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赖声川“创意学”书摘

赖声川“创意学”书摘

作者: 周江海 | 来源:发表于2017-09-17 21:38 被阅读13次

今日中午,在目的地的前2个地铁站就下车了,所以下了地铁后冒着中午的大太阳走了1千多公里,快晒虚脱了……这只能说明,太久没有去图书馆了,连宝安中心站和宝华站都能搞混!

一下午就看了1本书,之前在肤浅地研究创意写作时听过。至于书名……刚刚看过又忘记了……

读到一些启示时都拍了照,现在来整理和分享一下:

1. “在建立世界观的所有问题中,最重要就是对‘死亡’的看法。这是现代社会经常回避的话题,但世界观能否形成,和能否回答这问题有密切关系。对死亡有看法,对生命才可能有看法,有了终极价值,创意才有意义。……如果一个人没有世界观,也很难马上建立。没有世界观,创意很容易就会沦为很随意的表达,没有特别的意义。”

(看到这里时,特别惊恐,我怕深思下去,就肯定会发现自己就是那个没有完整世界观的只喜欢猎奇的人。我真的对死亡和生存没有任何感冒,也不想去探究。直到现在,参加今年3月份的葬礼时,我也没有勇气把葬礼上的一切连同对某人最深的会议表达出来。总是觉得可以等,等到一个情绪饱满的时刻,再把其通通发泄出来。但其实,等着等着,情感就淡了,就释怀了。)

2. 我们要检查自己的好恶。要仔细去看日常生活中从微小的好恶,到人生的大课题、大执着、心结的形成过程,这一切是怎么形成的?其实都有脉络可寻。

(虽然是讲创意学,但我喜欢作者这种讲述的方式。)

3. “他(金庸)说他花非常多的时间建立角色,在他脑中想好所有角色,角色完整到已经完全有生命的地步。他说,只要角色到了这个地步,把他们放在任何状况里,‘他们自己就会跑’。”

(这是讲小说三要素的一个可以被引用的典例,导因不导果的典型例子。)

4. “对于过度敏感的人,如果敏锐的感官背后缺乏观点的支持,敏感就成了负担。……有创造力的人非常依赖敏感度。但敏感度无法造就创意,敏感度只是一种感受的能力。感受本身并没有智慧,感受就是感受,虽然创意人在工作时大量运用这些感受,但必须建立针对感受的观点,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感受。”

(这一段对本人而言非常重要!一度我们会认为敏感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简直是神性,其实我自己本身的感受是,我很讨厌自己的过度敏感,有时情绪上来了或者多种情绪混杂在一起时,我也承受不了。赖先生提醒说,这类人培养一种坚定的观点来支撑自己会好一点。不论世事如何变迁,追求的志向和情感是要坚持不变的。)

5. “有时候高度敏感变成一种借口,让人沉醉在纯粹感性的执着和欲望中,于是对许多敏感的人来说,人生沦为一种纯感官经验,人随欲望走,通过强烈的敏感度,耽溺在感官世界中。”

(难怪有时对于吃酸菜鱼、走路这一类东西,有着意外的执着。再次警醒。)


刚查了一下,名字还真的叫做《赖声川的创意学》,看过他的《暗恋桃花源》,他自己称《如梦之梦》更为构思性。看完启发还是很大的,和人大出版社从国外引进的一系列“创意写作”书籍还是有相同之处,比如对“习性”、“经验”和“动机”三者的探讨。

昨天今天都被任家贤教授的评3万字给刷屏了,又勾起了每天写作的热情。依他的经验,他是中大博士,当初被中大吸引也是因为中大这个“量大”的写作传统。

放在学生身上也是可行的,至于能做多少,我就不清楚了,会有人不喜欢的,会有人反抗的。但还是要做,不是吗?

相关文章

  • 赖声川“创意学”书摘

    今日中午,在目的地的前2个地铁站就下车了,所以下了地铁后冒着中午的大太阳走了1千多公里,快晒虚脱了……这只能说明,...

  • 创意无处不在《创意旅行学》

    文/将创意进行到底的新鲜Wendy 到底如何定义创意?创意大师赖声川在他的书籍《赖声川创意学》中说到“创意必须超越...

  • 赖声川创意学

    我们的冰山,我们的花园,我们的水井,组成成分到底是什么?或许你会认为那一切都是随机的,但未必如此,人心最特殊的就是...

  • 来自心灵的拷问:你为什么赚钱?

    昨晚看书《赖声川的创意学》,著名话剧家赖声川老师提到创意的因果观。创意时刻,要不断地追问自己的动机。动机愈纯粹利他...

  • 赖声川的创意学

    2017.08.21 购于上海书展杭州晓风书屋 2017.11.25 读完第一遍 2018.03.31 读完第二遍...

  • 《赖声川的创意学》

    本次为大家带来的是《赖声川的创意学》,正如上一次承诺的那样。 照本宣科的机械式工作,本来就违背了人类富有创造力的天...

  • 赖声川的创意学

    这是一本讲“创作”的书,创+作。 创是出题,作是解题 创是智慧,作是方法。 有助于把我脑袋里积累的东西,从混沌中理...

  • 赖声川的创意学

  • 赖声川的创意学

    1.练习 工匠的态度 技能的习得 如画画 书写 练习掌握技巧 习得经验 不间断的练习 收获对结构 整体与局部 细节...

  • 《赖声川的创意学》

    创意虽神秘,也是可以“学”的。畅销经典,首次增入赖声川亲笔——“赖声川创作笔记” 刹那的灵感有迹可循,神秘复杂的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赖声川“创意学”书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bm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