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知识,我们第一欲望是拿过来。那些你决定以后好好读的东西,那些所谓的人生大道理,你总是小心翼翼的收藏起来,等着有机会再看,可是结果呢?我们之后有再读一次吗,答案是没有。
可怕的是,收藏之后,你觉得成就满满,就像拥有了整个世界,但是你花了很长时间给自己收藏下来的东西并不是你的知识,你是把收藏信息当作了自己的信息了。
没错,我以前也是这样的人。高中的时候给自己塞了一百度云的学习资料,结果看都没看,考完了清理而已,刷微博又给自己收藏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后呢?
每次看到微博微信的收藏夹真的是头痛,有一天,我下定决心再也不乱收藏一些以为有用的东西了,我决定把他们都扫完然后删掉,但是到最后发现,除了一些技术贴之外,都是没什么作用的东西。
那些人生道理心灵鸡汤,看了一遍,我还是我,这句话我读过,但对我还是没有任何影响,再看几遍也是如此。在各种人生经验,必转文章,实用教程的吸引下,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还没有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其实这些你收藏的知识都是碎片化的零散化的,不成系统的,不像学生时代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就能得到一个单词表一样,这些所谓知识聚合起来还是一盘散沙,时间是花去看了,对人的影响微不足道。花一周看一堆微信文章,还不如认认真真看本书。
说到知识,不得不提起的是知识付费的潮流,很多经过一定时间积累,开始走上了风头浪尖,后面是一大班追随他们的人
之前有一篇文章很火《罗振宇的骗局》,里面说到知识服务是大忽悠,是在贩卖焦虑。那时候我开始怀疑知识付费的价值,知识该付费吗,真的就像那些大牛所说的,出租自己的脑子?让你少走一些弯路?
后来深入了解了知识管理之后,我发现,实际上那些说焦虑的人,是因为自己没有办法去吸收,虽然说他们看起来学的很多,但是没有构建起完整的体系,他们的学习常常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只是被动的吸收,看到了有课程他就去购买,每一些课程都非常的吸引,然后越囤越多越积越多,这种情况下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走马观花的学习,没有办法真正走到行动去,更不要说回顾所学了,所以越买越焦虑。
贩卖焦虑其实只是对自己没办法真正学习的一个借口而已。付费之后知识不等于就是你的,没人能代替你努力,别人读的十年书不代表是你的,知识本身没有作用,重要的是你的思考,学习之后真的能内化到自己身上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是花钱是买不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