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4 桂林理工大学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
简 讯
华南地区最大的地质博物馆
——简述(上)
2016年11月12日,坐落于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的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市地质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标志着广西区内目前唯一一个集专业教育功能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地质博物馆已初步建成,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又增添了一抹亮色。
简介
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市地质博物馆是由桂林市政府、桂林理工大学合作共建,其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桂林地质学校地质陈列室。博物馆展陈面积约4000㎡,围绕生命起源与演化、行星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矿物岩石、地质灾害和宝玉石等主题,共设置有10个展厅。同时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对被誉为“地质历史活的教科书”的金钉子国际地层剖面、天外来客“陨石”、独特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等专题进行了系统展示。
作为目前广西功能最齐全的地质博物馆,现有实物标本2万余件,其中系统展出了古生物化石、矿物、岩石和宝玉石等珍贵标本5000余件。开馆后, “镇馆之宝”---- 2.1亿年前、长达13米、产于贵州关岭的一件鱼龙化石和来自太空、重达3.5吨的一块南丹铁陨石在展厅齐亮相,让参观的市民和学生们,跨越时空的界限,与远古生物和外太空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
位置
桂林理工大学新地质博物馆拟建于雁山校区1#教学楼1楼。
再听校友君所述
大厅一楼首先展现于观者面前的是一条全国最大的鱼龙化石,鱼龙正对面的是大型海百合化石,这些动物化石和海龙、幻龙、菊石、鲮茨鱼等海洋生物是关岭生物群的主要化石类型,均产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地区,生存于2.1亿年前的三叠纪,来自于我校1958级地球物理勘探专业丰嘉富先生的捐赠。
此外,本展厅还展示有大型水晶、方解石、萤石、孔雀石、鱼眼石、辉沸石、自然铜等大型矿物晶体和世界上最大的南丹铁陨石等。
大厅旁含有一个多功能放映厅,其在接待游客时可实现地学科普知识的播放,另外也可以作为小型的学术报告厅,供校内外参观者进行科普知识的传播、学术交流之用。
接着将会看到的是一个恐龙的现代模拟模型,超高的仿真技术带给大家的是一个活灵活现的恐龙时代,恐龙部分分别展出了热河生物群的鹦鹉嘴龙化石、广西扶绥恐龙、霸王龙、迅猛龙的骨架模型,迅猛龙和恐爪龙的复原模型。

闻
一一细赏
紧接上到二楼,其主要陈列的是一些生物化石包括菊石,硅化木,鹦鹉螺,棘皮动物有海星、海胆、海参、海百合等腕足类的有石燕和鸮头贝;此外还有海绵动物和笔石等。




三楼主要陈列的是近代的生物化石,还有一些哺乳动物家园和猿人家园的仿生陈列。
.
尾声
随着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的开放,随着人们对它的了解日益加深,这座博物馆不再仅仅是桂林理工大学的宝贝,更是所有桂林人、广西人,乃至整个业界和国家备受瞩目的瑰宝。
2016年11月11日,桂林理工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正式开放。开放以来,博物馆接待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主席陈武等上级领导,教育厅、科技厅、文化厅、国土资源厅、桂林市委市政 府等相关部门,以及校友、留学生、港澳学子、兄弟院校、 桂林市中小学生和社会团体等3万余人次,广受好评。
2018年1月初,桂林市委书记赵乐秦为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题写馆名“桂林市地质博物馆”。如今,这8个熠熠生辉的大字,正悬挂在博物馆的正大门左侧。该博物馆作为桂林理工大学和桂林市共建的地质博物馆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另:下篇将简述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玉石厅等内容,敬请期待。
文案:黎诗玉
编辑:黄玲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