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进入职业的徘徊与犹豫期。机构调整比较大,我个人也处于职业发展的机遇期,因为一切还是待定的状态,而且自己能够作为的空间也不大,所以就进入了焦虑期。刚好身边有朋友推荐其他一些职业机会,各种权衡和比较,又加重了我的焦虑。
我拿出古典老师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快速翻翻,在第三章,价值观:做个有定见的人,我被吸引住了。同样是关于选择的问题,古典老师举了《六人行》中罗斯在瑞秋和另外一个喜欢自己的女孩茱莉之间做选择的例子,大家建议罗斯列举两个人各自的优缺点,列完发现瑞秋一堆的坏毛病,而茱莉却处处非常优秀,但是茱莉的缺点有一项:她不是瑞秋。这就是罗斯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类比价值观,那就是,只有最坚硬的价值观才能抵御生活中各种复杂、琐碎的麻烦和问题。
还有一个反例,就是古典老师一个朋友的问题,领导想多要一个孩子,但在国企,当时政策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领导选择多赚钱,这样可以辞职出国生孩子,可是等他赚钱投入进去时,发现钱有了,年龄太大,来不及生孩子了。当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现在老来生子的比比皆是,不过类似这种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事,我还真是没少干。刚入职工作的时候,我秉承着从小到大好学生、好孩子、好员工的思路,努力工作,把个人的、生活的事情都抛在脑后,然后错过了申请两限房,那时候没觉得什么,现在那就是几百万的损失了,照目前的工作,相当于再白干几十年才抵得过来。而后来,我发现,工作成绩和个人能力有了,却没有换来自己预期的岗位晋升和财务自由。应了西方的那句谚语“小心你的梦想实现”,因为实现了发现跟自己想象的差距,比无法实现梦想更可怕。
有人想挣1000万,因为想给老婆买大房子,买了大房子之后自己就可以不上班在家看书,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所以他把挣1000万和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关联起来了,没有挣到,就没法成为有智慧的人,或者说就自我放弃了成为智慧的人的机会。生活在北京,房子是不可言说的痛,因为自己没有远见,错过了申请低价房,不想给家人带来负担,所以一直没买房,想着自己挣的多了再买,结果眼瞅着根本买不起了。虽然现在买了房,但是又开始了换学区房的焦虑。按照古典老师的说法,这是我们内心深处农业社会的乡土价值观,“房子—安全感”,“好学校—好工作”。我想起最近网上疯传的“清华北大小夫妻俩买不起清华的学区房”真是实力打脸,自己上完了一流大学毕业买不起学区房,那还干嘛挤破脑袋去争学区房,把自己孩子再送去?虽然大家这么说,但是这种焦虑丝毫没有缓解,就像我现在,职业焦虑的一部分也是来自于是否要考虑孩子将来的入学问题。我还看到一篇文章,讲中国的阶层分化正在从财富(房子)的差距转移到教育进而将来还有医疗的差异,因为现在有钱有条件的孩子在上好的学校,圈子不同,教育资源不同,人生道路也不同;而中下层更难像父辈那样通过教育(高考)来实现阶层的跳跃。并且财富的分化还会导致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进而引发人生命长短的差异。当然这篇文章有他的局限性,但是之所以被疯狂转载,不也正说明了,那么多的人跟我有一样的恐慌和焦虑么?
这个时候回到古典老师关于价值观的论述,我发现他的话一针见血,扎在了劳苦大众的痛点上。“名校的确是通往智慧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如果你能看到名校背后指向的被认同、智慧、成就感等终极价值,你也可以选择在一所相对平凡的学校被认同,追求智慧和成就,没有必要把人生得失都绑定在一所好大学上。”“房子不是家,一段让你安心的关系才是家。”好吧,我承认,古典老师的这碗鸡汤来的挺是时候。当我目前的实力和条件都无法达到高企的目标时,我可以在内心多问自己几个,如果你达到了呢,如果这个你也达到了呢,那么你还想要什么。而最终的那个答案可能就是最好的替代目标,也就是像古典老师说的,在价值链上后退一步,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然后再看看是不是有其他的实现方式,再向前,如同跳“探戈”一样。
最后,用古典老师的另外一碗鸡汤滋养一下自己,也缓解一下焦虑:真正的生活高手掌握着这种技能——让自己在任何资源和方式中,能够吸吮到自己想要的价值。这是一种生活的修炼,有了这种技能,你就能随时活的幸福。从活的幸福的角度来说,其实自己有很多选择,工作不是唯一,升迁和加薪也不是,与其琢磨那些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而焦虑头疼,不如读书充实自己、开心陪伴家人。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继续自我价值的探索,继续幸福技能的修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