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中国式父母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不希望自已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自然而然,适龄儿童,父母就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就成为父母为孩子“铺路”的开始。
![](https://img.haomeiwen.com/i8162970/f74b16c194acbb7b.jpg)
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甚至有些孩子还会有抵触的情绪,影响学业。有些家长百深不得其中的原因,只会对孩子进行施压,效果不太理想的话,就会责备起孩子,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太可取的。
做为家长,应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常见的误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攀比心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8162970/b82d92477c5188fd.jpg)
攀比心理,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如看到朋友家的孩子报了一个舞蹈班,赶紧给孩子报一个舞蹈班,也不征求孩子的意见。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主要是怕自已的孩子在起点上输给了别家的孩子,时间一长,孩子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甚至影响功课的学习。
二、主观意识
![](https://img.haomeiwen.com/i8162970/3ae051820883b521.jpg)
生活中,很多的家长容易产生主观意识,对孩子的“钱途”进行规划。没有充分的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天天逼着孩子学习。这样做,不但起不到教育好的作用,还会阻碍孩子的各方面发展,如情商和智商。
三、理想主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8162970/77910eb6193cef03.jpg)
孩子培训班的种类相对较多,从3岁的时候就可以学舞蹈,接着还有绘画、音乐、书法、外语班,希望孩子样样精通,成为大家所认知的小神童。其实这种做好剥夺了对孩子教育的初衷,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效果还不一定理想,容易产生孩子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四、方法不当
![](https://img.haomeiwen.com/i8162970/eb91ea4150c43ddb.jpg)
对待孩子的教育,不能使用“高压政策”,家长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引导和鼓励,发现孩子的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比强迫孩子去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走进教育误区,会让父母更加的忙碌,孩子更加的累,效果也不会特别的明显,不利于孩子发展的规律。
孩子所谓的特长,应结合孩子自身的兴趣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达到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家长朋友们对于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