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5.抓住培养孩子兴趣班的好时机

15.抓住培养孩子兴趣班的好时机

作者: 菲儿_22c4 | 来源:发表于2020-03-24 16:54 被阅读0次

2~6岁是孩子音乐与绘画的敏感期,这也是儿童音乐与绘画发展的黄金时刻。家长要在这个阶段注意以下三点:

很多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为什么有些孩子不喜欢特长班,而有些孩子却格外上心呢?抓住培养孩子兴趣班的好时机,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兴趣班!

那些天生对音乐、画画领域有天赋和兴趣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是父母抓住了孩子对音乐于绘画的敏感期,人类对艺术的追求和感觉是与生俱来的。

2-6岁是孩子音乐与绘画的敏感期。

在这个阶段中,孩子一听到音乐就会摇头晃脑的打节拍,跟着音乐舞动身体,随着音乐意识的加强,孩子会主动的寻找音乐,并且他会利用家中各种可以发出声音的物体去创造声乐,还会时不时的跟着音乐唱出声音来。所以很多早期音乐教育中,主要任务就放到了节奏训练上。

家长可以在读儿歌的时候,用比较强的节奏感来读,增强儿歌的趣味性;也可以在走路的时候,数着稳定的节拍和孩子一起走,还可以和孩子利用家中可以发声的乐器,来一场家庭音乐会。

当孩子开始对音乐产生兴趣的时候,家长首先要保护好孩子的兴趣;其次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选择一些合适的音乐在家里面巡回播放;最后可以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准备一些音乐设备,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乐器,但是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习。

孩子喜欢音乐是天性,千万不要忽略了孩子学习乐器要建立在兴趣之上的,如果想让孩子学习音乐,一定要先询问孩子的意见。

孩子开始在房间、墙面、地上到处乱画。开始是拿着笔画线圈,当他逐步有了运笔的意识之后,画出来的图形就开始成为一些不规则的简单图形。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可以将儿童绘画分为6个阶段。

第1个阶段发生在1~2岁:涂鸦期

涂鸦期的宝贝会利用他们可以接触到的工具胡乱涂画;

第2个阶段发生在2~3岁:命名期。这个阶段的宝贝还不能抓住物体的形状特征,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一部分特征性的形状画出来并且命名,他会把自己的动作和想象结合起来。

所以这个阶段不能去看孩子画的是什么,而应该去听孩子画的是什么。

第3个阶段发生在3~4岁:罗列期 这个阶段孩子画面上的物体是没有关联性的,只是一个一个物体的罗列。

因为这时孩子的思维能力还不能够把事物组织起来,所以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把画面上的物体联系起来。比如孩子画了一辆小汽车,家长可以问他:“小汽车要开往哪里?在马路上吗?马路上除了小汽车还有什么呢?还有公交车、电动车,马路上还有什么呀?”引导孩子继续说,“还有路灯、树、还有房子......”帮助孩子培养想象能力的同时,帮助孩子度过绘画敏感期。

第4个阶段是4~5岁:图示期。这个阶段的儿童没有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的空间概念。所以在纸上表现一定深度的画是有困难的。

因此画面上就出现了没有远近、没有前后、没有大小的任意排列的平面图,他会把看不见的事物也画在画里面。比如室内的物品在室外是看不见的,但是孩子就会画在纸上,说明孩子画的不是他看见的,而是他想当然的东西,这种求全求实的表现法,是儿童心理的正常反应。

第5阶段发生在6~9岁:想象期。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提高,画面会比以前更加的丰富,画中物体的基本形状也能逐步掌握。图片 此时的孩子由于常常以想象代替观察,孩子的画面、它的内容会更加的广泛,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他们还不能理解也不能表达出空间和透视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和比例的关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画会朝向写实方向发展、会关心透视和比例,而画面的情绪就会越来越少。所以家长不要急于让孩子过早的临摹,这样只会妨碍孩子记忆和想象的发挥。

第6个阶段发生在9~12岁:写实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上逐步失去了儿童的天真,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以前画的东西了,他们开始追求怎样在平面上通过合理的空间透视关系,去描写接近于现实、真实的一些现象。

这个时期初步了解一些绘画知识、学习一些绘画技巧,会巩固孩子对绘画的兴趣。不同个体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体现出来不同的绘画特点。

以上年龄段它的分界线也不是定律,因为孩子的发展存在着差异化,所以我们不能机械的硬套在每个孩子身上。这个时期我们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耐心观察和接受孩子自然的天性,适当的引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5.抓住培养孩子兴趣班的好时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xa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