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介绍OC之前,讲了很多C的基础知识,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很有帮助。我之前对iOS开发也算是有基础的认识,但是一直把Swift作为开发语言,这也是我学习OC的第一本书。本书是OC入门书籍,看着十分的顺畅,认真阅读的话只需要4天左右的时间即可读完,以下是部分读书笔记,在此点出并试加扩展。
预处理的那些事
C,C++,OC代码文件需要经过两步才能完成编译:预处理读入并处理整个文件,接着将输出交给真正的编译器。
预处理指令都以#开头,例如#include,#import,#define等。这里说说#include指令与#import指令。他们都是先要求预处理器读取某个文件,然后将读入的内容添加至输出结果。通常情况下,会使用这两个指令来导入头文件,使编译器能够根据导入的声明顺利地编译相应的文件。区别呢?#import会确保预处理器只导入特定的文件一次,而#include则允许多次导入同一个文件。我的理解就是在后方的#import语句能看见前面的语句,并检查其引入文件的内容,然后保证不会交叉编译;而#include会将原头文件中的代码直接替换到引用位置。再说一下导入头文件中尖括号<>与双引号""的区别。尖括号表示编译器会在预先设定好的标准目录下查找相应的文件,而双引号表示会在项目目录中查找。简单的理解就是,尖括号用来引用库文件,双引号用来引用自己写的头文件。
帧,栈,堆
任何函数都可以有局部变量,局部变量声明在函数内部,在函数执行时诞生,在函数结束执行时消亡,这些局部变量就保存在函数的帧中。程序员使用栈来描述帧在内存中存储的地点。执行函数时,函数的帧会在栈的顶部被创建出来并入栈,函数执行结束时,也就是函数返回了,其帧会退出栈,等待下一个调用它的函数继续执行。简单的理解,当程序的主函数开始执行时,它的帧在栈顶被创建,并入栈;当程序开始依次调用函数时,被调用的函数的帧被创建入栈,函数返回时即出栈。
栈这类内存空间会在函数调用时系统自动分配,并在函数结束后自动释放,但仅有栈是不够的,有事还需要申请一块连续的内存——缓冲区,缓冲区来自特定的内存区域——堆。在堆上,缓冲区独立于任何函数的栈,因此它可以在多个函数中使用。在OC中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所有的OC对象都存放在堆上,非OC对象存放在栈中。那么OC是如何释放堆上的空间的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OC中的ARC(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自动引用计数)。OC对象在堆上被创建的时候,栈中会保留一个指向该对象的指针,并将该对象的引用计数设为1(为简化情况,假设该对象不被其他对象拥有),当该指针所在的帧出栈的时候,保存该指针的内存被释放,没有指针指向堆上的OC对象,其引用计数变为0,该OC对象被释放,即堆取回了那块空间。
NSObject中唯一的实例变量
NSObject拥有很多方法,但是只有一个实例变量:isa指针。可以顾名思义一下,它 “is a”(是一个)什么什么。任何一个对象的isa指针都会指向创建该对象的类。OC中在给对象发送消息的时候,对象就会查询是否有该消息名的方法。搜索会通过isa指针找到该类并查询“是否有名为消息名的实例方法”,如果没有,就会继续查询它的父类。依次类推,沿着继承链向上查询,直到找到,或者到达继承链顶端为止。
既然说到方法的查询,就要谈到selector(选择器)。方法的查询非常快速,但是如果使用方法的实际名称(这个名称可能会很复杂)进行查询,那么查询速度会很慢。为了提速,编译器回味每个其接触过的方法附上一个唯一的数字。运行时,程勋使用的是这个数字,而不是方法名。这种代替特定方法名的唯一数字就是选择器。当一个方法需要一个选择器作为实参的时候,他实际需要的是这个数字。
先立个flag,这种学习笔记会一直写下去!
以上内容部分摘抄自《Objective-C编程(第二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