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湖南狠人曾国藩从笨小孩到一代名臣,靠的是勤能补拙、修身修性

湖南狠人曾国藩从笨小孩到一代名臣,靠的是勤能补拙、修身修性

作者: Minimor | 来源:发表于2022-04-24 08:21 被阅读0次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曾国藩一代圣贤

《曾国藩》是我人生中读的第一本文学书籍,也是反复读过很多次的一本书。

那是一个一无电视信号二无小伙伴玩耍的百无聊赖的暑假,翻遍了家里的犄角旮旯想要淘个宝玩玩,终于霍霍到了我爸的书柜,拉开柜门里面整齐的摆着很多书籍,都是些封面很旧的书,日期最早的在1970年左右,有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古代白话小说》、鲁讯的《野草》、《智囊》等等,那时我还小,并不知何为好书,只知道封面好看一定是好的。

于是,我在最边上看到了一本封面很新且有人物头像的书——《曾国藩》,在我尚小无知的年纪,那时并不知道曾国藩是何许人也。

读过《曾国藩》的朋友都知道,他并非什么天之骄子,而且长相一般,天生一双三角眼,身上还长着牛皮癣,做事又笨又慢,可以说是天资平平中的平平,他遵从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靠着他的那股了不起的韧劲和意志力在那样的社会摸爬滚打,从一个笨小孩逆袭成了一代名臣。

下面是曾国藩的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原名曾子城,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一生官至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死后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一)_360百科
曾国藩

修身、齐家、平天下

修身,自我苛刻修炼,吾日三省吾身

1811年11月26日,曾国藩出生于湖南湘乡白杨坪的一个普通家庭,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他的祖父也不过是一个拥有一百亩田地的小地主,父亲到43岁才考取秀才。

曾国藩的出生时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他出生的前一天晚上,他的曾祖父梦见一条巨蟒盘旋在房梁上,蹲踞于此不肯离去。第二天醒来,有人给他报喜说他添了一个曾孙。他大喜,昨夜的梦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巨蟒转世,那我曾家岂不是要出贵人了。

但曾国藩小时候并未表现出有什么过人之处。

有一天,他要背一篇文章,反复读了很多遍还是背不下来。刚好这时他家进来了一个贼,想等他睡觉了进去偷东西,可是就是等不到他睡觉,他一直反反复复读这篇文章,这速度把小偷都给逼急了,跳进屋说道,“就你这水平,还读什么书”,然后把这篇文章背完就走了。

曾国藩是又笨又慢,但他相信勤能补拙,靠着勤学苦读,14岁应童子试,22岁考中考才,28岁中进士,35岁任文渊阁学士……此后仕途顺风顺水。

为官多年始终离不开他的严以修身、严以律己。

修身十三条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肚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片刻,来复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
  五、读史(每日圈点十页,若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欲、节劳、节饮食。)
  九、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身过、心过、口过,皆一一记出,终身不间断。)
  十、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十一、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二、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的功课。)
  十三、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齐家

曾国藩的齐家之道在他的家书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曾国藩家书可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国藩家书有三百多封,可以买《曾国藩家书》来读,也可以在微信读书里去读,免费的!)

曾国藩为他的后代还留下了十六字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意思是:家族保持俭朴的传统,就能够兴旺。只要保持勤劳就能够健康;家族能够勤劳俭朴,那么生活就永远不会贫贱。

平天下,铁血手腕,痛刺腐败

在京为官十年,他因严办了高官琦善和赛尚阿,得罪了不少满清贵族,一度在京城混不下去。

1952年7月,清政府命曾国藩到江西担任乡试主考官,他就这样“灰溜溜地”结束了十年京官生涯。1952年9月他还没到达江西,就收到了家里传来的噩耗,他的母亲过世了。因为没有回家的盘缠,他便披麻戴孝到江西官员手里凑到了不少份子钱,然后就回湖南奔丧去了。

回到湖南老家,他给咸丰去信说要在家守孝三年,如意算盘还没打好,他的老朋友罗泽南上门刺激他说:“你修身齐家做得倒是挺好,但屁用没有,现在太平军暴乱,还是要治国平天下啊”。

就这样曾国藩开始了平天下的工作模式,咸丰帝命他帮助湖南巡抚督办团练,担任团练大臣,但处处遭人排挤,受尽了地方官员的窝囊气,每次只能用“打脱牙,和血吞”来安慰自己。

后来,干脆一咬牙一跺脚,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子去衡州(现湖南衡阳)单干,湘军也由此诞生。

曾国藩对于统领湘军还有一套自己的理念,他以“理学治军”,认为军队风气对军人的战斗力有很大的影响;在选拔人才上也是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在军队的管理上采用奖罚分明、军纪严明的原则。

在京为官十年,他因严办了高官琦善和赛尚阿,得罪了不少满清贵族,一度在京城混不下去。

1952年7月,清政府命曾国藩到江西担任乡试主考官,他就这样“灰溜溜地”结束了十年京官生涯。1952年9月他还没到达江西,就收到了家里传来的噩耗,他的母亲过世了。因为没有回家的盘缠,他便披麻戴孝到江西官员手里凑到了不少份子钱,然后就回湖南奔丧去了。

回到湖南老家,他给咸丰去信说要在家守孝三年,如意算盘还没打好,他的老朋友罗泽南上门刺激他说:“你修身齐家做得倒是挺好,但屁用没有,现在太平军暴乱,还是要治国平天下啊”。

就这样曾国藩开始了平天下的工作模式,咸丰帝命他帮助湖南巡抚督办团练,担任团练大臣,但处处遭人排挤,受尽了地方官员的窝囊气,每次只能用“打脱牙,和血吞”来安慰自己。

后来,干脆一咬牙一跺脚,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子去衡州(现湖南衡阳)单干,湘军也由此诞生。

曾国藩对于统领湘军还有一套自己的理念,他以“理学治军”,认为军队风气对军人的战斗力有很大的影响;在选拔人才上也是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在军队的管理上采用奖罚分明、军纪严明的原则。

曾国藩的湘军,后来成为了清政府与太平天国起义军作战的主要军事力量,他们用11年的时间彻底消灭了“长毛”逆贼,挽救了清王朝。

曾国藩

曾国藩为后世还干了这些好事:和他的学生李鸿章请旨派幼童赴美留学,诞生了铁路设计师詹天佑 ;创建第一家近代军工厂安庆内军械所 ,打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工业上和李鸿章共同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曾国藩主持在江南制造局设立翻译馆,翻译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在江南制造总局设立机械学校开启职业教育先河。

跟着曾国藩学习,也许我们不能成为半个圣人,但我们绝不会成为禽兽!

文字参考了历史资料、书籍以及纪录片

4.23世界读书日,借此与您共勉之!

相关文章

  • 湖南狠人曾国藩从笨小孩到一代名臣,靠的是勤能补拙、修身修性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https://mp.weixin.qq.com/s/S0qy031cRnHjhGdkrYrl...

  • 曾国藩家书修身劝学篇37、54、59

    修身劝学篇已经读完,总体来说,曾国藩从道光年间从湖南家乡进京开始的家书,到咸丰时期的劝诫修为,再到同治时期的...

  • 和气 脾气 大气

    一代名臣曾国藩,带领的湘军百战百胜,无往不利,也是靠一个“和”字。 李鸿章在回忆恩师曾国藩时,就说道曾国藩为人没有...

  • 言传不如身教

    曾国藩作为晚清的一代名臣,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 他是一代...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有感 我们现在都知道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如今已经名垂千史,但是据说小时候的曾国藩还是一个笨小孩,话...

  • 丽波评说《曾国藩家训》

    第一篇:识己篇,修身齐家 一、从笨小孩到一代大儒 梁上君子背出《岳阳楼记》,而曾国藩一晚上还是没有背出来。 背书背...

  • 《曾文正公家书》

    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流传最广泛的作品,为世人修身、教子的经典读本。曾国藩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他整肃政风、倡学西...

  • 吴晨旭:面相识人《冰鉴》精解

    清代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一套是——《曾国藩家书》,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 第一神骨 语...

  • 《好书,不应该只读一遍》之 不药

    1 智者,必爱其身。 成大事者不但注重修心生慧,更注重修身养本,要想有所成就,必有健康为本。 一代名臣曾国藩在其家...

  • 从笨小孩到中兴之臣

    有人说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半圣人,一个老子,一个孔子,一个王阳明,半个曾国藩。 曾国藩在小的时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湖南狠人曾国藩从笨小孩到一代名臣,靠的是勤能补拙、修身修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zz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