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英伦漫记:西方之门(6)

英伦漫记:西方之门(6)

作者: 坚冰至_Monsol | 来源:发表于2017-10-21 08:51 被阅读26次

    初到利物浦,刚走进管理学院(Management School),我就被大楼里重重叠叠的门搞晕了。即便进出多次之后,还是会在各种门后迷糊,好像又走错了?

    英国公共场所建筑里的门多,教学楼如此,学生活动中心如此,学生公寓也是如此。比如,我住的学生公寓(flat),从一进公寓楼,上到二层,就要经过两道门,打开集体房门,还得经过走廊中的一道门才能到我房间的门口。教学楼里每个转角必有一扇门,有些角落简直就是几扇门分隔出来的独立空间。门基本都是自动的,推开需要一些力气,然后自动关上,不稍微拉一下,关门的声响很大。我发现只有教堂里,无论大小教堂,门会少一些。

    就这个现象,我和一些人本地人讨论过。一个老爷爷给我的解释是,因为利物浦是以港口城市发展起来的,很多建筑是用作银行或者仓库,物资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再加上防火的要求,所以门多。这个从实用功能上的解释,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在相对内陆的城市伯明翰,看到的门也并不怎么少。由此观之,除了建筑功能考虑与建筑沿袭的传统之外,可能还有其他深层次的东西孕育了如此多的门。

    这么多门,形而下的目的,主要无外乎防盗、防火、防风(岛国风较大);形而上的潜意识,则可能与细分界定,领地意识,私密保护的文化心理有关。


    西方思维重分析和具象,对事物的根本态度是要不断地明晰细化,界定清楚,不能容忍模糊地带的存在,to be or not be,either/or,就是这种潜意识或思维倾向的总体表现。这种思维倾向,有其有利的方面,比如运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就能不能断地引导人们发现自然规律,把自然科学的发现展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一些社会制度层面,这种明晰的观念倾向,也使得社会制度的设立,工作流程等等,非常明确,遵循着已确立的制度要求,就能得到预期的结果,社会治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可以说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而这种细化明确的思维,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比如缺乏系统性思考,过于条块分割,效率可能会低下,也因而抑制了活力。门是通往两个不同空间的通道,本来我们以为是没必要那么严格区分的空间,在这里都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了,而且分得那么彻底,那么任性,也是蛮有意思。


    边界划定清楚之后,归属权就是第二个问题了。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既然是我的,我就得明确标识出来,而且要圈起来。即便在公共空间,不同功能空间的转换也要明确地标识出来,门就担当了这一角色。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可有可无的门,以及完全没必要的门,全都明确地树立在那里。走廊的这一头是这个区域,那一头是那个区域,那么中间就必须要有一扇门。


    其实这种层峦叠嶂的门,更易激起我们联想的,是其隐私保护的寓意。我还没看到建筑里有不是自动的门,所有的门其实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关闭的,只有人通过的那一会,门是开通的。闭合的门,自然就起到了阻挡门外的人看向里面窥视的视线,门内的人也就始终处于一个封闭空间。我刚来的时候,集体宿舍就我一个人,还有一个担任住宿顾问的学生,他看到我拿箱子把门别住,敞着门,就好心提醒我,最好把房门锁上,不要开着。我其实就是想透透气,使室内空气流通一下。


    从门的这个意象再作联想,就更有意思了。门一方面可以象征,通往新世界的出口,打开一扇门,就是一个新的天地,有新的发现。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示一种封闭的意象,推开重重的门,也即原来是被包裹在无数的束缚之中。黄建新(拍《建国大业》、《建党大业》那位)1986的先锋科幻片《错位》里,主人公赵书信的办公室里就是被重重的门封锁着,这里当然象征着身居高位的他被体制各种束缚的意味。

    在与一位学建筑的韩国PhD交流我的这个发现时,她被我的发现启发了,问我是否同意她在她的论文里引述我的发现和观点,我欣然应允。走过一道门,是走向了一个意味着自由和希望的新境界,还是走进了一个封闭和束缚的困境,这是我们在准备推开每一扇门时需慎而又慎的问题。走过了以理性和逻辑为底层思维的西方之门,是否该走进以阴阳和悟性为核心的东方之门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英伦漫记:西方之门(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gk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