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我们总在逃避》读后感

《为什么我们总在逃避》读后感

作者: 水星2018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22:08 被阅读0次

    看到这个书名时,就立刻被吸引住了。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总会不自觉的在逃避一些东西。我自己也一样,遇到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事,或者感觉有困难的事,也会不自觉的找一些理由逃避。人为什么总会逃避呢?

    《为什么我们总在逃避》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精神分析师、心理学家约瑟夫·布尔戈。作者从“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度出发,解释了人们遇到困难总是在逃避的原因,帮助人们克服遇到问题就试图逃避的消极心态,找到勇敢去面对的办法。

    1、什么是防御机制

    书中说,所谓心理防御,就是人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人们通常会运用各种防御机制去逃避一切不愿意面对的痛苦。

    人的防御机制具有两面性:防御本身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必需且有益的,它可以帮助人类积极应对那些不可避免的痛苦,但当它们太过根深蒂固时,反而会阻止我们触碰自身所需要面对的情绪问题。

    不同性格的人采用的防御机制不尽相同,表现在“一个人通常的行为举止,说话走路的方式以及姿态;同时也会在一个人特有的习惯中表露出来:怎么笑……为何有人彬彬有礼,有人却咄咄逼人”。

    2、防御机制的类型

    (1)压抑与否认

    当鸵鸟遭遇危险时,会下意识地把头埋入沙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到危险就安全了,心理学家将这种心态称为“鸵鸟心态”。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防御机制,是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

    弗洛伊德说:“压抑的本质就是在意识中避开某种东西,和它保持距离。”而那个要避开的“东西”可能是某种接受不了的情绪或强烈需求,也可能是在现实中不愿承认的看法。

    否认是另一种防御机制,也就是当我们不愿意面对一件事是,在脑子里对这件事进行了否认。以弗洛伊德理论来看,是冲突触发了否认(及其他防御):因为事实与愿望相悖,或者感受与我们的价值观相矛盾,所以我们产生了否认。

    (2)转移与反向形成

    转移防御机制就是把不能直接发泄的情绪,转移到一个毫无关系的人身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迁怒于人”。

    反向防御机制是将一种无法接受的感觉或冲动转变为完全相反的行为。

    (3)分裂

    分裂即“非黑即白”的矛盾心理。也就是看待一个事物,要么好,要么坏。对于自己的评判也会这样,有时候认为自己特别优秀,比任何人都优秀;有时候又将自己贬低的一钱不值。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曾说过:“一流的才智是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恰巧相反,我们大多数人倾向于排除掉两种相反观点中的一个,在选定的那个里面寻求庇护。

    (4)理想化

    理想化是一种完美、美好或卓越的标准,理想化是指将普通状态或人提升到完美的状态。这其实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完美主义思想。

    (5)投射

    投射就是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希望自己摆脱痛苦情绪,并将其转移到他人身上,便是驱使人们发泄或倾倒情绪垃圾的缘由。

    (6)控制

    无助是一种痛苦而艰难的内心经历,为了减轻这种感觉而努力控制外在环境的做法是出于本能反应。我们会尽一切可能去控制无法预测的环境,但实际上,我们远比自己愿意承认的要脆弱。

    (7)思考

    我们常常会说“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做事先充分思考,可以避免因为考虑不周或一时冲动做出不恰当的决定。因此说思考作为一种想象中的行动形式,可以让我们避免痛苦与懊悔。思考也许是人类所有能力中最有价值的一种。

    但有些时候,思考也能变成一种痛苦,一种烦恼。当你不间断的过度思考某一件事时,它就变成一种折磨。

    (8)羞耻防御

    当我们在婴儿时期,我们的成长取决于父母对我们需求的回应,而我们对于父母的回应有着强烈的期待。如果我们的父母做出正确的回应,与我们的期待一致,我们会感觉到舒适、恰当与美好,这会让我们拥有一种安全感,并能感受到自己内在的美。

    如果父母的回应与期待有明显的差异——比如,父母的行为带有情感虐待或伤害——那么孩子会觉得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会很没有安全感。

    作者把这种内在缺陷的核心称为最基本的羞耻感。实际上,对基本羞耻感的体验通常出于潜意识,感觉就像是内心的丑陋,认为如果他人“看见”这样的自己,一定会嘲笑或嫌弃我们。

    3、如何解除无益的防御机制

    (1)对生活要有正面的“刚”的勇气

    防御机制是我们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它根深蒂固地“铭刻”在大脑中的神经连接和路径里。防御越是根深蒂固,神经路径就越难更改。作者把防御机制比喻成我们在最常走的那条路上留下的车辙印。

    摒弃无益的防御机制,就需要我们首先改变思维方式。改变思维就要鼓起勇气,同时要尊重自己的极限,不要逼迫自己承受能力之外的东西。当痛苦出现时,要勇敢面对,但也要量力而行。

    接受改变就意味着承认许多艰难的真相,并养成一些全新的思维习惯。首先要承认的是,我们身上的那些防御机制不会仅仅因为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而消失;它们是持续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要尽可能减少来自外界的干扰,同时磨炼专注自我与身体的能力。

    改变还需要我们保持警觉和勇敢,在能力之内,对自己抱有严格的期望。我们既要接纳那些或不堪或痛苦的情感,同时还要对穿着防御外衣的情感保留一份怀疑的态度。我们要像探索真相的科学家一般,做好接受一切的准备。

    (2)压力面前,不逃避,去面对

    改变自己的过程中,我们通常在不断的做选择:是保持原来的防御机制,还是采用新的思维方式。作者的比喻非常贴切,就如同行驶在坑洼不平道路上的车子一样,你需要随时留意着不要让轮子滑入旧车辙里。

    改变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首先要克服对改变的抗拒心理,然后要不断的做出选择。有时候我们会进行自我辩解,找各种理由为自己的防御机制辩解。我们要学会觉察,不断的纠正,使自己回归正确的道路上。

    总之,与防御机制和解是一项终生课题,如果你能坚持下去,你就会一直成长与改变,但你永远无法抵达终点,不再受相似的问题困扰。这就好比去健身房,如果中止锻炼,那你投入的时间、取得的成效都会付诸东流,所以要想保持身材,你就要持之以恒。

    (3)成为内心无比强大的自己

    原有的防御机制并不会一下子改变,通过不断的努力和重复练习,我们会一点一点的进步和改进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

    当我们遇到困难或痛苦时,原有的防御机制往往会不自觉的回到我们的脑子里,但是我们要学会不去依赖他,要努力的采用更合理的方式去应对困难,应对痛苦。

    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的实践,学会与我们的防御机制和解,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们总在逃避》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ew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