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冬天,我所在的诺基亚公司要进行年终稽核,第三方驻场,全面稽核。审核体系文件部分时,在北京盈科中心——赫尔辛基NOKIA总部基地大楼。
那天中午,轮到我们这个团队过堂后,早已是午餐时间了,加上紧张,饥饿的有点迫不及待。午饭是中餐,六七个热锅整齐排列,同事们合上电脑后,就取餐具排队自取了,照例是大领导在前面,我们这些马仔级就礼貌地往后站站。
每个热锅里都有一把勺子,所以伸手时总有两三只手不约而同地伸出,靠近勺柄,这时都会有统一的声音,就是:“您来、您来”,结果没一个人好意思先来,这样到每道菜前都要推谢几次。
而另外一边的老外,有的还在忙电脑工作,有的则出去方便,有的开始吃饭,节奏参差不齐。那天上中餐也是他们要求的,所以拿起勺子时总好奇地翻翻看看,每个人到锅前都是如此,还好,他们没有一起过来排队,稀稀松松的几人没人一口锅里好奇地看看,我们中国人没有拿勺翻菜的习惯,只是在客气上,会说“您来、您来”的耽搁了一点时间。饭总是要吃的,为什么总要费些口舌去推辞一番呢,这是最后一个来吃饭的老外疑问,我们只能用中国的礼仪文化去解释,告诉他这是谦让。
边吃饭边说话,讨论工作或聊八卦,或坐一旁抽支烟瞇着眼,悄无声息的凑热闹,这是我们的吃饭习惯。还好是工作餐没有喝酒,要不然还不知道能搞成什么样子呢,就这,吃完后嘴一抹,烟民又凑一起了,烟雾缭绕,过来加菜的老外见了后,都选择远远地坐去了,估计心里想说“猪长老,你就收了神通吧”。
我们中国人习惯在放下餐具前,向还在用餐的人打招呼说,“您慢用,您也慢用”,往往这一个招呼,能让还在低头吃着的,也赶忙咽下嘴里的饭菜,回应道:“好的,好的”。不想做最后一个放下筷子的人,也是我们的习俗,所以那天吃的很压迫,赶紧吃,别当最后一名吃完的。
另外一边是老外用餐区,稀稀松松的来打饭,不用排队,吃完的默默放下餐具,就出去了或去漱口,一个招呼都不打,都是自行方便,即使最后一个吃完的,也是淡定放下,踱出去抽烟了,烟盒掏出来往外抽烟时,也没有问问旁边人你要不要,就自己默默点火的那种。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吃”的话题贯穿起整个中国人类历史,现在我们见面打招呼时也总是说:‘您吃饭了么?’,为什么非要问与“吃”有关的呢,我思索过后,也曾有自己的解释:中国人类社会以来,“吃”从最原始的需求,到现在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以至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年,“吃饱肚子”一直都是我们的梦想,有了“吃”,代表着我是“幸福”的,所以我们见面打招呼问“吃了么”,意思也就是“您好么,或你幸福么”,这是一种最委婉最全面的问候。还有时对方想你道谢时也会说“我请你吃饭”不是因为好吃,而是一种你帮助了别人后,人家想和你一起分享结果的意思。很多西方或欧美国家人们,因为他们总是这个或那个的民族后裔,没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沉淀,他是体会不到这种“幸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