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体先生
1.
《脑中黑洞》包含知乎写作大神无色方糖14篇脑洞打开的短篇故事。
故事的风格涵盖恶科幻、奇幻、都市、末日等,不拘一格,脑洞奇大,每一篇均能给与读者强烈的震撼感觉,为读者呈现非一般的世界观。
接下来,我会结合故事内容分析无色方糖的写作特点,对14个故事进行比较系统性的介绍。

2.
Loop英文的直译就是"循环"。
更多是运用在电子乐、计算机编码里,指让物体或事件在人为不干涉的情况下自动循环,没有终始点。
脑中黑洞第一篇就以《LOOP》命名。
讲述同是写手的“我”和老陈,一开始就发现自己活在某个人写的小说里。
带着困惑和恐惧,两人意图找出这个世界的主人公,了解自己到底身处哪个小说里。没过多久,老陈发现了一名老师,这名老师不同故事其他npc那般看起来呆滞僵硬,反而拥有鲜活的神情,对外部事物反应迅速。
“我”和老陈立马认定这名老师,就是整个故事的主人公。
“我”和老陈找到老师,不想争执中却发现,老师手中拿着的小说里涉及的情节,正是描写“我”和老陈都发现自己活在某个人写的小说里,并且意图找出这个世界的主人公。
这种套中套的情节,在中西方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中时常拿来运用。借此让读者短时间陷入思想循环的漩涡,令读者好像手里扯着一条长线,不管是顺着向前找,还是逆着向后找,都无法摸索到红线的头尾。这种循环逻辑本身自带极大惊悚效果。

《NULL(清空)》里也有相同的无限循环的设定,女友被害,杀人犯借助NULL程序清空记忆,在现定法律的庇护下获得新生。而作为男友的“我”却始终走不出记忆的阴影,最终同样选择NULL程序来清空记忆,重新生活。
现实社会里难以摆脱的困境,作为个体的“我”找不到出口,只能借助科技的力量。这样的事情情有可原。
故事的悲剧在于,人类的本能就是记忆痛苦、感受痛苦、难以逃避痛苦。不得不去接受痛苦。
所以,通过心理医生的口述,“我”知道,“我”已经进行过374次NULL程序来清空记忆。
“我”知道,“我”曾经杀害杀人犯的妹妹,用NULL程序躲过死刑,女友被害正是杀人犯的报复。
“我”知道,“我”依然会再次记起——再次痛苦——再次选择NULL程序清空记忆,进行第376次、377次、378次......无数次NULL程序清空记忆。
最后虽然一切尘埃落定,但罪恶感和愧疚感将一直伴随着“我”。
《时间的奴隶》中,作者则在无限循环的基础上加入了其他元素——时间。
俗话说,时间就是生命,而作者无色方糖就把故事设定成时间真的和生命等价。
厨子李凡在某一天发现自己的头顶上显示出一串代表时间的数字。
不仅自己,在他的眼睛里所有人都顶着一串鲜红的数字,有几秒钟的,有几分钟的,还有多达几十个小时的。
他在一种莫名的驱使下开始杀人,占有对方的时间获得自己生存的时间。
2011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时间规划局》有类似的设定,每个人一过25岁就必须通过途径获取更多的时间,维持生命。
因为电影构建的未来世界里时间已经成为世界流通货币,所以人们可以通过工作、借贷、交易、变卖多种途径获得时间。掠夺他人的时间被视为犯罪。
而《时间的奴隶》里像主角李凡一样明目张胆杀人得到时间的情况,并没有扩大到整个社会,其他人哪怕头顶几秒钟几小时的时间,依然神情自若的工作、学习、吃饭、睡觉。
这里向我们展现了故事里的两种互相冲突的逻辑:第一种是李凡的逻辑,想要活就必须掠夺他人的时间,方式就是杀人。第二种是我们立足整个社会环境推测的,一般人不掠夺时间依然可以正常活下来,头顶上的时间根本不影响人的生命安全。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以试着做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
要么李凡内心渴望杀戮,关于时间等价生命的设定来源他本身的意淫,是他逃避真实想法进行的个人幻想。但这个结论在女孩林半夏出现后基本可以ps掉。
要么时间=生命的设定仅仅作用在可以看见时间数字的人身上,一般人并不受影响。像李凡这样的人才需要掠夺时间。而头顶18万个小时出现的林半夏佐证了这个结论,她听闻李凡已经杀了两个人之后,甚至劝说李凡再找机会去杀第三个人。
那之后,李凡将得到一种与时间有关的能力。
因为李凡说只杀恶人,林半夏虽然鄙视他的幼稚,还是像个老前辈一样帮助他,甚至主动装醉引诱不怀好意的男人,以此让李凡可以“名正言顺”的动手杀死第三个人。
果然,李凡获得了时退的异能,可以时光倒流,重新回到过去那些美好、自在的日子里。
但李凡更想看看未来会怎样发展,他一时间并不想使用时退退回过去。便与林半夏结伴同行,他们一路杀人一路扶持,彼此戒备,彼此依靠。
最后,李凡对这样的生活厌倦了,决定时退回到以往的时光过简单的生活。而同伴林半夏,被他抛弃了。

其实这个过程里关于每个人头顶上的时间到底意味着什么,作者一直把它隐藏、淡化成了一种氛围、一抹飘忽不定的云,悬在故事里的天空上,直至故事发展到冲突点像酒酝酿到浓烈时,才轻轻揭开封印的盖子,让大家一饮为快。
而当这个谜底揭开时,李凡和林半夏则在作者巧妙设计里再次陷进无限循环的泥淖里。
3.
近年来,中国写悬疑小说比较知名的作者不少。如那多、周浩晖、雷米等,这些作者的奇思妙想令人折服,那种细节入微的悬疑性故事总能引领读者一步步探索真相。
可以看出,无色方糖的故事里,除了追求科幻、创意之外,少不了加入了悬疑色彩。
看无色方糖的故事,读者往往很快沉入其中。归根结底就在于这种悬疑氛围的营造。
我们可以结合《脑中黑洞》里的两个故事看看。
《劣等读心术》开头就点明,“我”是一个拥有低配版读心术的宅男,可以通过观看每个人头顶显示的唯一一个字判断对方的真实想法。如“饿”表示对方现在很饥饿,开心时头上顶着“悦”等。
却不想在“我”和朋友杜全吃饭时,意外看见餐厅外一闪而过的女孩,头上顶着个触目惊心的“死”字。“我”在震惊中追上女孩,而这个可能心存死念的女孩正是“我”早已心生好感的同学白露。

接下来,“我”和白露的交往顺风顺水,自然而然发展到恋人未满、友情之上的程度。可是那偶尔闪过"我"脑海的“死”字,使我内心深处总是感到不安。
在这个过程中,《劣等读心术》尽管本质上只是在讲一个爱情故事却不会让人觉得俗套。死亡,让它充满了不一样的魅力。
你会忍不住探究,年轻漂亮的女孩,比他人拥有更鲜活的生命和更有希望的未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可以让她自己去靠近死亡。
如此,写作者想要营造的悬疑效果也就达到了。
《数据的尽头》是个科幻题材,有目的贴合大多数网民“黑客崇拜”的心理,通过塑造女主尹岚这一形象,展示一般人对于科技、未知的痴迷。
这种“痴迷”体现的很具体很实在。黑客,可以让你的支付宝里永远保留一元钱,可以毫不知觉的探入任何人的电脑观看隐秘的十几G小视频,可以用手指头轻轻敲击完成繁琐的代码工作。
人与数据具有微妙的联系,未知的“信息黑洞”对城市每一个个体的影响到底是怎样恐怖,作者无色方糖描写的很详细,好像立志于呈现一个震憾人心的效果。
故事里莫名其妙出现的唐觉,他的出场则更像是为“信息黑洞”制造一个更大的迷雾,而不是阐释说明。

4.
川端康成有一次凌晨醒来,发现海棠花正在开放。从此就留下一句充满诗意和美的句子:凌晨四点,发现海棠花未眠。
其实揭露了一个道理,发现美,感受美,你才会把生活活成美的。
我们人类的个体是渺小的,很平凡,然而我们却活着。几十亿年来,我们渺小的艰辛的人类生命,一直在追求庄严的活着,美丽的活着,如同那朵小小的静谧的开放着的海棠花。
当作者无色方糖把数以百亿计的人类放到未来这个空气污染致命,食物电力匮乏的世界时。美已经成为奢饰品了。
所以《星海见》里的小诺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看一眼星空。
所以《大脑托管》中存在30岁才发出第一声婴儿啼哭的男人。
所以《限号国度》里男女主角只能各食自己种下的恶果,在先进的科技、大多数的利益面前舍去生命。
幸好,在这个虚无的未来世界,还有小诺这样的女孩,愿意不远千里的赶来,问一句:“我们今晚去看星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