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三体》的第二部在于揭露真相的话,那么最后一部就是作者展示他自己三观世界的最后一步。从宇宙的层面,即全面又具体的讲述了他眼中的生命。直击读者的内心世界。
威慑博弈学——主要元素有:威慑者和被威慑者,威慑操作,威慑控制者,威慑目标。
以威慑者恶被威慑者同归于尽为后果进行的威慑,被称为终极威慑。
只有威慑度高于80%,终极威慑才有可能成功。
你以为这是一部直面人性邪恶和宇宙黑暗的科幻,其实这不过是告诉你真正的邪恶和黑暗可以远超你的想象,但是归根结底走到极致的那一步你才可以发现,原来毁灭者终将被毁灭,比如这招威慑博弈学,可控度极低,且会被反噬。
人做过的,神都记着。——是的,人做过的别说神,人自己都还记着。
有一句话叫做“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还有一句话叫做“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骗,他的生活还是真实的么?”最后,如果他的世界都是虚假的,梦总有一天会醒的。
所有的部落都已消失, 所有的长矛都已折断。 在这里, 我们曾经饮露餐花, 而你们, 却撒下一片砾石。
但有些梦就是美好的,而且这些梦我们都实实在在经历过,在远古时光里的田园生活,是多么简单而幸福。在都市繁忙科技迅猛发展的如今还有未来,匆匆忙忙的我们都忘记了做梦,不是幻想,而是叫做理想的东西。
如果你能看到一个低熵世界,那个低熵世界迟早也能看到你,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什么事情等别人做都是危险的。
危险是因为无知,但是探索这把钥匙可以打开无知的世界,学习让弱小变得伟大,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文章里的答案大概就是作者和读者间最好的交流,这种前呼后应的手法让交流跃然纸上。
——她两次处于仅次于上帝的位置上,却两次以爱的名义把世界推向深渊,而这一次已没人能为她挽回。
——爱是没错的,一个人不可能毁灭一个世界,如果这个世界毁灭了,那时所有人,包括活着的和逝去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所以人类的毁灭可以归咎于一个人的身上,她就是那个被上帝选中的人,决定了一切的生死存亡,可是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她只不过是一直被责任推着向前,被爱之极深又回报以爱,以爱的名义,保留人类的尊严,这或许才是活着的意义。这种良性循环才应该是大自然的规律吧,宇宙的黑暗只是一种映射,难以成立。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不幸的是没有能够走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道路,我的经历其实是一个文明的历程。
可是这种宇宙状态和规律却是一种恶性循环,总有一天一个危害的种子总会蔓延开来,宇宙都有灭亡的一天何况人类,又为什么为了生存而牺牲其他所有的条件?生存真的高于一切么?这是《三体》里宇宙的未来,所有智慧生物都想活下来,不惜把宇宙规律当做星际战争的武器,可是如果宇宙永远膨胀下去,宇宙不会死,只是全部变得一片死寂。那还不如彤缩至爆炸,向死而生,从零维度回到十维度的宇宙,那个田园时光。
在意义之塔上,生存高于一切,在生存面前,宇宙中的一切低熵体都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宇宙中,曲率驱动航迹既可以成为危险标志,也能成为安全声明。如果航迹在一个世界旁边,是前者;如果把这个世界包裹在其中,则是后者。就像一个手拿绞索的人,他是危险的;但如果他把绞索套到自己的脖子上,他就变成安全的了。
这就是作者的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吧:危险的也可以变成安全的,直面死亡才能重获新生。科技的发展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可以掌握宇宙的规律,或者已经有比我们更强大的智慧生物掌握着上帝之手,但是科技的用途不仅是造福人类的生命,一切有智慧的物种都是神迹都应该被尊重。而且科技也该被掌控而不是泛滥,那会带来巨大的灾难。而我们追求的生活也不该是机器的世界,而是那段田园时光。冷静麻木固然可以伪装出强大,可永远有比你更强大的,而且死亡是一件必然的事情,我们可以延长时间,但改变不了事实,所以爱就包容了一切,无悔。
真正的力量在时间手里,留下脚印比创造世界更难。
伟人的伟大应该就在于,他留在了时间的长河里,从未被冲刷。
灯塔建好的那天夜里,我远远地在海上看着他发光,突然悟出来:死亡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