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宣传方式在说服力上有不同的差异,《社会性动物》提供了几个最常见与最重要的方式进行说明:
不同的宣传方式在说服力上有不同的差异,本书提供了几个最常见与最重要的方式进行说明:
在宣传一件事情上,是理性更有说服力还是感性更有说服力?
- 大多数时候,理性和感性的区分比较困难,但是有一种更容易的案例,是让接受者轻微恐惧好?还是吓的半死更有效果呢?
- 实验:实验组人员展示高速公路中因为事故导致的残肢断臂,鲜血淋漓。 对照组人员仅仅展示被撞弯的护栏,以及导致的保险费,被吊销驾照的可能性。
- 实验结果:一个人受到的惊吓越大,越可能采取积极的行动,但过强的惊吓会有抑制效果,基本不再行动。惊吓要配合具体的事后指导行为效果更好。
- 自尊水平高的人,最可能被巨大的惊吓打动。自尊水平低的人,最少采取行动
- 进行惊吓时如果有具体的指导,可以更容易让人行动起来。如果没有具体指导,人们也很少有效果。
个体案例与大量清晰证据,那个影响更大?
人们更容易受到个体体验的宣传影响?还是更容易受到大量清晰的证据支持的宣传影响?
- 在买一辆车的时候,我们根据1000个用户的样本得出结论,可以买这辆车,但是如果一位朋友说另外一个样本关于这两车的不好。这个时候样本案例增加到了1001人,但是你还会买这辆车吗?
- 大多数人更容易受到清晰,形象,生动的个别案例影响。
宣传应该只呈现单方面的观点,还是同时呈现反对的观点?
- 接受者的群体知识面越广,则需要两方面(相反)的观点才能说服。
- 接受者最初的立场如果是反对的,那么最好呈现出相反的观点。对于支持者,单方面观点比两方面呈现会好一点。
- 观点的呈现次序是否会影响说服效果?
- 实验:总统发表演讲来说服群众,两个宣讲,到底是先说好,还是后说好?
- 第一个宣传与第二个宣传相隔时间的长短;如果两个宣传之间的时间间隔极短,抑制作用(干扰作用)最大;第一个宣传对第二个宣传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干扰,首因效应发挥作用,第一位讲演人将处于优势。 时间间隔短但是决定周期长,首因效果
- 第二个宣传结束时与听众作出最后决定时的相隔时间的长短。如果听众在听完第二个宣传后必须立即作出决定,近因效应最大,近因效应发挥作用。 决定周期长,如果立刻要做决定,那么近因效果
接受宣传的人最初观点与想要宣传观点之间的差异,会影响宣传的说服力吗?
- 观点的差异越大,受试者的不适程度越大,受众减少不适的方法至少有四种:1. 改变自己的观点;2. 改变宣传者改变观点;3. 通过寻找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来寻求对自己最初观点的支持,而无视宣传者的宣传;4. 贬低宣传者──把宣传者看做是愚蠢的、不道德的从而使其观点无效。
- 当观点差异比较大时,需要更高可信度的人进行说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