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桃花季,“春风曾见桃花面,重见胜初见”从古至今,人们植桃树,赏桃花,画桃花,吟桃花诗,颂桃花美。人们以桃花为题,诵了数不尽的桃花诗,也涌现了不少桃花歌。唐诗里写道“桃花流水杳然上”,宋诗里诵说“夹岸桃花蘸水开”,元曲里感慨“桃花吹尽 ,佳人何在”,明清小说里还有那首低沉伤感的《桃花行》。
不同的朝代,不尽相同的处境,不一样的诗人,不寻常的心绪,他们的笔下,浮现的皆是不同姿态的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桃夭》是最早的桃花诗,这是人们为刚出嫁的新娘唱的赞歌,用桃花来赞颂这位出嫁女子的青春美貌,并把家庭美满幸福的美好祝愿送给她。
这里的桃花,是爱和美的传递者。

去年路过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一季花开,勾起一段往事,诗人崔护在上个花季的桃花树下碰见了一位美丽少女,此女容颜姣好,此时桃花妖娆,美人美景,沁人心田。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桃花结契的桃花缘,美丽而又短暂。正如这桃花一般,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春天,就又匆匆消去。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提到的《桃花行》。春天到了,桃花也开了。情人的眼中,桃花是何等的美丽,又是何等的凄哀。原本是满望桃花莫随水,谁知花自飘临水自流。且在午夜翻红楼,与林黛玉共唱《桃花行》,看沧桑人事,爱情变幻。桃花易逝,红颜薄命。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是词人陆游与唐琬分创两首《钗头凤》的其中一首,被迫分开的二人在沈园偶然相遇,哀婉动人,愁怨难解。这里也曾是他们恩爱夫妻携手游赏的地方。曾几何时,鸳侣分散,爱妻易嫁,已属他人。而现在,虽然满城春色依旧,但是已经人事全非。
END

网友评论