你善于解决什么问题,才是你真正的专业。你要学习什么?取决于你要解决什么问题。围绕真实的、高价值的、并有可能被解决的场景问题去学习和行动。目标上专注,方法上多元。
1.如何行动:行动体验四步法
第一步:根据行动体验和结果来验证“真实的自我”,在具体的行动中找到自己的动力和激情所在。
第二步:尝试临时性工作,小范围成功,小步迭代,方向逐渐清晰。
第三步:锁定行业,瞄准职业。
第四步:建立新的人脉圈:修炼自我,主动拓展。
找目标领域内的行家(至少在此领域积累8年以上,对行业有自己的见地和观点)进行深度职业访谈;找一个不断给你提供心理支持的成长圈子。
所以大概确定了方向,小范围投入,最后锁定方向,一击必中。带着你的测评结果,落地出几个好方向,开始行动。当未来越不明显,越要小步行动,而并非纸上谈兵。我们想要的机会、机遇都会在这些尝试、执行和探索中慢慢得来。学习除了看到、听到、更重要的是做到才能有真正的改变。
2.如何学习:人、事、网、书
不要有问题就先看书,要先找对人。
A我碰到的问题,谁会知道答案;
B做大量的网络工作,找到这样的人;
C通过这个人去扩展相关的事,他会告诉你应该做的关键的事,学习什么样的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748/715da57fc7952645.png)
总结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748/b31769ce6bfd1dea.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748/7529fa439fab4d15.png)
第一,内在职业的探索,清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动机和价值观。
第二,转变行为,找到真正快速提高能力的途径,将自己技能、价值和人际网络有效的组织起来,用强力输出促使成长。
当你开始践行前两步,会发现转型的最终的突破点就是在职业所需的能力修炼上。对于职业生涯的思考过程,就是对发展所需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的过程。
罗素曾说:“最好的生活是由爱激发,由智慧引路。”一份好的职业,由理想推动,由理性指导,才能组成生涯中最独特的精彩。
参考文章
1.微信公众号“舒祺聊职场“,作者廖舒祺。
2.《跃迁》,作者古典。
3.橙子学院课程:职场MV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