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上午在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举行了2020洛阳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果展示暨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李文铮名师工作室交流会,会上聆听了一节洛阳市第55中学徐银萍老师的微型,受益匪浅。
这是一节非常出彩的、新颖的微型课。这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线条简洁,利用板块式教学设计了三个教学板块:一概括事件,二梳理思路,三分析形象。每一个板块下面都有一个主问题引领这个板块的学习活动。这节课运用了整体多角反复的设计思路,概括事件是从文章整体的角度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思路也是从文章整体的角度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这节课运用了选点精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对重点段落的细致分析,把握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这节课关注到了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征,这是老师们常忽视的一个教学点,应当引起重视。
下面具体来分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学习活动一 概括事件。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记录了作者在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提示:默读.勾画关键词语,准备发言交流。注意:人物+事件的形式表述,(事件简明,概括精炼)。学生很容易关注到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段落,概括出其中的四件事:藤野先生为我修改讲义;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藤野先生关心解剖实习:藤野先生了解女人裹脚。老师告诉学生这是从藤野先生的角度来概括事件的,下面请同学们从我的角度来概括文中其他的几件事。学生接着概括出其他的六件事:我离开东京之缘由;我在仙台求学受优待;我初识藤野先生;我收到了一封匿名信;我在看电影时受到刺激;我离开藤野先生。
这个环节中,老师不但指出了学习的方法是默读,勾画关键词语,而且有较高的概括要求,要求学生用人物+事件的形式表述,并且要求事件要简明,概括要精炼,对学生的概括能力提出了一个较高的标准。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与中考现代文阅读第一个题概括文章内容契合。老师把教材当做很好的学习范例,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掌握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和技巧,并且会用不同的角度概括,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扎实而有效。
学习活动二 梳理思路。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叙述了作者留学期间中的许多事,作者是怎样将这些事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的。老师把第一个环节中概括出来的十件事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这些事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以及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组织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
这个环节是从文章写法的角度来设计的,也是从文意整体角度来设计的。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了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回忆对象与我的经历是交织在一起的。
学习活动三 分析形象。老师提示:细读文章11到23段,这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特点?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老师把写藤野先生的四件事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分析每件事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性格特点。修改讲义体现了藤野先生教学认真负责的特点,纠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严格要求的特点,关心解剖实习体现了藤野先生热情诚恳的性格,了解女人裹脚体现了藤野先生钻研探索求实的精神。作者抓住藤野先生的这些典型事件回忆藤野先生,塑造了藤野先生鲜明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与怀念之情。老师归纳出回忆性散文的根本特点:抓住典型事件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更好地抒发情感。
接着,老师展示出文中写日本学生的两个事件: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引导学生将这两个事件和藤野先生的事件比较分析,得出写日本学生是为了与藤野先生相比,突出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性格特征。
这个环节属于选点精读。选取人物形象这个点,引导学生抓住典型事件细腻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作者情感,细腻而深入。
然后老师出示文章的重点段落:有时我常常想到虽然他的名字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这一段,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关键词语,理解文中的典型事件都是作者求学时的感受,而本段内容是作者成年时对求学时感受的再感受,归纳出回忆性散文的又一个特点:双重视角,当时我的感受与现在我对当时感受的再感受。
最后是课堂小结。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这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散的是零零散散的事件,不散的是始终以突出藤叶先生的品行为中心,始终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的先后顺序来组织叙事,始终在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然后又总结了回忆性散文的三个特点。
这个总结提纲挈领,重点突出,既有文章写作内容的归纳,又有写作方法的总结,还有文体特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系统的把握。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默读全文,勾画表现我情感的语句,梳理我情感变化过程。作业的设置也非常巧妙。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紧容量大内容不能面面俱到的不足,使本节课完美收官。
文不厌研,课不厌磨。这节令人耳目一新的微型课是省级示范课,是市里康老师和省里两个教研员共同研磨、徐老师反复琢磨练习的结晶。
璞玉历经打磨,方能璀璨夺目。笑对成长路上的切磋研磨、千锤百炼、精雕细刻,因为这是在锻造闪闪发光的艺术珍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